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事实,还是重视社会效应?
当经典不再经得住时间考验
○作者 [美] 莱斯利·考夫曼 ○译者 董晨晨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17日
32
版)
|
基蒂·吉诺维斯遗照。她的遇害成为《38个目击者》一书(封面如右图)的创作基础。 |
|
|
当经典著作的陈述不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今天的出版商是否可以无动于衷?
人类历史的草稿由新闻从业者所拟,报纸可以及时报道突发事件,但信息通常会很快散佚在成堆的卷宗中。书籍则是不同的存在,它们需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随着数字化阅读推广,许多非小说文学作品重新与读者见面,随之带来了一个问题:时隔数十年——有时只是数年,书中描写的题材就已改变面貌,一些真相甚至成了谎言。
陈年旧案引发的思考
美国梅尔维尔出版社就碰上了这种问题。最近,该社想将1964年12月出版的《38个目击者:基蒂·吉诺维斯谋杀案》重制为电子版。写作此书时,原作者A·M·罗森塔尔了解到的基本事实是:1964年3月的一个凌晨,住在纽约皇后区的基蒂女士从酒馆返家途中遇袭,时年28岁。死后,她的遗体又被变态的精神病杀手亵渎。
如此惊悚的故事成了小报热炒的内容,在作家笔下则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当时,普利策奖得主罗森塔尔还没升任《纽约时报》执行编辑,只是个初出茅庐且充满雄心的、奔走于街头巷尾的小记者。案发10天后,他恰巧跟负责此案的警署专员吃了顿饭,对方告诉他,“有38个人目睹了歹徒的施暴过程,却没有一人站出来帮助基蒂或拨打报警电话”。
罗森塔尔如获至宝,围绕社区民众的冷漠写了一系列文章。到了同年6月,他就神速完成了书稿,随后由麦格劳希尔集团出版。此书的面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基蒂·吉诺维斯案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代名词,特别是研究冷漠行为的经典案例。
然而,此后数十年间,随着庭审记录的公开,外加目击证人现身,《38个目击者》中的许多叙述广受质疑,包括此书的核心内容——是否存在38个沉默的目击者。虽然梅尔维尔出版社至今没发现强有力的证据能推翻书中的立论,但也令业内人士思考:出版社是否应对非小说文学作品的选材负责,是遵从变化了的事实真相,还是遵从作者原先的叙述?
梅尔维尔出版社发行人丹尼斯·约翰逊说,他知道争议,但还是决定尊重罗森塔尔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当作品中出现不实内容时,我们可能会对其进行修订或是做下架处理,这本书不属于那种情况。它是历史的记录,是20世纪一位优秀记者报道作品的再版。我们理解人们围绕此书的讨论,不过在我们看来此书并不需要纠错”。
也有人认为,不对此类书籍纠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如果你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章重新发表,也许读者有兴趣结合当时的环境去思考问题,依然能受到作品的启发。作品的文学价值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改变”。公共事务出版社创始人皮特·奥斯诺斯如此评论。
原作者固执 出版社折衷
在今天这个电子时代,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目光集中在曾经风靡一时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上。尽管如此,大部分从业人员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出版社要对作品描述的事件补充新的动态,甚或提出新的解释,并不是什么难事。
开放之路整合媒体公司创始人简·弗雷德曼表示:“……也许书中叙述的内容有所改变,但我们既不是记者,也不是学者,书原本是什么样就让它是什么样。”但换个角度去观察这个问题,也可以把将书的内容升级看作一个不错的营销机会,她补充道:“我喜欢新材料,我愿意尽量弄些新看点。引起争议、带来讨论,总归是件有趣的事情。”
回到半个世纪前,基蒂·吉诺维斯之死带给民众的冲击在于,市区正变得越来越危险;何况,死在麻木邻居的眼皮底下,是普通人无法接受的事实。该案如此恶名昭彰,与罗森塔尔的作品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虽然此书已出版多年,仍然有不少人在探讨公众对恶性事件不理不问或是责任分散现象时,搬出“吉诺维斯症候群”作为案例分析。
而事实上,早在1984年,《纽约每日新闻》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报道有不实之处。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对案件进行研究后发文,称吉诺维斯在第一次被刺后爬到了建筑物的背面,歹徒也跟了过去,此后又发生了什么,根本不可能有几个人看得到。
查尔斯·E·斯高勒曾是皇后区助理地方检察官,负责协助起诉吉诺维斯案。他对《泰晤士报》的调查结果表示肯定,并在自己的专著中援引了这篇文章:“我不认为有38个目击者。我从来没数出有这么多人。我们只发现有6个人目睹了案发过程,那就是我们掌握的全部情况了。”况且,当天晚上天气寒冷,大部分住户都把门窗紧闭。
作家凯文·库克也在研究此案,为自己的新书收集素材,他试图确定当晚每一个目击者到底都看到了什么,说:“也许只有5个人所在的位置能听到受害者的呼喊。”
罗森塔尔的书能够数字化,与他的代理人安德鲁·布劳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后者对吉诺维斯案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布劳纳并不理会有关此书“轻下断言”的批判,他认为,抛开细节层面不提,有关人性的描写更切合当今社会的实际。
当然,布劳纳也强调,梅尔维尔出版社于2008年首次对此书进行再版的时候,增添了一篇由新闻学教授塞缪尔·弗里德曼写的序言,提到围绕此书有一些“流言”——不是指故事本身受到非议,而是就罗森塔尔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而论。
罗森塔尔已在2006年去世,如今,我们真的需要在书中附加一些内容,去挑战他的结论吗?2004年,在面对《泰晤士报》的质疑时,这位知名记者没有表现出半点动摇,坚称:“对于一个得到很多关注的故事,总有人会跳出来说‘事情本来不是那样的’。”而在布劳纳看来,谁知道是38名目击者,还是39名目击者?至少,他从未怀疑此案的社会影响力。
□美国《纽约时报》
当经典著作的陈述不再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今天的出版商是否可以无动于衷?
人类历史的草稿由新闻从业者所拟,报纸可以及时报道突发事件,但信息通常会很快散佚在成堆的卷宗中。书籍则是不同的存在,它们需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随着数字化阅读推广,许多非小说文学作品重新与读者见面,随之带来了一个问题:时隔数十年——有时只是数年,书中描写的题材就已改变面貌,一些真相甚至成了谎言。
陈年旧案引发的思考
美国梅尔维尔出版社就碰上了这种问题。最近,该社想将1964年12月出版的《38个目击者:基蒂·吉诺维斯谋杀案》重制为电子版。写作此书时,原作者A·M·罗森塔尔了解到的基本事实是:1964年3月的一个凌晨,住在纽约皇后区的基蒂女士从酒馆返家途中遇袭,时年28岁。死后,她的遗体又被变态的精神病杀手亵渎。
如此惊悚的故事成了小报热炒的内容,在作家笔下则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当时,普利策奖得主罗森塔尔还没升任《纽约时报》执行编辑,只是个初出茅庐且充满雄心的、奔走于街头巷尾的小记者。案发10天后,他恰巧跟负责此案的警署专员吃了顿饭,对方告诉他,“有38个人目睹了歹徒的施暴过程,却没有一人站出来帮助基蒂或拨打报警电话”。
罗森塔尔如获至宝,围绕社区民众的冷漠写了一系列文章。到了同年6月,他就神速完成了书稿,随后由麦格劳希尔集团出版。此书的面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基蒂·吉诺维斯案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的代名词,特别是研究冷漠行为的经典案例。
然而,此后数十年间,随着庭审记录的公开,外加目击证人现身,《38个目击者》中的许多叙述广受质疑,包括此书的核心内容——是否存在38个沉默的目击者。虽然梅尔维尔出版社至今没发现强有力的证据能推翻书中的立论,但也令业内人士思考:出版社是否应对非小说文学作品的选材负责,是遵从变化了的事实真相,还是遵从作者原先的叙述?
梅尔维尔出版社发行人丹尼斯·约翰逊说,他知道争议,但还是决定尊重罗森塔尔的叙述,“值得注意的是,当作品中出现不实内容时,我们可能会对其进行修订或是做下架处理,这本书不属于那种情况。它是历史的记录,是20世纪一位优秀记者报道作品的再版。我们理解人们围绕此书的讨论,不过在我们看来此书并不需要纠错”。
也有人认为,不对此类书籍纠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如果你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章重新发表,也许读者有兴趣结合当时的环境去思考问题,依然能受到作品的启发。作品的文学价值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改变”。公共事务出版社创始人皮特·奥斯诺斯如此评论。
原作者固执 出版社折衷
在今天这个电子时代,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目光集中在曾经风靡一时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品上。尽管如此,大部分从业人员正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出版社要对作品描述的事件补充新的动态,甚或提出新的解释,并不是什么难事。
开放之路整合媒体公司创始人简·弗雷德曼表示:“……也许书中叙述的内容有所改变,但我们既不是记者,也不是学者,书原本是什么样就让它是什么样。”但换个角度去观察这个问题,也可以把将书的内容升级看作一个不错的营销机会,她补充道:“我喜欢新材料,我愿意尽量弄些新看点。引起争议、带来讨论,总归是件有趣的事情。”
回到半个世纪前,基蒂·吉诺维斯之死带给民众的冲击在于,市区正变得越来越危险;何况,死在麻木邻居的眼皮底下,是普通人无法接受的事实。该案如此恶名昭彰,与罗森塔尔的作品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虽然此书已出版多年,仍然有不少人在探讨公众对恶性事件不理不问或是责任分散现象时,搬出“吉诺维斯症候群”作为案例分析。
而事实上,早在1984年,《纽约每日新闻》就刊登了一篇文章,指出报道有不实之处。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对案件进行研究后发文,称吉诺维斯在第一次被刺后爬到了建筑物的背面,歹徒也跟了过去,此后又发生了什么,根本不可能有几个人看得到。
查尔斯·E·斯高勒曾是皇后区助理地方检察官,负责协助起诉吉诺维斯案。他对《泰晤士报》的调查结果表示肯定,并在自己的专著中援引了这篇文章:“我不认为有38个目击者。我从来没数出有这么多人。我们只发现有6个人目睹了案发过程,那就是我们掌握的全部情况了。”况且,当天晚上天气寒冷,大部分住户都把门窗紧闭。
作家凯文·库克也在研究此案,为自己的新书收集素材,他试图确定当晚每一个目击者到底都看到了什么,说:“也许只有5个人所在的位置能听到受害者的呼喊。”
罗森塔尔的书能够数字化,与他的代理人安德鲁·布劳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后者对吉诺维斯案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布劳纳并不理会有关此书“轻下断言”的批判,他认为,抛开细节层面不提,有关人性的描写更切合当今社会的实际。
当然,布劳纳也强调,梅尔维尔出版社于2008年首次对此书进行再版的时候,增添了一篇由新闻学教授塞缪尔·弗里德曼写的序言,提到围绕此书有一些“流言”——不是指故事本身受到非议,而是就罗森塔尔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而论。
罗森塔尔已在2006年去世,如今,我们真的需要在书中附加一些内容,去挑战他的结论吗?2004年,在面对《泰晤士报》的质疑时,这位知名记者没有表现出半点动摇,坚称:“对于一个得到很多关注的故事,总有人会跳出来说‘事情本来不是那样的’。”而在布劳纳看来,谁知道是38名目击者,还是39名目击者?至少,他从未怀疑此案的社会影响力。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