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本身和目的地同等重要
喜马拉雅山:花海深处访“圣湖”
○作者 [美] 迈克尔·比纳纳夫 ○编译 张贵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6月12日
42
版)
山谷之间是花的海洋
朝圣路上的信徒们
汉姆贡德湖畔的教堂
沿着激流与峡谷深入喜马拉雅山,徒步前往印度锡克教的“圣湖”一探究竟——即便不是被信仰驱动,这样的旅程本身,也足以令人收获美景之外的精神享受。
在劈开喜马拉雅山的峡谷深处,阿拉克南达河(Alaknanda River)蜿蜒而下,急匆匆地从一座人行桥下奔腾而过。河右岸的小村庄一派忙碌景象,整条街两旁几乎全是简陋的旅舍和小商店,后者兜售的纪念品上大都有锡克教的印记。左岸,一名当地男子穿着有些磨损的毛线背心,戴着滑雪帽,频频挥手冲我打招呼。
“要马吗?”他希望我能租用他的马匹,运送行李去往甘加利亚(Ghangaria),那是印度西北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的一个孤立山村,意义非同寻常——它是参观瑰丽的花谷国家公园(Valley of Flowers National Park)的前方据点;更重要的是,从这个村子出发,还可以一直去往汉姆贡德(Hemkund)湖,锡克教教徒拥抱其信仰的圣地。
和朝圣者一道启程
“要马吗?”对方重复了一遍,“500卢比(约10美元)。”
我犹豫了几秒钟。山路确实非常难走,租赁直升机代步的费用根本不是我能负担得起的。前往甘加利亚的路约有8英里(12.8公里),村子的海拔高度为10006英尺(约3050米)。时间已到下午,而我只吃了几块饼干充饥,又累又饿。 不过,既然此行为的是挑战自我,即使租马人把价格降到400卢比,我还是谢绝了,拎起背包,继续沿Z字形徒步攀登。
布满鹅卵石的小径在山间盘旋,两面都是悬崖,草木茂盛。脚下,阿拉克南达河的支流Lakshman Ganga爆发出强大的能量,河水都是冰川融化后,从悬崖裂缝中涌出来的。
每年5月底至10月初,除非被季风带来的暴雨阻断山路,都会有成千上万锡克教教徒赶往“圣湖”朝拜。有不少人是举家出动,领队的男子留着浓密的胡须,戴着彩色头巾。其余多数信众身穿传统的无领长袖衫或蓝色长袍,还有人赤着脚,以此表达自己的虔诚。至于那些骑骡子的,兴许是有钱人吧;当然还有更讲究的,坐在由四个人抬着的木轿上。
日落后不久,我顺利抵达了甘加利亚。喜马拉雅山深处的夜间气温依然很冷,我把带来的全部衣服裹在了身上。宾馆房间里没有暖气——这在偏远地区属于常态,热水则是论桶送来,需额外花钱购买。有意思的是,房价倒是可以商量,我最后以300卢比成交。
群山间的特殊坐标
次日早晨离开住处时,许多朝圣者已经上路了。前方的路还得“上升”4000英尺,考虑到这么惊人的高度差发生在4英里内,道路的险峻可想而知。然而,汉姆贡德湖的确是个特殊的地方,时至今日,去往那里的大部分人不应该被归入“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进行如此艰苦的跋涉不是为了锻炼,也不是为了观光,只是为了信仰。
宗教或其他精神层面的感悟,许多是受传说启发,有些故事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有些则是历史与想象融合。产生故事的地方则会成为特别的坐标,仿佛从内心呼唤着你去完成使命。想想耶路撒冷或麦加吧,它们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让信众的灵魂获得慰藉之所在,让内心世界仿佛与外部环境合为一体,至少在朝圣途中如此。
汉姆贡德湖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0世纪,与锡克教上师戈宾德·辛格(Gobind Singh)有关。后者提出的许多理论,日后都转变成了这门宗教的信条。辛格曾写道,他的前世在一个七座山峰环绕的湖畔冥想,终获重生。那个湖泊因此被视为受到神明祝福的地方。
数百年间,锡克教的圣湖对外界而言是个谜团。直到1934年,退役军官索汉·辛格(Sohan Singh)才在地图上标注出其具体位置。现在,每年有15万人到此朝圣。
相比之下,我只是一介过客。但即使没有信仰因素,这个隐藏在喜马拉雅山腹地的圣湖也是无法抗拒的。何况,本人向来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宗教信仰十分在意,希望探究这个圣地对锡克教教徒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值得他们在精神与肉体上付出如此多的辛苦。
净化心灵是首要收获
两个半小时后,一泓被岩山包围的清水出现在眼前。有些信徒把自己浸泡在冰冷的湖中,有的人在喝志愿者熬的汤暖身,有些只是静静地休息。一座简易“教堂”里传来阵阵圣乐,足可以把人催眠。教堂那多层多角的金属斜顶,似乎很容易被误认为一艘太空飞船。
在这栋建筑内部,礼拜者们坐在红地毯上,对面是一个金黄色的天篷。天篷下面,一位精神领袖模样的人物手持法器,在一本锡克教典籍上挥舞。朝圣者令人意外地友好,他们的英语也不错,似乎很高兴看到一个外国佬加入其中,而且也乐意与我分享彼此的感悟。
一位名叫苏克米特·辛格的男士生在印度,现住在澳大利亚。在他看来,旅途本身跟目的地同等重要。艰苦跋涉,遇到并克服无数障碍,让他觉得自己能够完成任何事情。
许多人纷纷予以附和,说汉姆贡德湖是个净化人心的地方,可以让心灵远离一切邪恶,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被污秽之物感染。
来自旁遮普邦的小伙子阿曼·约特·辛格坐在一只大壶后面,忙着给朝圣者倒上热茶。闲暇时,他就用智能手机阅读锡克教经典。23岁的阿曼,每天坚持从甘加利亚村步行到这里当志愿者,傍晚才回去休息,以此作为修炼的一种方式。“从前的我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酗酒,玩女人,留光头,自我意识有很大问题。”他说,“去年,我决定改变这一切,重新活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汉姆贡德的一切对我很有帮助,这是我这辈子最好的选择。”
花海好似人间童话
最后一天,我徒步前往花谷国家公园,逆普什帕瓦蒂河(Pushpawati River)而上,只需步行几英里就能看到目的地。钻过一条狭窄的峡谷,刚刚重见天日,仙境般的美景即刻呈现在面前,这里的景色与甘加利亚截然不同,让人感觉好像被送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3英里长的峡谷被头顶积雪和云雾缭绕的山峰包围,一条条“水带”从几千英尺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最终于草甸上隐去行踪。阳光透过流动的白云照下来,绿色、黄色、棕色和铁灰色相间的地面上,点缀着数不清的奇花异草,似乎在不停地变化着色调。
顾名思义,这个公园以野花繁多著称,可惜我来得不是时候。据说,每年7月和8月,随着印度洋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谷底成为花的海洋,鲜花组成的彩虹令人叹为观止,堪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园艺博览会相媲美。
虽然没赶上花期,我并不觉得遗憾。在雨季之外的时间,你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享受高原的日照,也不会被被暴雨扫了兴致。无论有没有花,这条山谷都是天堂。
四下人烟稀少,我有点孤独,更觉得惬意,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归自己支配。
有朝一日,我会不会再来印度西北部远足?也许吧。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在花谷获得的体验,和朝圣者从汉姆贡德那里得到的有相似效果,虽然不至于净化灵魂,但内心享受了空前的宁静。更难得的是那种与伟大之物相交融的感受——或许,这只有喜马拉雅山能提供。
□美国《纽约时报》
沿着激流与峡谷深入喜马拉雅山,徒步前往印度锡克教的“圣湖”一探究竟——即便不是被信仰驱动,这样的旅程本身,也足以令人收获美景之外的精神享受。
在劈开喜马拉雅山的峡谷深处,阿拉克南达河(Alaknanda River)蜿蜒而下,急匆匆地从一座人行桥下奔腾而过。河右岸的小村庄一派忙碌景象,整条街两旁几乎全是简陋的旅舍和小商店,后者兜售的纪念品上大都有锡克教的印记。左岸,一名当地男子穿着有些磨损的毛线背心,戴着滑雪帽,频频挥手冲我打招呼。
“要马吗?”他希望我能租用他的马匹,运送行李去往甘加利亚(Ghangaria),那是印度西北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的一个孤立山村,意义非同寻常——它是参观瑰丽的花谷国家公园(Valley of Flowers National Park)的前方据点;更重要的是,从这个村子出发,还可以一直去往汉姆贡德(Hemkund)湖,锡克教教徒拥抱其信仰的圣地。
和朝圣者一道启程
“要马吗?”对方重复了一遍,“500卢比(约10美元)。”
我犹豫了几秒钟。山路确实非常难走,租赁直升机代步的费用根本不是我能负担得起的。前往甘加利亚的路约有8英里(12.8公里),村子的海拔高度为10006英尺(约3050米)。时间已到下午,而我只吃了几块饼干充饥,又累又饿。 不过,既然此行为的是挑战自我,即使租马人把价格降到400卢比,我还是谢绝了,拎起背包,继续沿Z字形徒步攀登。
布满鹅卵石的小径在山间盘旋,两面都是悬崖,草木茂盛。脚下,阿拉克南达河的支流Lakshman Ganga爆发出强大的能量,河水都是冰川融化后,从悬崖裂缝中涌出来的。
每年5月底至10月初,除非被季风带来的暴雨阻断山路,都会有成千上万锡克教教徒赶往“圣湖”朝拜。有不少人是举家出动,领队的男子留着浓密的胡须,戴着彩色头巾。其余多数信众身穿传统的无领长袖衫或蓝色长袍,还有人赤着脚,以此表达自己的虔诚。至于那些骑骡子的,兴许是有钱人吧;当然还有更讲究的,坐在由四个人抬着的木轿上。
日落后不久,我顺利抵达了甘加利亚。喜马拉雅山深处的夜间气温依然很冷,我把带来的全部衣服裹在了身上。宾馆房间里没有暖气——这在偏远地区属于常态,热水则是论桶送来,需额外花钱购买。有意思的是,房价倒是可以商量,我最后以300卢比成交。
群山间的特殊坐标
次日早晨离开住处时,许多朝圣者已经上路了。前方的路还得“上升”4000英尺,考虑到这么惊人的高度差发生在4英里内,道路的险峻可想而知。然而,汉姆贡德湖的确是个特殊的地方,时至今日,去往那里的大部分人不应该被归入“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进行如此艰苦的跋涉不是为了锻炼,也不是为了观光,只是为了信仰。
宗教或其他精神层面的感悟,许多是受传说启发,有些故事是真实的,有些是虚构的,有些则是历史与想象融合。产生故事的地方则会成为特别的坐标,仿佛从内心呼唤着你去完成使命。想想耶路撒冷或麦加吧,它们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让信众的灵魂获得慰藉之所在,让内心世界仿佛与外部环境合为一体,至少在朝圣途中如此。
汉姆贡德湖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0世纪,与锡克教上师戈宾德·辛格(Gobind Singh)有关。后者提出的许多理论,日后都转变成了这门宗教的信条。辛格曾写道,他的前世在一个七座山峰环绕的湖畔冥想,终获重生。那个湖泊因此被视为受到神明祝福的地方。
数百年间,锡克教的圣湖对外界而言是个谜团。直到1934年,退役军官索汉·辛格(Sohan Singh)才在地图上标注出其具体位置。现在,每年有15万人到此朝圣。
相比之下,我只是一介过客。但即使没有信仰因素,这个隐藏在喜马拉雅山腹地的圣湖也是无法抗拒的。何况,本人向来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宗教信仰十分在意,希望探究这个圣地对锡克教教徒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值得他们在精神与肉体上付出如此多的辛苦。
净化心灵是首要收获
两个半小时后,一泓被岩山包围的清水出现在眼前。有些信徒把自己浸泡在冰冷的湖中,有的人在喝志愿者熬的汤暖身,有些只是静静地休息。一座简易“教堂”里传来阵阵圣乐,足可以把人催眠。教堂那多层多角的金属斜顶,似乎很容易被误认为一艘太空飞船。
在这栋建筑内部,礼拜者们坐在红地毯上,对面是一个金黄色的天篷。天篷下面,一位精神领袖模样的人物手持法器,在一本锡克教典籍上挥舞。朝圣者令人意外地友好,他们的英语也不错,似乎很高兴看到一个外国佬加入其中,而且也乐意与我分享彼此的感悟。
一位名叫苏克米特·辛格的男士生在印度,现住在澳大利亚。在他看来,旅途本身跟目的地同等重要。艰苦跋涉,遇到并克服无数障碍,让他觉得自己能够完成任何事情。
许多人纷纷予以附和,说汉姆贡德湖是个净化人心的地方,可以让心灵远离一切邪恶,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会被污秽之物感染。
来自旁遮普邦的小伙子阿曼·约特·辛格坐在一只大壶后面,忙着给朝圣者倒上热茶。闲暇时,他就用智能手机阅读锡克教经典。23岁的阿曼,每天坚持从甘加利亚村步行到这里当志愿者,傍晚才回去休息,以此作为修炼的一种方式。“从前的我一副花花公子的模样,酗酒,玩女人,留光头,自我意识有很大问题。”他说,“去年,我决定改变这一切,重新活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汉姆贡德的一切对我很有帮助,这是我这辈子最好的选择。”
花海好似人间童话
最后一天,我徒步前往花谷国家公园,逆普什帕瓦蒂河(Pushpawati River)而上,只需步行几英里就能看到目的地。钻过一条狭窄的峡谷,刚刚重见天日,仙境般的美景即刻呈现在面前,这里的景色与甘加利亚截然不同,让人感觉好像被送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3英里长的峡谷被头顶积雪和云雾缭绕的山峰包围,一条条“水带”从几千英尺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最终于草甸上隐去行踪。阳光透过流动的白云照下来,绿色、黄色、棕色和铁灰色相间的地面上,点缀着数不清的奇花异草,似乎在不停地变化着色调。
顾名思义,这个公园以野花繁多著称,可惜我来得不是时候。据说,每年7月和8月,随着印度洋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谷底成为花的海洋,鲜花组成的彩虹令人叹为观止,堪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园艺博览会相媲美。
虽然没赶上花期,我并不觉得遗憾。在雨季之外的时间,你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享受高原的日照,也不会被被暴雨扫了兴致。无论有没有花,这条山谷都是天堂。
四下人烟稀少,我有点孤独,更觉得惬意,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归自己支配。
有朝一日,我会不会再来印度西北部远足?也许吧。从某种程度上讲,我在花谷获得的体验,和朝圣者从汉姆贡德那里得到的有相似效果,虽然不至于净化灵魂,但内心享受了空前的宁静。更难得的是那种与伟大之物相交融的感受——或许,这只有喜马拉雅山能提供。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