“斯诺登给北京和华盛顿出了外交难题”——
美国“家务事”考验中国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10
版)
|
6月15日,香港多个团体成员举行游行,声援“棱镜门”爆料者斯诺登。 □图片来源 CFP |
到达香港的三周里,爱德华·斯诺登始终待在酒店房间里,仅出去过三次,吃饭也不例外。
由于担心被监视,他将房门用枕头堵上,防止窃听;输入电脑密码时,会用红色的大套子将脑袋和电脑罩得严严实实,以防有隐藏摄像头探测到它们;火警警报响起时,他会立马警惕起来,怀疑这是中情局(CIA)让他走出酒店的伎俩。
斯诺登的警觉,并非没有理由。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近10年,他深知全世界最有势力、最秘密的监视组织,正在找他。
而此时,在香港,很多当地居民正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外,集会声援他。
香港人力挺斯诺登
6月15日,几百名香港居民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外集会,表达对美国“棱镜”项目的不满和对斯诺登的支持。他们高举的横幅上写着“逮捕奥巴马,释放斯诺登”。
抗议者一路吹着口哨,作为对斯诺登的支持。因为在英文中,泄密者(whistle-blower)的字面意思是“吹口哨的人”。他们先在美国领馆前谴责美国政府,后向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前进,要求政府拒绝任何引渡斯诺登的要求。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在最近的调查中,49.9%的香港人认为,香港政府不应把斯诺登交出去;只有17.6%的人持相反意见;还有1/3的人没有决定。参加15日游行的人都“力挺”斯诺登。“香港欢迎他。”一位姓韩的示威者说,“他在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表达的自由和隐私权受到保护。他是我们的兄弟。”
“斯诺登先生应享受香港法治的正当权利。”香港议员莫乃光说,“无论是大陆政府还是香港政府,都不应该试图干预或上升到政治层面,或剥夺斯诺登的任何权利。”
几天前,斯诺登曾对香港《南华早报》说,他有证据证明,美国从2009年开始一直对香港和大陆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黑客活动。这个指控让香港居民感到非常愤怒,也让他赢得了一些香港人的好感。“当我们得知他们甚至监控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网络时,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成了目标。”居住在香港的法国商人伊夫·阿祖马说。
“这场监控已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社交生活中。”IT咨询师亚力克斯·李斯特说,“因为我的技术背景,我更有责任发出声音,让人们意识到这种监视的存在。”
大陆、香港都被“黑”?
最近,斯诺登向《南华早报》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全球有超过6.1万个“棱镜”目标,其中有几百项针对中国和中国香港。
他透露,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的政府官员、商人和学生,都是监控目标。同样也有针对中国大陆的黑客行动,成功率超过75%。他还透露,美国安全部门袭击的是大型网络路由器,上面储存着成千上万用户的信息,以此避免逐一袭击个人计算机的“麻烦”。
“棱镜门”曝光的时机有些微妙。近一段时间,美国集中火力指责中国政府指使黑客,对美国的军方和商业网络进行袭击,以窃取机密。在最近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的话题。
中国方面一直强调,中国也是网络袭击的受害者。而斯诺登所言,为中国的说法提供了证据。
《南华早报》就此质疑美国,“美国怎能告诉其他国家停止使用互联网完成目标,而自己却多年如一日地、系统地监控外国人?”
“窃取信息的事情,我们(国家安全局)做得多了。事实上,我认为我们的水平,世界第一。” 美国NSA前负责人迈克尔·海登将军最近在“卡巴斯基实验室政府网络安全论坛”上大言不惭地说,“但我们窃取信息是保证你的安全,不会为了致富而窃取信息,这是中国人的问题所在。”
“他给北京和华盛顿出了外交难题”
《南华早报》称,“棱镜门”将考验中美两国领导人6月初刚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建立起的友好关系。
“德国之声”认为,斯诺登选择藏身香港,“给中美平添了不少‘麻烦’”。 “他给北京和华盛顿出了外交难题。”加拿大《环球邮报》称,这将中国卷入了美国的“家务事”。
虽然媒体如此认为,但两国政府在面临“棱镜”下的中美关系时,表现得都很谨慎。
17日,中国外交部终于打破沉默,要求美国“向国际社会作出解释”。
白宫幕僚长丹尼斯·麦克多诺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斯诺登现在身在何处。
但是,前副总统切尼在骂斯诺登为“叛徒”和“中国间谍”的同时,还似乎想转移矛盾。“他窃取了信息,事先就做好了去中国的准备,并且他泄露的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利。”切尼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暗示斯诺登受中国指使。
17日,斯诺登在《卫报》组织的在线问答上否认自己是中国的间谍。“如果我是,为什么我不直接飞到北京?那我现在一定住在皇宫一样的地方,养着凤凰当宠物。”他还讽刺说,“被切尼称为叛国者,是最高的荣誉。”
他告诉《卫报》,希望消息披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能为他提供一些保护,让NSA“难以采取卑劣手段”。他还想在冰岛获得政治避难资格,因为那里的互联网自由度全球第一。
到达香港的三周里,爱德华·斯诺登始终待在酒店房间里,仅出去过三次,吃饭也不例外。
由于担心被监视,他将房门用枕头堵上,防止窃听;输入电脑密码时,会用红色的大套子将脑袋和电脑罩得严严实实,以防有隐藏摄像头探测到它们;火警警报响起时,他会立马警惕起来,怀疑这是中情局(CIA)让他走出酒店的伎俩。
斯诺登的警觉,并非没有理由。在美国情报界工作了近10年,他深知全世界最有势力、最秘密的监视组织,正在找他。
而此时,在香港,很多当地居民正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外,集会声援他。
香港人力挺斯诺登
6月15日,几百名香港居民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外集会,表达对美国“棱镜”项目的不满和对斯诺登的支持。他们高举的横幅上写着“逮捕奥巴马,释放斯诺登”。
抗议者一路吹着口哨,作为对斯诺登的支持。因为在英文中,泄密者(whistle-blower)的字面意思是“吹口哨的人”。他们先在美国领馆前谴责美国政府,后向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前进,要求政府拒绝任何引渡斯诺登的要求。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在最近的调查中,49.9%的香港人认为,香港政府不应把斯诺登交出去;只有17.6%的人持相反意见;还有1/3的人没有决定。参加15日游行的人都“力挺”斯诺登。“香港欢迎他。”一位姓韩的示威者说,“他在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表达的自由和隐私权受到保护。他是我们的兄弟。”
“斯诺登先生应享受香港法治的正当权利。”香港议员莫乃光说,“无论是大陆政府还是香港政府,都不应该试图干预或上升到政治层面,或剥夺斯诺登的任何权利。”
几天前,斯诺登曾对香港《南华早报》说,他有证据证明,美国从2009年开始一直对香港和大陆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黑客活动。这个指控让香港居民感到非常愤怒,也让他赢得了一些香港人的好感。“当我们得知他们甚至监控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网络时,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成了目标。”居住在香港的法国商人伊夫·阿祖马说。
“这场监控已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社交生活中。”IT咨询师亚力克斯·李斯特说,“因为我的技术背景,我更有责任发出声音,让人们意识到这种监视的存在。”
大陆、香港都被“黑”?
最近,斯诺登向《南华早报》透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全球有超过6.1万个“棱镜”目标,其中有几百项针对中国和中国香港。
他透露,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的政府官员、商人和学生,都是监控目标。同样也有针对中国大陆的黑客行动,成功率超过75%。他还透露,美国安全部门袭击的是大型网络路由器,上面储存着成千上万用户的信息,以此避免逐一袭击个人计算机的“麻烦”。
“棱镜门”曝光的时机有些微妙。近一段时间,美国集中火力指责中国政府指使黑客,对美国的军方和商业网络进行袭击,以窃取机密。在最近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信息安全是重中之重的话题。
中国方面一直强调,中国也是网络袭击的受害者。而斯诺登所言,为中国的说法提供了证据。
《南华早报》就此质疑美国,“美国怎能告诉其他国家停止使用互联网完成目标,而自己却多年如一日地、系统地监控外国人?”
“窃取信息的事情,我们(国家安全局)做得多了。事实上,我认为我们的水平,世界第一。” 美国NSA前负责人迈克尔·海登将军最近在“卡巴斯基实验室政府网络安全论坛”上大言不惭地说,“但我们窃取信息是保证你的安全,不会为了致富而窃取信息,这是中国人的问题所在。”
“他给北京和华盛顿出了外交难题”
《南华早报》称,“棱镜门”将考验中美两国领导人6月初刚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建立起的友好关系。
“德国之声”认为,斯诺登选择藏身香港,“给中美平添了不少‘麻烦’”。 “他给北京和华盛顿出了外交难题。”加拿大《环球邮报》称,这将中国卷入了美国的“家务事”。
虽然媒体如此认为,但两国政府在面临“棱镜”下的中美关系时,表现得都很谨慎。
17日,中国外交部终于打破沉默,要求美国“向国际社会作出解释”。
白宫幕僚长丹尼斯·麦克多诺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表示,不知道斯诺登现在身在何处。
但是,前副总统切尼在骂斯诺登为“叛徒”和“中国间谍”的同时,还似乎想转移矛盾。“他窃取了信息,事先就做好了去中国的准备,并且他泄露的敏感的国家安全信息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利。”切尼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暗示斯诺登受中国指使。
17日,斯诺登在《卫报》组织的在线问答上否认自己是中国的间谍。“如果我是,为什么我不直接飞到北京?那我现在一定住在皇宫一样的地方,养着凤凰当宠物。”他还讽刺说,“被切尼称为叛国者,是最高的荣誉。”
他告诉《卫报》,希望消息披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能为他提供一些保护,让NSA“难以采取卑劣手段”。他还想在冰岛获得政治避难资格,因为那里的互联网自由度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