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3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缘何关注中国汽车维权

本报记者 陈楚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27日   48 版)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为通用等本土车企提供了很大支持。通用汽车公司也被称为政府汽车公司。

    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外国汽车厂商成中国媒体攻击目标》,这篇报道开门见山地写道,“中国正在对外国汽车制造商施压。”

    美国作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确实有理由指点快速成长的中国汽车行业如何健康发展,并就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建议。但这一回,作为世界上颇有影响力的报纸,《华尔街日报》强调的却是中国“攻击”外国汽车制造商。

    该报写道,“(中国)官方媒体关注汽车质量的同时,有迹象表明中国官员对国外品牌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感到不悦。在中国,国外汽车品牌享有质量好的声誉。”这也被解释为此前“中国影响力很大且具有官方背景的一家电视台”(CCTV)在3月15日报道,“大众汽车生产的部分最受欢迎的车型存在变速箱问题。”

    不仅如此,豪华品牌宝马、奔驰和奥迪也先后被曝光,被指其生产时所用的降噪减震阻尼片材料含沥青残余,这引起了大批中国消费者的不满。只是,中国媒体进行的调查报道,在《华尔街日报》看来,是针对外国汽车制造商实施“攻击”。

    跨国车企在华产品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中国媒体已经多有报道。相反,如果中国媒体不对加以报道,而是听之任之,让这些企业及其合资伙伴继续攫取可观利润,无疑是对消费者不负责。

    反观美国媒体,在汽车消费者维权或者汽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通常都会在第一时间大篇幅报道,以保护车主权利。例如在《柠檬法》普及、2009年发酵的丰田“刹车门”事件和去年发生的现代汽车燃效值虚假等涉及到产品质量问题时,各大主流媒体都表现活跃。

    进一步讲,不少外国车企及其所在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担忧中国政府转变政策,未来会对更多的跨国企业施压,而鼓励中国本土企业壮大。这种心态反映到媒体上,则是对中国国内相关政策和发展自主汽车“过度热情”的关注。《华尔街日报》并不讳言,“央视晚会针对国外品牌从苹果到麦当劳,不一而足。其批评的方式反映的是政府政策。”

    报道称,“外国汽车品牌最好做到完美无瑕,否则中国媒体随时准备调查报道。”不过,这显然只是部分情况——3·15晚会上,江淮汽车作为自主品牌,也被摆上了曝光台。

    其实,不仅是江淮,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都曾发生过产品质量问题,并迅速进行了召回处理,虽然成本不菲,但显示出了对中国消费者的诚意。

    如《华尔街日报》所指出,外国汽车制造商希望鱼和熊掌兼得,既在中国压低成本,赚的“盆满钵满”,又想随着中国法规条文和相关标准的不断提升完善,在相关监督和法律规定下游刃有余。这种做法无论在消费者,还是在媒体眼里,都是不可接受的。

分享到:

 

外媒缘何关注中国汽车维权
凯美瑞破解“中高级车选择困难症”
趋势·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