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总统大选第一轮就高票胜出,但不意味着“改革派战胜了保守派”——

鲁哈尼:意外当选,前路艰难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9日   06 版)

    6月17日,伊朗新当选总统哈桑·鲁哈尼在首都德黑兰举行大选获胜以来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2013伊朗大选的6位竞选人

    6月18日,伊朗新当选总统哈桑·鲁哈尼会见了即将离任的总统内贾德。此前一天,鲁哈尼公开承诺,将遵循“温和路线”,并会让该国的核计划更加透明,从而向西方进一步传递“他的胜选将给德黑兰带来新希望”的信号。

    16日,他发表了自己当选后的首次电视讲话,感谢伊朗人民的信任,并承诺将努力提高伊朗人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这位在经济、外交等方面主张务实的64岁政治家,将自己在大选中的胜利形容为“温和路线战胜了极端主义”,美联社则称其为“自我保护的本能战胜了意识形态”。《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却怀疑,“脚踩两条船”的鲁哈尼能否尽快做出明确选择。

    惟一温和派“奇迹般”大获全胜

    为保万无一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似乎想方设法在选前将实力最强的改革派候选人挤掉,但《印度时报》认为,在“最后的战斗”中,人们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温和保守派候选人鲁哈尼身上,尽管他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改革派阵营。

    6月15日,伊朗内政部长纳贾尔在首都德黑兰宣布,鲁哈尼以1870多万张选票、50.71%的得票率,毫无悬念地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

    这个成绩算相当漂亮,排名第二的德黑兰市长卡利巴夫只获得16.56%的选票,原本呼声很高的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以11.36%的得票率屈居第三。其余几位候选人则被落得更远。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此次伊朗大选被视为“领袖的选举”,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哈梅内伊将用权力操纵结果,扶保守派上台。

    就在选前还有专家预测,由于票仓分散,任何一位候选人都很难达到50.1%的得票率,因此按照伊朗传统,第二轮投票几乎不可避免。

    直到选前最后一天,鲁哈尼的胜利预期也依然很低。许多不满保守派的西方伊朗专家对大选兴致怏怏,《今日美国》报甚至将投票讽刺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政治闹剧,甚至比闹剧更荒谬”。

    结果出来前,很少有人料到鲁哈尼会“奇迹般”地成为“黑马”,还赢得这么漂亮。就连选民自己都十分惊讶,自己投出的选票竟然算数,《外交政策》则直呼“最不可能的事竟然发生了”。

    16日,成千上万的伊朗民众走上街头,庆祝新时代的到来。《卫报》称,开车的年轻人一边兴奋地摁着喇叭,一边从车窗中伸出手指比成V字,高呼“再见内贾德”。

    《华盛顿邮报》称,鲁哈尼的胜利印证了他竞选宣言中的暗示:政权的合法性取决于人民,而非戴着头巾的教士精英。

    “迈出走向民主的一小步”

    25岁的伊朗学生拉比卜·索拉,站在法国驻伊朗领事馆投票,一小群抗议者聚集在街对面。“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他告诉美国《赫芬顿邮报》,“即使一个很小的变化,也可能影响我们的未来。”

    “希望我们能迈出走向民主的一小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赶来的29岁物理学博士卡贾威也为鲁哈尼投出了一票。

    许多支持鲁哈尼的年轻人可能跟埃玛德·巴哈瓦尔想法类似。这位政治犯告诉《华盛顿邮报》,虽然鲁哈尼并不代表民主,但他的胜利可能局部改变利益分配,通过削弱哈梅内伊手中的军事、政治力量,为支持民主的阵营添砖加瓦。

    “这是温和保守派的胜利,对改革派而言,多少是一线希望。”37岁的伊朗作家萨那伊告诉《今日美国》报。

    哈梅内伊对改革派的排挤,反而成全了鲁哈尼。他因此得到了部分改革派的支持,保守派却派出几名旗鼓相当的候选人一同参战,无形之中分散了票仓,犯了选举策略的大忌,《外交政策》这样分析认为。

    此外,由于联合国实施的经济制裁,伊朗的石油收入减少一半,通货膨胀率却突破30%,食品与燃油价格飙升,失业率达到14%。“走到十字路口”的伊朗人迫切希望抓住任何改变的机会,而鲁哈尼的参选带来了希望。

    “我们不会让过去8年继续下去。”鲁哈尼曾告诉竞选集会上的群众,“有人(前总统)为国家带来了制裁和贫困,反而引以为豪。但我们将与世界和解。”

    人们没法选择总统候选人,但能决定新总统是谁。《今日美国》报称,利用手中仅有的自由,伊朗选民果断投票给鲁哈尼,也给出了呼吁改变的信号。

    “哈梅内伊仍将是最终决策者”

    6月16日,新总统鲁哈尼表示,伊朗严重的经济问题无法“一夜之间解决”,但年轻的伊朗人仍希望他能履行竞选承诺:改善妇女地位、允许互联网自由、缓解道德警察镇压、释放政治犯。

    他们相信,新总统的“主场”将在国内,伊朗会在他的统治下更加开放和自由。

    英国《金融时报》将鲁哈尼的胜利描述为“德黑兰惊喜”和对哈梅内伊的“绝妙斥责”。《纽约时报》却提醒道,现在得意忘形就错了,因为鲁哈尼并非是一个改革派。“在他大部分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处于伊朗保守派机构的中心。”

    彭博社也认为,鲁哈尼能参加竞选,就意味着他被视作哈梅内伊“可靠的追随者”;他之所以胜利,不仅是得到选民的支持,更要得到哈梅内伊的承认。

    伦敦阿拉伯与伊朗研究中心主任阿里雷扎,甚至直言对鲁哈尼的高谈阔论并不买账。“他总假装是温和保守派,告诉选民他是改革派,承诺一个不同以往的未来。”他说,“但我知道这人,他曾在最高国家军事委员会服务长达24年,镇压过学生抗议者,与那些保守派都是一样的人。”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即使鲁哈尼真诚地希望改革,他也做不了主,至少目前还不能。

    “鲁哈尼可能试图说服最高领袖,”巴黎战略研究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布鲁诺告诉《今日美国》报,“但哈梅内伊仍将是最终决策者。”英国《独立报》也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关键问题的最终发言权都在最高领袖手里。

    然而鲁哈尼的支持者仍渴望更自由的社会,拒绝哈梅内伊及其强硬派小团体的政策。如果鲁哈尼不采取措施来回应年轻人的需求,他的政权可能面临另一挑战。

    一脚踩在什叶派政府的圈子里,一脚踏着渴望民主的滚滚潮流,要做一个明确选择,伊朗的新总统似乎并不容易。

分享到:

 

鲁哈尼:意外当选,前路艰难
社交网络:伊朗大选的另一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