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兄长之名助他拯救无辜,也令他蒙难

纳粹二号人物之弟很“叛逆”

本报记者 崔向升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10日   22 版)

    艾伯特·戈林

    赫尔曼·戈林

    作为纳粹德国二号人物的弟弟,艾伯特·戈林的特殊身份,使他在二战期间帮助许多无辜者逃出虎口,也令他在战争结束后蒙受冤屈。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气势汹汹的纳粹党徒涌上维也纳街头,打算强行查封犹太裔居民的产业。在一家涂料店,暴徒没抓到店主,就拿店主75岁高龄的老母亲出气。他们在她脖子上挂上“我是肮脏的犹太人”的标牌,强迫她坐在窗台上示众。

    这时,围观人群中走出一名衣着整洁的男子,他径直走上前去,把标牌从老人身上摘了下来。纳粹党徒刚要发作,男子亮出身份证明,对方登时面面相觑,赶紧放他走了。

    目睹这一幕的人们议论纷纷。光天化日之下搭救犹太人,男子的身份必定非同寻常。多年后,公众才获悉,他叫艾伯特·戈林,是纳粹德国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的亲弟弟。

    获得救助者不只犹太人

    和身材肥胖、好大喜功的兄长不同,艾伯特生前一直低调示人。留存于世的几张照片显示,这名谢顶的中年男性气质优雅,目光中经常透出几分忧郁,还弹得一手钢琴。

    兄弟俩的政治立场更是南辕北辙。众所周知,在纳粹党崛起过程中,赫尔曼·戈林号称希特勒的左膀右臂。1941年,这名空军元帅亲自下令,“为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做好一切准备”。相比之下,工程师出身的艾伯特从未和国家机器发生直接联系,连纳粹党员也不是。

    不仅如此,艾伯特还极力远离纳粹德国的权力中心。他先是到了奥地利,该国被吞并后,又于1939年移居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在一家大型兵工厂工作,很快凭借突出的才能晋身管理层。捷克也沦为德国的附庸后,有反抗者在兵工厂窃取或破坏生产出来的武器,这样的“重罪”被艾伯特看在眼里,但他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和朋友谈心时,艾伯特不止一次警告说,希特勒掌权就意味着战争的导火线被点燃。纳粹大肆打压异己的作风,则令他对包括犹太人在内的受迫害者,产生了强烈的同情。

    他帮助一些人走出集中营,帮助一些人逃离德国,还为被拯救者在瑞士开设银行账户,确保他们在流亡期间不至为生计犯愁……据德国《明镜》周刊的说法,被艾伯特拯救的犹太人和非犹太人,许多与他素昧平生;因为艾伯特而获得第二次生命的人有多少,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可供查阅的史料显示,艾伯特会定期前往赫尔曼在柏林的办公室,利用哥哥的虚荣心,营救犹太人及各种政治犯。他曾将奥地利当时最大的电影制片厂的负责人秘密送往边境。而在布拉格任职期间,他用抬头印有“戈林”的信笺给德国达豪集中营的指挥官修书一封,要求释放医生兼抵抗战士约瑟夫·查瓦特。无巧不成书,在那个集中营,还有一名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也姓查瓦特,慑于“元首接班人弟弟”的名头,那位指挥官干脆将两人都放了。

    兄长的关照成为“护身符”

    盖世太保很快盯上了艾伯特,虽说一时间奈何不得,还是搜集了他的很多“黑材料”。

    一份标注日期为1944年8月24日的秘密报告称,“艾伯特·戈林是最糟糕的失败主义者。昨天,他从布达佩斯抵达布拉格,捎来了宣扬(纳粹)残暴的新闻。他跟不可靠的捷克企业家交好,这种不受限制的活动很危险,请求将其移送到柏林帝国保安总部,进行讯问。”

    另一份落款为同年10月23日的报告称,艾伯特“持续与犹太人团体保持联系”,为后者办事。报告还称,艾伯特坚持自由理念,拒绝接受纳粹的规矩,“一名捷克雇员告诉自己的德国同事,进入艾伯特的办公室时,别说‘向希特勒致意’这类问候语,不然会立即被轰出去。”显然,希特勒鼓吹的个人崇拜,在艾伯特力量所及处没有存在余地。

    耐人寻味的是,赫尔曼·戈林一直非常关照这个“爱惹事”的弟弟。每当艾伯特的行为越过“红线”而几乎身陷囹圄,都会有一个来自柏林的电话要求盖世太保“网开一面”。结果,一直拖到1944年,纳粹当局才对艾伯特下达通缉令,但再次无果而终。战后,他以证人身份在审判战犯的纽伦堡法庭上表示,“哥哥告诉我,这是他能够帮的最后一次忙了,因为这时他的地位已经有所动摇,不得不私下去恳求希姆莱(盖世太保首脑),请后者摆平所有事情。”

    艾伯特的确在借用赫尔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但对哥哥本人没有太多恶感。从1943年到1945年,兄弟俩不时碰面,尽管彼此的政见完全不同,私人感情相当和睦。据戈林的家族成员透露,每到家庭聚会时,他们彼此心照不宣,从不讨论政治议题。

    特殊身份招来两年冤狱

    1945年5月9日,艾伯特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向美军投降,不想得到了和其他纳粹党高级战犯相同的待遇——被投入监狱。艾伯特之所以被捕,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戈林的弟弟。盟军不相信艾伯特营救犹太人的义举,毕竟,他的哥哥是“邪恶的象征”,两个姐姐也嫁给了纳粹党员。

    当月晚些时候,戈林兄弟在德国奥格斯堡的一所监狱见了最后一面。在用来放风的空地上,两人相拥而泣。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元帅威风尽失,道:“对不起,艾伯特,是我连累你受这么多磨难。你很快就会获释的,今后请照顾好我的妻子和孩子。永别了!”  

    1946年10月1日,赫尔曼·戈林被纽伦堡法庭判处绞刑。他在行刑前夕服毒自尽。

    一名参与纽伦堡审判的美国翻译回忆说,入狱期间的艾伯特同样“极度焦虑”,因为盟军方面对他的辩解半信半疑。他费尽心力寻找各种证据,提供了34个人名,准确写出了他们的家庭地址、职业。“这些人的生命,都是我冒着危险——我三次收到盖世太保的逮捕令——挽救的。”这份名单中,包括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弗兰茨·莱哈尔之妻。

    一年后,审判员维克多·帕克接手案卷。读到名单中的第15个名字时,他突然停了下来。原来,这位获救者正是帕克的姨妈。就这样,艾伯特的无罪辩护被美国人采信了。

    哥哥带来的噩运还未结束。此后,捷克当局又对艾伯特发生了兴趣,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些东西。1947年,艾伯特在布拉格受审,他当年所在的兵工厂的数百名工人闻讯赶到法院,争相讲述艾伯特将他们从盖世太保手中和集中营里救出的经历。最终,法庭做出了无罪判决。

    身世之谜在去世后揭开

    两年的牢狱生活损害了艾伯特的健康,也让他变得一文不名。重获自由的他,发现曾经帮助自己逃脱盖世太保追捕的家族背景,如今却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身为资深工程师,艾伯特无数次求职都以碰壁告终——没人愿意雇佣戈林家族的人。慢慢地,他沉入了绝望的深渊,每日呼酒买醉,与亲朋好友日渐疏远,捷克籍妻子米拉也带着女儿远走他乡。

    晚年的艾伯特穷困潦倒,和昔日的女佣挤在一间狭窄的公寓里。1966年12月20日,这名曾经从纳粹手中拯救过许多无辜者的绅士,在慕尼黑静悄悄地离开了人间。

    直到去世,艾伯特再未同女儿伊丽莎白谋面。至今健在的伊丽莎白表示,“10岁时,妈妈要我给他写信,但他从未回复……”不过,母女二人仍然无法割断这段感情。“我不知道妈妈下了多久的决心才和他分手,也不了解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妈妈和姥姥从未说过他半点不好。”伊丽莎白还称,艾伯特是她姥姥惟一敬重的德国人。

    幸运的是,艾伯特的传奇经历并未随着他本人的去世而湮没。多年后,戈林家族的一名亲戚透露了一个保守多年的秘密:艾伯特与赫尔曼可能是同母异父的兄弟。

    原来,赫尔曼的父亲海因里希·戈林是名外交官,和妻儿聚少离多;天长日久,海因里希之妻范妮爱上了家庭医生赫尔曼·冯·爱泼斯坦。有一半犹太人血统的爱泼斯坦家财万贯,拥有两座城堡。海因里希不在家时,爱泼斯坦就同范妮在自己的私邸幽会;还有几次,外人不经意间发现爱泼斯坦深更半夜走出范妮的房间。有人据此断言,艾伯特其实是爱泼斯坦和范妮“爱的结晶”;从照片上也能看出,艾伯特和那位医生的相貌确有几分相似。

    相当程度上,这可以解释艾伯特为何冒险营救遭纳粹迫害的犹太人,而非成为兄长的帮凶。不过,或许是觉得会给戈林兄弟带来麻烦,纳粹党执政时没有揭破其中内情。

    他为何不肯改名换姓?

    艾伯特·戈林的故事仍没有画上句号。1962年,奥地利剧作家、导演厄内斯特·纽巴赫撰文《我的朋友戈林》,首次描述了艾伯特在维也纳街头搭救老妇人的细节。又过了20余年,随着西德当局放松对纳粹相关题材的管制,赫尔曼·戈林的传记陆续面世,不过,大多数作家只是在书中顺带提到艾伯特的名字,并未就他的所作所为过多着墨。

    直到1998年,英国BBC第四频道播出纪录片《真正的艾伯特·戈林》,公众才知道,纳粹二号人物有个心地善良的弟弟。这部片子引起了奥地利作家威廉·波克的兴趣,此后数年,他埋首于故纸堆中,沿着艾伯特当年的足迹走遍奥地利、捷克、匈牙利……作为研究成果,波克出版了专著《三十四个》,书名就取自艾伯特当年呈交给盟军的那份名单。

    其实,艾伯特完全可以更改姓名、隐藏身份,如同很多纳粹分子在战后所做的那样。他为何至死不改?有人指出,海因里希·戈林视艾伯特若己出,以后者的道德观,改名换姓无异于背叛。

分享到:

 

纳粹二号人物之弟很“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