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工作室学校”
英国欲帮青年找回幸福
○本报特约撰稿 谢雨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24日
20
版)
|
英国学校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
据英国教育网站“Edexec”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宣布,明年9月将在国内再增加13所新型的“工作室学校”,学校将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年轻人,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一技之长。
英国政府此举与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有直接联系,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16至24岁的失业人口已经接近百万大关,青年失业率高达21.1%,其中,华人青年的失业率也首次突破10%,为历史最高。
英国明年开放13所新型学校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明年9月将在国内再开放13所新型的“工作室学校”。
此类学校的主要招生目标为14到19岁的青年人,在教学时,除了为学生设置一些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在内的基础学科外,还将专注于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类培训,例如,销售、制造、信息和通信技术、海洋工程和数字技术。此外,学校还将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在教学中将学术学习与工作培训相结合。
英国国家教育网站称,预计共有45所类似的新型学校将相继开放,其中包含此次确定的13所,以及5所已开放和27所正在筹备中的“工作室学校”,按计划,这将为27500名青少年解决就业问题。
毕业时,学生可获得英国普通中等毕业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政府提升就业培训战略的一部分,目前已有100家国家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报名加入到该类型学校的教育中,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公司。
此次即将开放的13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了美国银行和英国电影学院所需要的医疗保健和数字技术人才;为宝马和IBM准备的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劳斯莱斯和丰田希望接收的专业工程制造人员;以及希尔顿酒店的旅游和酒店管理人员。
对于新类型学校的大规模发展,英国国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注重实践的教育能让青年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工作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极其有帮助。
英国教育事务大臣纳什表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参与到工作室学校中,这意味着他们承诺帮助这些未来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做好准备。”
贝克迪信托基金主席同样对此事表示赞扬,他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在英国,针对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可以有计划的填补英国的技术人才的缺口。”
就连雇主们也承认,他们在招聘时,更愿意接受那些带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而去年英国工会联合会的年度教育和技能调查显示,有将近2/3的雇主不满意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技能。
但针对“工作室学校”的出现,英国社会还是出现了反对的观点,有人认为由于学生过早地被限制到了特定的路径中,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制约。
英国教师和讲师协会总书记玛丽博士曾评论说:“政府应当与学校共同努力,使所有青年人接受到课程和技能相结合的教育,而不是想办法迫使年轻人在14岁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把学校区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
英国青年不幸福
显然,英国政府的此举是为了缓解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英国失业人口增加了7万人,现已达到256万人,失业率占到了人口总数的7.9%。
英国16~24岁的失业人口已接近百万大关,青年失业率高达21.1%,这就意味着,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没工作。
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成了英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伴随着年轻人失业而来的,是英国年轻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失望。
“你幸福吗?”当问到英国年轻人时,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由于英国在过去4年的经济衰退,使得青年人饱受贫困、失业和生活空间被挤压的困扰,他们的幸福指数已经降到了5年来的最低值。
英国王子信托基在今年1月对2436名英国16~25岁的青年人进行调查,请他们描述自己的幸福程度以及对未来的信心。调查结果显示,1/5的人认为生活没有前景可言;1/4认为他们的未来已被“永久破坏”;1/10的人则表示难以应对日常生活。
另外,还有42%的青年认为,由于失业,他们已被生活“甩在后面”,37%的人担心,他们永远无法弥补失去的宝贵青春;更有22%的年轻人觉得社会并不关注青年群体,没人谈论他们的问题。正如《独立报》所言,离开了学校的年轻人正在逐渐陷入失业、债务和抑郁的“恶性循环”。
华人青年失业率创新高
据英国《华商报》的消息,在英国青少年的失业大军中,华人青年上季度的失业率首次突破10%,为历年最高。
在英国,吃苦耐劳一向是社会对华人青年的评价。中国人大多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父母会从小鞭策孩子勤奋努力。因此,与其他族裔相比,华人青年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然而,英国经济的总体衰退,已经使英国华人的两大产业——中医业和餐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统计显示,英国有近2/3的华人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餐饮行业。因此,其兴衰将对整个华人群体的就业情况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报道还认为,欧洲85%的华人属于非精英移民,大多英语水平很低,缺乏一技之长,因此在经济不景气时最容易丢掉自己的饭碗。逐渐走高的失业率,已使越来越多的英国华人意识到,应该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不是继承父辈的中餐厅。
据英国教育网站“Edexec”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宣布,明年9月将在国内再增加13所新型的“工作室学校”,学校将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年轻人,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一技之长。
英国政府此举与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有直接联系,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16至24岁的失业人口已经接近百万大关,青年失业率高达21.1%,其中,华人青年的失业率也首次突破10%,为历史最高。
英国明年开放13所新型学校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明年9月将在国内再开放13所新型的“工作室学校”。
此类学校的主要招生目标为14到19岁的青年人,在教学时,除了为学生设置一些包括语文、数学、科学在内的基础学科外,还将专注于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类培训,例如,销售、制造、信息和通信技术、海洋工程和数字技术。此外,学校还将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在教学中将学术学习与工作培训相结合。
英国国家教育网站称,预计共有45所类似的新型学校将相继开放,其中包含此次确定的13所,以及5所已开放和27所正在筹备中的“工作室学校”,按计划,这将为27500名青少年解决就业问题。
毕业时,学生可获得英国普通中等毕业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政府提升就业培训战略的一部分,目前已有100家国家和地方企事业单位报名加入到该类型学校的教育中,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公司。
此次即将开放的13所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了美国银行和英国电影学院所需要的医疗保健和数字技术人才;为宝马和IBM准备的工程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劳斯莱斯和丰田希望接收的专业工程制造人员;以及希尔顿酒店的旅游和酒店管理人员。
对于新类型学校的大规模发展,英国国内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注重实践的教育能让青年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工作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极其有帮助。
英国教育事务大臣纳什表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参与到工作室学校中,这意味着他们承诺帮助这些未来将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做好准备。”
贝克迪信托基金主席同样对此事表示赞扬,他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在英国,针对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可以有计划的填补英国的技术人才的缺口。”
就连雇主们也承认,他们在招聘时,更愿意接受那些带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而去年英国工会联合会的年度教育和技能调查显示,有将近2/3的雇主不满意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技能。
但针对“工作室学校”的出现,英国社会还是出现了反对的观点,有人认为由于学生过早地被限制到了特定的路径中,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制约。
英国教师和讲师协会总书记玛丽博士曾评论说:“政府应当与学校共同努力,使所有青年人接受到课程和技能相结合的教育,而不是想办法迫使年轻人在14岁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把学校区分为学术型和职业型。”
英国青年不幸福
显然,英国政府的此举是为了缓解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去年12月至今年2月,英国失业人口增加了7万人,现已达到256万人,失业率占到了人口总数的7.9%。
英国16~24岁的失业人口已接近百万大关,青年失业率高达21.1%,这就意味着,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没工作。
失业,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成了英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伴随着年轻人失业而来的,是英国年轻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失望。
“你幸福吗?”当问到英国年轻人时,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由于英国在过去4年的经济衰退,使得青年人饱受贫困、失业和生活空间被挤压的困扰,他们的幸福指数已经降到了5年来的最低值。
英国王子信托基在今年1月对2436名英国16~25岁的青年人进行调查,请他们描述自己的幸福程度以及对未来的信心。调查结果显示,1/5的人认为生活没有前景可言;1/4认为他们的未来已被“永久破坏”;1/10的人则表示难以应对日常生活。
另外,还有42%的青年认为,由于失业,他们已被生活“甩在后面”,37%的人担心,他们永远无法弥补失去的宝贵青春;更有22%的年轻人觉得社会并不关注青年群体,没人谈论他们的问题。正如《独立报》所言,离开了学校的年轻人正在逐渐陷入失业、债务和抑郁的“恶性循环”。
华人青年失业率创新高
据英国《华商报》的消息,在英国青少年的失业大军中,华人青年上季度的失业率首次突破10%,为历年最高。
在英国,吃苦耐劳一向是社会对华人青年的评价。中国人大多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父母会从小鞭策孩子勤奋努力。因此,与其他族裔相比,华人青年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然而,英国经济的总体衰退,已经使英国华人的两大产业——中医业和餐饮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统计显示,英国有近2/3的华人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餐饮行业。因此,其兴衰将对整个华人群体的就业情况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报道还认为,欧洲85%的华人属于非精英移民,大多英语水平很低,缺乏一技之长,因此在经济不景气时最容易丢掉自己的饭碗。逐渐走高的失业率,已使越来越多的英国华人意识到,应该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不是继承父辈的中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