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职场风向标

未来,你怎样工作?

○作者 Tony Featherstone ○译者 贾晓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4月03日   43 版)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10年或者20年后,很多澳大利亚人会开始为自己工作。在大公司上班的人,一周至少有几天会躲在家里远程办公。另一些人会为了工作长途跋涉,经常出差。

    欢迎体验未来的工作。如果一个人总想着如何最轻松地为这个势不可挡的转变进行准备,那么这次旅途一定会既惊险又刺激。

    对于未来,你的观点是什么?

    10年或者20年后,工作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成千上万的澳大利亚人来说,工作的新定义是什么?

    现在我们所做的,足够迎接未来的变化吗?

    让我们先来关注一下亚洲的崛起。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白皮书,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的蓝图:在亚洲不断崛起的这个时代,这些条文能够帮助澳大利亚在亚洲赢得商业上的优势。

    这个白皮书有何可取之处?它会不会在获得大量的媒体关注之后,变成一个被束之高阁的宏伟计划?又或者,政府真的会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很显然,在下一个10年,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会在亚洲和澳大利亚之间来回穿梭,就像很多工作地点和住所相距甚远的人一样。商人、专业服务提供者、学者、高级公务员,都会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花大量时间在亚洲工作。

    面对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趋势,我们该如何筹划自己的未来?

    要不要创造一种更灵活的形式?或者,通过过时的国家税收政策和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计划,降低工作的流动性?那些令人绝望的飞机和航空公司让我们觉得,在一天之内往返于悉尼和墨尔本是一场噩梦,我们还能对往返于亚洲和澳大利亚抱有什么幻想?

    如果更多的人与他们的孩子聚少离多,会产生什么潜在的社会问题?

    再来考虑一下亚洲世纪会如何影响我们学习的方式吧。现在,成千上万的亚洲学生在澳大利亚生活、学习。这的确是我们高等教育的一项巨大的收获。然而今后的20年里,随着更多的亚洲人步入中产阶级,我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将选择去亚洲教书,更多的澳大利亚学生会选择到国外的大学学习。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趋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由于基础交通设施建设落后和国家基础建设政策匮乏,我们的大城市会发生交通堵塞。在家工作对缓解交通而言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支出、提高生产力,更多的企业会鼓励远程办公。随着超高速网络逐渐成为现实,既然同样的工作可以更高效地在家完成,人们每天长途跋涉去上班就会变得越来越奇怪,因为这会浪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还会加重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这是所有人都懂的道理。在家工作是一种更舒畅、健康并且高产的工作方式,它意味着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少,交通问题得到改善,意味着污染减少,也意味着更有生机的城郊和社区。

    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很多在家工作的人会开始运营自己的生意。10年或者20年后,我们将发现,澳大利亚的小企业数量会增加到300万个。

    这些变化并不会给每一个人造成影响,很多人或许不会经常奔波在澳大利亚和亚洲之间,不会在家远程办公,也不会运营自己的生意。但是,这些变化和趋势会导致重新定义20年后成千上万澳大利亚人的工作和交流方式。

    到那时,如果澳大利亚人对这些大变革依然采取纸上谈兵的态度,那么一切都将为时过晚。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

分享到:

 

同事爱偷懒怎么办?
未来,你怎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