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5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英雄没落,诸神崛起:

好莱坞重拾“宗教史诗”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5月22日   30 版)

    《圣经》中的诺亚方舟

    2005年荷兰人休伯斯制作的诺亚方舟复制品,有三层楼高。

    好莱坞1959年的经典史诗巨片《宾虚》讲述了“犹太王子被朋友出卖沦为奴隶,几经磨难后终获自由”的故事。次年,该片斩获了11项奥斯卡大奖,创下奥斯卡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历史频道播放的电视系列剧《圣经》中的耶稣

    圣经史诗片《诺亚》成为“2014年最受观众期待的影片之一”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其经典的灾难片题材迎合了观众的末日情结,而《黑天鹅》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亲自执导,及“火爆浪子”罗素·克罗出演主角,更让该片观众缘“爆棚”。

    《诺亚》与一系列正在筹拍中的《圣经》大片,向超级英雄日益没落的好莱坞提出了问题:“宗教史诗”能否接替“超级英雄”,成为未来好莱坞电影的绝对主题?同时,怎样衡量宗教大片巨大的潜在风险和回报,也令好莱坞争论不已。

    圣经电影的力量将难以估量

    说到《诺亚》的第一“主角”,导演阿伦诺夫斯基在纽约郊区亲自督建的木制诺亚方舟复制品,恐怕当之无愧。

    近日,摄影师马修·里伯提克在“推特”上曝光了这艘诺亚方舟的内部造型,阿伦诺夫斯基则在下面留言:“我从13岁起,就梦想着它,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

    在电脑制作图像(CGI)风行的年代,这样巨大的实景工程不仅罕见,而且似乎有些奢侈。从不止一处可以看出,《诺亚》试图回归电影制作的“怀旧风格”。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看来,这预示着大量以《圣经》为主题的好莱坞大片,将如潮水般涌来。

    的确,好莱坞近来对宗教史诗题材热情渐高。两部关于“摩西”(圣经人物)的影片可能在不久后与观众见面,传言李安和雷德利·斯科特担任导演;另外,索尼公司已确认,一部以另两个圣经人物“该隐”和“亚伯”为主题的电影,正在拍摄之中。

    正如BBC所说,在某种程度上,好莱坞对宗教史诗题材的兴趣具有“周期性”。

    上世纪50、60年代,宗教史诗作为好莱坞的重要主题,曾迎来发展的黄金期。1956年,由传奇导演塞西尔·德米尔指导、查尔登·海斯顿主演的《十诫》,曾产生深刻影响。《大卫王与拔示巴》、《所罗门王与希巴女王》、《万王之王》等影片,票房成绩也都高居前列。

    几周前,美国历史频道播放了电视剧《圣经》,用戏剧性手法讲述了圣经故事。虽然仅有5集,每集两个小时,但该剧出乎意料地成为惊喜之作,第一集观众便超1300万人。

    电视真人秀导演马克·博内特与妻子共同制作了该剧,他兴奋地表示,自己相信观众对“宗教娱乐”的巨大需求。“我们相信《圣经》,我们信仰耶稣,这是当今美国的第一主题,真是太棒了!”

    盖普洛的一项民意调查似乎印证了他的“一家之言”:去年,超过75%的美国人认同基督教信仰。

    历史频道的成功让好莱坞制片厂高层兴奋起来。“这也许是他们脑中最重要的事。” 票房分析师保罗告诉《好莱坞》杂志,“若真能拍出好的圣经电影,其利润将难以估量。”

    英雄没落,诸神崛起

    从8部《蝙蝠侠》、6部X战警系列(包括《金刚狼》),到4部《蜘蛛侠》、3部《钢铁侠》,过去几十年来,林林总总的十几位超级英雄,几乎成了好莱坞大片的绝对主角。

    不过,在BBC看来,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超级英雄将走向没落,好莱坞炒了几十年的饭,可能会日渐凉下来。

    “虽然观众对这样的故事仍有巨大兴趣,但很明显,真的没有多少资源可供继续开发了。”《全球化的好莱坞》作者托比·米勒表示。

    随着观众的“审美疲劳”,无论是战无不胜的英雄,还是壮丽的战斗场面,都已很难再满足观众日益挑剔的口味。尤其是近几年,几部超级英雄大片的续集,无一例外都在票房大热的同时被观众和影评家百般“刁难”。

    超级英雄的故事情节走向也纷纷落入窠臼:由于意外,被迫成为英雄,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随后承担重要使命,拯救人类,顺便进行耍酷耍帅的个人秀;经历生理、心理的双重磨炼后,英雄疲惫不堪,希望享受平凡人生,最终在压力下浴火重生。

    很难想象,走到这一步时,好莱坞还能否拿出足够的创意,用酒瓶装新酒,来满足观众的需求。BBC认为,宗教史诗题材虽然同样老旧,但在新技术背景下仔细“加工”后,也许可以满足观众的欲望。

    过去十几年中,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已试图向观众兜售“神一般的超级英雄”,并见证了票房的成功,《雷神托尔》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2011年,由肯尼斯·布拉纳执导的《雷神托尔》作为当年的头号幻想史诗巨作,拿到了超过1.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雷神托尔既是北欧神话中掌管暴风和闪电的神祗,也经历了被贬到凡间、丧失神力,在初恋情人鼓励下逐渐成长为保护地球的超级英雄的过程,他无疑在超级英雄身份的同时,兼有宗教色彩。

    正如米勒所说:“托尔是一个神,或者半神,能超越人类的规范,为传统之人提供灵感。”

    宗教题材有风险,拍摄须谨慎

    如何迎合观众对圣经故事日益提高的兴趣,好莱坞电影公司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一部电影如何同时吸引世俗观众和那些强烈认同自己宗教背景的观众。

    试图取悦全世界的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并非易事,宗教史诗仍然充满风险,却同样有着巨大利润的诱惑。

    好莱坞拍摄宗教史诗题材电影,往往会引发激烈的争论,因为在很多人心目中,圣经人物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

    美国加州的电影制作人布莱恩在阅读剧本后,对明年3月即将上映的电影《诺亚》表示强烈不满:“他们把它变成了一部宣传环保的政治片!他们在诺亚故事中试图发掘的意义,并非《圣经》中原有。”

    “我们只能等待,看会发生什么。”他向BBC补充道,“如果《诺亚》如我所想的那样反《圣经》,那么宗教人士绝不希望看到它。”

    2004年,梅尔·吉布森自编自导的宗教史诗《耶稣受难记》也曾经历过类似困扰。这部影片描述了耶稣殉难前最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当时在全世界创造了超过6亿美元的票房神话,却陷入了巨大争议。

    由于将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画面拍得过于逼真血腥,信仰基督教的观众深感不适;很多穆斯林国家禁播该片,因为很多场景与《古兰经》相违背;影片还将耶稣之死完全归咎于犹太人,因此遭到犹太学者和宗教团体的强烈声讨。

    可在某种程度上,宗教恰是该片票房如此成功的原因。一些评论家将其与美国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梅尔·吉布森本人的名气地位联系起来,但不可否认,该片同样受益于其高效的营销活动,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会组织。

    事实上,无论宗教电影是否会招致批评,好莱坞都不会拒绝票房回报的诱惑。

    保罗认为,正确处理圣经故事中的“兴奋点”——人物、事件、战争和阴谋——足以塑造一部吸引人的大片。“那将是某种完全超越电影本身的东西,令人信服,使人愉悦。如果能在宗教故事和世俗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那将是极其伟大的。”

    布莱恩却对此很悲观,他认为,世俗的好莱坞并不真正了解宗教。“问题是,在心灵或精神层面上,好莱坞的很多人并不虔诚地信仰宗教——他们不懂《圣经》,不了解基督教或犹太教,只是将自己的想法代入。”

    也许,好莱坞的高管们希望看到的,只是对《耶稣受难记》的成功复制。

分享到:

 

好莱坞重拾“宗教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