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威慑导致“应激反应”
韩国离“核武化”门槛远吗?
○本报特约撰稿 雷恩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24日
18
版)
|
韩国技术人员对核废料进行检测 |
|
位于韩国灵光郡的一处核反应堆 |
韩国的核能力借民用旗号发展多年,“核武化”的门槛对它来说并非高不可攀。
朝鲜官方一再夸耀自身的“核威慑力”,在韩国舆论场中引发了相当激烈的反弹。
日前,曾任驻韩美军司令贝尔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表示,美韩应着手讨论对朝大规模“先发制人”方案,“若不能制定相关方案,那将是渎职行为,美军若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会从心理上带给朝鲜强有力的信号”。
韩国《朝鲜日报》刊登的一篇署名评论文章更加直白:“羞于考虑自卫性核武装的人,不配作大韩民国的国民。”一时间,韩国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拥核自卫”。
“核主权”呼声渐涨
据韩国《先驱经济》网站报道,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在韩国政界,谋求所谓“核主权”的呼声也有所抬头。虽然这种诉求在韩国已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PT)的情况下显得缺乏现实性,但该国鹰派认为,韩国依托现有的(民用)铀浓缩和核燃料再处理能力,仍足以对朝鲜形成“反威慑”。报道称,“核主权”论得到不少学术界人士的肯定,他们相信,韩国具备核能力,其意义不仅在于冲抵来自朝鲜的核威胁,甚至能带来某些经济利益。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柳明桓曾表示:“我们在同美国修改《原子能协定》时,应深入讨论‘核主权’问题。”外界分析称,如果美方松口,韩国就能名正言顺地获得铀浓缩和再处理能力,收益可观。现在,韩国核电站所需的核燃料——浓缩铀从美国等地进口,发电后产生的乏燃料只能闲置在仓库中。据韩国原子能研究院估算,若进行再处理,这些乏燃料的94.4%可作为能源重新利用,不仅有利于环保,还省下了保管费。何况,乏燃料再处理的“最大好处”在于,可藉此提纯出武器级核材料,国际社会对此特别在意。
部分韩国媒体抱怨说,美国对韩国“核主权”的压制甚至比对日本还严厉。韩国国会议员朴宣映称:“美日签署的原子能协定赋予日本比较广泛的权利,使后者能自主进行实验和研究。……(韩国)应找回起码达到日本水平的‘核主权’。”
当然,韩国能否真正获得“核主权”,得看国际形势变化。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在国内业已出现“核武装论”的情况下,若韩国政府执意推进乏燃料再处理,很难获得国际社会“以和平目的进行核开发”的承认。韩国高丽大学教授金成汉曾指出:“和平目的的‘核主权’有朝一日会得到恢复,但(韩国)要先消除外界对其进行核武装的质疑。”
“民转军”并非奢望
尽管军用核开发障碍重重,韩国现有的民用核能研究却成绩斐然。该国很早就着手营造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计划之一,并得到了华盛顿的许可,可以利用美国、加拿大的轻水和重水反应堆技术。如今,韩国境内拥有至少19座核反应堆,可发电160.7亿千瓦。这为韩国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也在核扩散的道路上打开了一道“小门”。
更有意思的是,2010年,韩国教育、科学和技术部曾竭力推动向越南出口研究用核反应堆(SMART),称其将用于完成各种科学和工程研究,并从事医学和工业用途的同位素生产;韩国政府希望促进核工业出口,弥补汽车、造船工业出口业绩下降带来的缺口。
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若韩国对部分民用核反应堆加以改造,就可用于生产钚元素,并从乏燃料中提纯出武器级钚-239。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从韩国核反应堆卸出的乏燃料已超过6000吨,如果对它们进行处理,分离出的钚可以制造数量庞大的“粗糙原子弹”。韩国还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核基础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核燃料循环活动,这些民用项目中包含许多两用活动,能为可能的核武器计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韩国已掌握了钚分离技术,并拥有实验室规模的激光铀浓缩能力,随时可以向工业化提炼发展。
实际上,早在2004年8、9月间,韩国就承认秘密进行过核武器研究工作,其中包括:1979~1981年提炼化学药品级的浓缩铀,1982年分离出少量的钚,1983~1987年提取人造军用铀,2000年进行了铀浓缩实验等。这些举动被认为有违首尔对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承诺,它也没有及时向该组织汇报相关情况。彼时,韩国核问题的披露震惊了世界,也给全球防止核扩散体制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和分析家开始重新评估韩国“核透明”问题。
盯上朝鲜核专家
尽管如此,按照韩国《新东亚》月刊的说法,韩国在真正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不仅面对美国掣肘和基础设施改造两大难题,人才储备方面也存在巨大的缺口,以至于它对朝鲜的专业团队打起了主意。该刊掌握的、前总统金大中时代秘密制定的“对北(朝鲜)吸收统一”预案(代号“PP计划”,所谓“PP”,是英文“President Plan”,即“总统计划”的缩写)显示,韩国急切希望在“朝鲜政权崩溃”后能够全盘接收该国的核人才资源。
据《新东亚》披露,PP计划要求韩国教育科技部重点掌握朝鲜核心科技人力状况,梳理和掌握3000余名朝鲜最尖端的国防技术专家(涉及核物理、生物、航空航天、造船、特种金属等领域)的情况,提出确保他们安全的方案。朝鲜“国内危机”进入高潮后,要设法让这些人动摇,可借助对朝广播和散发传单、并利用出入境方便的第三国朝鲜族公民向其进行舆论宣传。为吸引他们“归顺”,韩国教育科技部还拿出具体奖赏办法:提供相当于原待遇四倍的报酬,若是5年后才“投效”的原朝鲜专家,则只能拿到这一赏格的40%。
朝韩进入“实质合并”阶段时,韩国教育科技部会对“归顺”的朝鲜核人才进行“再教育”,使之愿意为“统一的韩国”出力。除了纯粹的基础研究团体,朝鲜的科研机构(尤其是军工领域)都要解散。取而代之,韩国将成立尖端研究机构,在朝鲜境内设立研究分所,采纳原朝鲜专家的方案,并推动那些流向社会的朝鲜科技人员为韩国公司服务。
为此,韩国拟对朝鲜科技工作者进行经济体制和管理方面的教育,如果民间企业有意雇佣他们,韩国政府将提供30%的佣金支持。至于从事研究保障及服务等非专业领域的朝鲜人士,韩国将安排他们到中小企业振兴团等教育机构接受培训,然后才能进入其他领域就业。
韩国的核能力借民用旗号发展多年,“核武化”的门槛对它来说并非高不可攀。
朝鲜官方一再夸耀自身的“核威慑力”,在韩国舆论场中引发了相当激烈的反弹。
日前,曾任驻韩美军司令贝尔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表示,美韩应着手讨论对朝大规模“先发制人”方案,“若不能制定相关方案,那将是渎职行为,美军若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会从心理上带给朝鲜强有力的信号”。
韩国《朝鲜日报》刊登的一篇署名评论文章更加直白:“羞于考虑自卫性核武装的人,不配作大韩民国的国民。”一时间,韩国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拥核自卫”。
“核主权”呼声渐涨
据韩国《先驱经济》网站报道,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后,在韩国政界,谋求所谓“核主权”的呼声也有所抬头。虽然这种诉求在韩国已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PT)的情况下显得缺乏现实性,但该国鹰派认为,韩国依托现有的(民用)铀浓缩和核燃料再处理能力,仍足以对朝鲜形成“反威慑”。报道称,“核主权”论得到不少学术界人士的肯定,他们相信,韩国具备核能力,其意义不仅在于冲抵来自朝鲜的核威胁,甚至能带来某些经济利益。
韩国前外交通商部长柳明桓曾表示:“我们在同美国修改《原子能协定》时,应深入讨论‘核主权’问题。”外界分析称,如果美方松口,韩国就能名正言顺地获得铀浓缩和再处理能力,收益可观。现在,韩国核电站所需的核燃料——浓缩铀从美国等地进口,发电后产生的乏燃料只能闲置在仓库中。据韩国原子能研究院估算,若进行再处理,这些乏燃料的94.4%可作为能源重新利用,不仅有利于环保,还省下了保管费。何况,乏燃料再处理的“最大好处”在于,可藉此提纯出武器级核材料,国际社会对此特别在意。
部分韩国媒体抱怨说,美国对韩国“核主权”的压制甚至比对日本还严厉。韩国国会议员朴宣映称:“美日签署的原子能协定赋予日本比较广泛的权利,使后者能自主进行实验和研究。……(韩国)应找回起码达到日本水平的‘核主权’。”
当然,韩国能否真正获得“核主权”,得看国际形势变化。无法否认的一点是,在国内业已出现“核武装论”的情况下,若韩国政府执意推进乏燃料再处理,很难获得国际社会“以和平目的进行核开发”的承认。韩国高丽大学教授金成汉曾指出:“和平目的的‘核主权’有朝一日会得到恢复,但(韩国)要先消除外界对其进行核武装的质疑。”
“民转军”并非奢望
尽管军用核开发障碍重重,韩国现有的民用核能研究却成绩斐然。该国很早就着手营造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计划之一,并得到了华盛顿的许可,可以利用美国、加拿大的轻水和重水反应堆技术。如今,韩国境内拥有至少19座核反应堆,可发电160.7亿千瓦。这为韩国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也在核扩散的道路上打开了一道“小门”。
更有意思的是,2010年,韩国教育、科学和技术部曾竭力推动向越南出口研究用核反应堆(SMART),称其将用于完成各种科学和工程研究,并从事医学和工业用途的同位素生产;韩国政府希望促进核工业出口,弥补汽车、造船工业出口业绩下降带来的缺口。
参考其他国家的经验,若韩国对部分民用核反应堆加以改造,就可用于生产钚元素,并从乏燃料中提纯出武器级钚-239。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从韩国核反应堆卸出的乏燃料已超过6000吨,如果对它们进行处理,分离出的钚可以制造数量庞大的“粗糙原子弹”。韩国还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核基础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核燃料循环活动,这些民用项目中包含许多两用活动,能为可能的核武器计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韩国已掌握了钚分离技术,并拥有实验室规模的激光铀浓缩能力,随时可以向工业化提炼发展。
实际上,早在2004年8、9月间,韩国就承认秘密进行过核武器研究工作,其中包括:1979~1981年提炼化学药品级的浓缩铀,1982年分离出少量的钚,1983~1987年提取人造军用铀,2000年进行了铀浓缩实验等。这些举动被认为有违首尔对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承诺,它也没有及时向该组织汇报相关情况。彼时,韩国核问题的披露震惊了世界,也给全球防止核扩散体制敲响了警钟,世界各国和分析家开始重新评估韩国“核透明”问题。
盯上朝鲜核专家
尽管如此,按照韩国《新东亚》月刊的说法,韩国在真正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不仅面对美国掣肘和基础设施改造两大难题,人才储备方面也存在巨大的缺口,以至于它对朝鲜的专业团队打起了主意。该刊掌握的、前总统金大中时代秘密制定的“对北(朝鲜)吸收统一”预案(代号“PP计划”,所谓“PP”,是英文“President Plan”,即“总统计划”的缩写)显示,韩国急切希望在“朝鲜政权崩溃”后能够全盘接收该国的核人才资源。
据《新东亚》披露,PP计划要求韩国教育科技部重点掌握朝鲜核心科技人力状况,梳理和掌握3000余名朝鲜最尖端的国防技术专家(涉及核物理、生物、航空航天、造船、特种金属等领域)的情况,提出确保他们安全的方案。朝鲜“国内危机”进入高潮后,要设法让这些人动摇,可借助对朝广播和散发传单、并利用出入境方便的第三国朝鲜族公民向其进行舆论宣传。为吸引他们“归顺”,韩国教育科技部还拿出具体奖赏办法:提供相当于原待遇四倍的报酬,若是5年后才“投效”的原朝鲜专家,则只能拿到这一赏格的40%。
朝韩进入“实质合并”阶段时,韩国教育科技部会对“归顺”的朝鲜核人才进行“再教育”,使之愿意为“统一的韩国”出力。除了纯粹的基础研究团体,朝鲜的科研机构(尤其是军工领域)都要解散。取而代之,韩国将成立尖端研究机构,在朝鲜境内设立研究分所,采纳原朝鲜专家的方案,并推动那些流向社会的朝鲜科技人员为韩国公司服务。
为此,韩国拟对朝鲜科技工作者进行经济体制和管理方面的教育,如果民间企业有意雇佣他们,韩国政府将提供30%的佣金支持。至于从事研究保障及服务等非专业领域的朝鲜人士,韩国将安排他们到中小企业振兴团等教育机构接受培训,然后才能进入其他领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