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北极会不会爆发新冷战?

○本报记者 崔向升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20日   08 版)

    最近几年,“北极地区可能出现新冷战”的话题频频见诸世界主流媒体。那么,北极到底会不会爆发新冷战?

    “不会出现新冷战,也不会出现军事冲突。”3月15日,谈及北极的未来,加拿大拉瓦尔大学地理系教授费雷德里克·拉萨尔这样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北极新冷战?资源开发引发军事竞争

    北极地区资源相当丰富,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预计分别为900亿桶和4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石油、天然气储藏量的13%和30%。

    靠近北极地区的8个国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挪威、芬兰、瑞典、冰岛及丹麦),显然对这里的资源“垂涎欲滴”。1996年,8国和代表北极地区土著居民的团体,共同成立了北极理事会,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列为“北极圈共同议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承认个别国家对北极的主权。但美、加、俄等国,却以“沿岸200海里以内是本国专属经济区(EEZ)”为由,主张对北极的所有权。此外,北极的土著居民因纽特人、以及欧盟、德国、印度等,也希望能从北极“分一杯羹”。

    从“西北航道”(加拿大宣称为内海)到“北海航线”(俄罗斯宣称为内海),再到波弗特海(加、美之间有争议)、汉斯岛(丹、加之间有争议)以及罗蒙诺索夫海岭(俄、丹、加3国有争议),相关国家虽仍在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协商,但自2007年以来,这些国家已为抢占资源和扩大影响力,纷纷开始“大秀肌肉”。

    俄罗斯于2007年8月打响了“北冰洋之战”。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领的俄罗斯探险队,在位于北纬88度的罗蒙诺索夫海岭(俄罗斯名)插上了俄罗斯国旗。

    美国、加拿大、挪威和丹麦等北冰洋沿岸国家,显然因此产生了被抢夺先机的危机感。因为插旗事件绝非单纯的探险行为,它意味着领土纠纷的升级。

    于是,2010年,美国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发出警告,如果世界领袖未能确保北极圈的和平,“该区域将迅速滑向竞争,甚或冲突”。

    这番话绝非危言耸听。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2010年8月25日,俄轰炸机靠近加拿大领土30英里处,加空军随之紧急出动CF-19战斗机编队。在北冰洋上空,这样的“空中秀”已不稀奇。

    2011年8月,加拿大在巴芬岛和埃尔斯米尔岛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旨在显示其在北极地区“永久性和季节性”的存在。这是加拿大历史上在北极地区举行的最大规模军演。同年,美国也在北极举行了军演,还出动了包括核潜艇在内的舰队。

    相关国家频频展示“军事肌肉”,显然是为了在今后划分北极领海权时“不吃亏”。俄新社称,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北极大国”已向联合国提交“拥有大部分北极大陆架”的申请,预计联合国将于2014年作出决定。

    《朝鲜日报》援引专家的话说:“北冰洋沿岸国家展开的无硝烟战争,使人想起了冷战。” 

    多位专家:防止北极圈的“新冷战”

    这幕争夺领土和资源的“大戏”,稍有不慎,就可能打破持续多年的“北极和平”。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欧文·斯图丁认为,随着“演员”们的野心膨胀,北极地区不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

    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学家、北极问题专家保罗·伯克曼今年3月12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称,对北极国家而言,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地区间合作,防止冲突。但目前,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平台尚不存在。在他看来,无论是通过北极理事会还是其他机构,都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讨论“和平及稳定”议题,而不是只讨论“环境和经济”。

    不过,加拿大女王大学政策研究学院的哈里森博士和拉萨尔教授都认为,北极地区不会爆发“新冷战”,也不会有军事冲突的风险。

    3月15日在北京接受《青年参考》记者采访时,哈里森表示,美苏冷战期间,加拿大北部曾设立早期预警系统,以应对苏联的洲际导弹来袭;但现在,该系统已拆除,因为冷战后,北极地区更多呈现出的是大规模“去军事化”趋势。“加拿大每年都在北极区域军演,这并不奇怪。加拿大军演的重点是沉船救援等。”他说。

    哈里森认为,俄罗斯的插旗行动,在国际法上无任何法律效力,“好比每年都有人攀登珠峰,登顶之后插上国旗,但这并不表明珠峰属于他们。”

    拉瑟尔教授对《青年参考》表示,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并非依照“先到先得”原则,申领国须有科学依据来证明大陆架为其国家领土的地理延伸,才算有效。他认为,俄罗斯海军规模在缩水,北极地区并不会搞军备竞赛,所谓“新冷战”只是一种误读。

    哈里森认为,相关国家会通过外交途径,在谈判桌上解决纷争。他举例说,加拿大和丹麦对长约3公里、宽约1公里的汉斯岛的主权有争议,两国就这个无人居住的岛屿的归属问题,就在通过谈判解决。

    今年5月,加拿大将正式成为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北极新冷战”是否真的不会爆发,还得看利益相关方未来的新动作。

分享到:

 

北极会不会爆发新冷战?
青年商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