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王子:为排名与《福布斯》“断交”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13日
23
版)
 |
阿尔瓦利德 |
 |
阿尔瓦利德生活奢靡,私人游艇被命名为5-KR。 |
对大多数人来说,能跻身“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单是莫大的荣耀,但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却认为,以200亿美元身家排行第26位,是一种侮辱。
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坚称,《福布斯》对他的资产估值少了96亿美元,他原本能够进入榜单前10。为此,他不惜提供了自己包括珠宝、汽车、游艇在内的“资产明细”,但《福布斯》拒绝修改。愤怒之下,阿尔瓦利德毅然宣布,与福布斯排行榜“割席断交”。
“白手起家”,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这份令人惊讶的狂傲,大概来源于阿尔瓦利德王子“白手起家”的自信和一路以来的顺风顺水。
从父亲塔拉尔王子“爱美人不爱江山”,顶着来自整个沙特王室的反对和压力,执意迎娶黎巴嫩女子——黎巴嫩第一位总理之女扎哈尔为妻,并生下了阿尔瓦利德开始,他就注定不会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血统高贵、生活优越的王子,也注定了他要真刀真枪为自己的财富天下打拼。
1960年,阿尔瓦利德5岁时,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来到贝鲁特定居,开始了个性叛逆、不断逃学的童年生活。他经常离家出走,晚上就找辆没锁的汽车睡在后座上,丝毫没有王子的样子。直到14岁时,他才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进入沙特王国的军事学院学习。
1976年,阿尔瓦利德独闯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曼隆大学深造。3年后,22岁的阿尔瓦利德带着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回到沙特,这为他自己“打天下”树立了自信。
回国后,阿尔瓦利德将父亲赠与的一栋价值150万美元的房子抵押出去,获得了40万美元现金,又向父亲借了1.5万美元作为资本,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最初,他办公司做贸易代理、承包生意,还与外国公司在沙特搞合资企业。
一年之后,两伊战争开始,引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暴涨,沙特的石油收入激增,政府将大笔资金投入基础建设,沙特的土地价格前后涨了80倍。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阿尔瓦利德成立了王国建筑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再度引爆中东紧张局势。沙特人担心战争波及本国,纷纷抛售土地。当时,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地价下跌了三分之二。阿尔瓦利德逆势而为,大举收购土地,在战争危机中成了利雅得最大的个人“地主”。战后,阿尔瓦利德抛售这些土地,收益率平均达到400%,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这样,靠着机遇和独特的商业眼光,阿尔瓦利德大发“战争财”,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随着财富“滚雪球”式的增长,阿尔瓦利德又建立了“王国控股公司”,并成立了中东地区利润最高的Samba银行,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
全世界抄底,“抄”出了亿万身家
阿尔瓦利德将自己的豪华游艇命名为5-KR,因为5是他的幸运数字。这位年近花甲却依然精力充沛的富豪,就连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会超过5个小时。对他来说,完全放松不工作,简直是个“彻底的神话”。
对于为阿尔瓦利德工作的员工来说,想要与老板的生活节拍“同步”,需要“毅力与咖啡因”。
阿尔瓦利德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康锐思评价为“地球上工作最努力的亿万富翁”。他不仅要求员工精通阿拉伯语和英语,信奉天主教,还经常让他们“24小时工作”。他的办公室里装着4个摄像头和8个电视屏幕,坐在办公桌前就可以监视员工们的一举一动。
当然,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富豪,阿尔瓦利德靠的不只是勤奋与苛刻。
1991年,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陷入困境,股价一落千丈。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阿尔瓦利德逆行入市,先后购买了近8亿美元的花旗股份。1994年之后,花旗股价扶摇直上,到2005年,这些股票价值100亿美元。
这笔“高风险、大规模、高水准”的投资,让阿尔瓦利德“一战成名”。他的财富迅速膨胀,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有钱的十个人之一。美国《时代》周刊称赞他为“阿拉伯世界的沃伦·巴菲特”,就连《福布斯》杂志都曾称赞他是“世界上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
这次为他赚回一半身家的豪赌,成就了阿尔瓦利德随后多年的投资“范本”——低价买入,长期持有。长久以来,他的投资目标都是那些股价受挫的国际知名企业。
1997年,阿尔瓦利德投资陷入困境的苹果公司,以1亿多购入苹果电脑5%的股份,9年间飙升近21倍。同年,摩托罗拉因对手不断打压,导致股价大跌,阿尔瓦利德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购买了6000万股。到1998年又赚了8200万美元。
如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迪斯尼、时代华纳、福特、亚马逊、eBay、柯达、四季酒店等世界知名企业都有他的参股,他是美国最大的外来个人投资者。
沙特首富的财富中到底有没有水分?
在王国控股的网站首页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世界上最好的价值投资者”。对阿尔瓦利德王子表现出兴趣的记者,则可以期待在某个时刻从这位殿下手中得到一份小礼物。
一个又大又厚的绿色皮革背包,上面印有王国控股公司的名称和绿洲棕榈树标志,里面装着一份带绿色皮边的年报,还有12本世界上最著名刊物的精简版,每本封面上都有这位王子的身影。
在《福布斯》杂志记者克里·多兰看来,这些杂志或真或假,但都强烈地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形象对阿尔瓦利德王子来说意味着一切。
作为沙特最有钱的王宫贵族,阿尔瓦利德丝毫不吝于花钱和“炫富”。他的日常生活极其奢华,说是挥金如土也一点都不过分。
阿尔瓦利德在利雅得富丽堂皇的家中拥有420个房间,到处是大理石、游泳池和他自己的肖像画。如果他想换个口味,就可以驱车前往城郊的120英亩“农场度假村”。那里有五座人工湖,一个小型动物园,一个迷你大峡谷,五栋住宅,以及让随从们一起就餐的几个户外场所。
他还酷爱与世界各地的名人交流洽谈,因此拥有3架自己的私人飞机——波音747,空客321,以及空客专门为他定制的“空中巨无霸”A380。
沙荷银行的经理沙勒·阿尔法德尔告诉《福布斯》杂志:“他希望成为一流的富豪、被广泛认可的公众人物。”据阿尔瓦利德的前雇员匿名透露,阿尔瓦利德会将榜单上的各种门槛作为硬性指标来对待,而能在福布斯的全球亿万富豪榜中进入前十,正是他“镀金的野心”中的“首要目标”。
这似乎可以解释《福布斯》所担心的,阿尔瓦利德对其资产的估值有时就像是梦中楼阁,而他为了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单,蓄意将其净资产夸大了几十亿美元。
《福布斯》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
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花旗银行的股价开始了“漫长且急剧的下滑”,这让阿尔瓦利德的财富在两年内缩水80亿美元。但在2010年,《福布斯》确定当年亿万富豪榜成员净资产之前的十周里,王国控股的股价不可思议地回升,上涨了57%。而同期,其主要资产花旗的股价却下跌了20%。接下来的两年里,类似的情形再度出现。
因此,在今年的评估中,对于他持有的很多非王国控股资产,《福布斯》对他提供的估值打了个折扣,净资产200亿美元。他仍然是阿拉伯世界的首富,不过在全球,却只能排到第26位。
王国控股的首席财务官沙德·桑巴对《福布斯》这种“妄加揣测”的行为极其不满,他发了4封信件,指责《福布斯》杂志在对待不同的亿万富豪时采取了不同的标准,这是在“贬低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对改善沙特与美国双边关系和合作的当头一击”。他还言辞激烈地说:“我没想到《福布斯》是一本耸人听闻、挖人丑事、充满谣言的杂志。”
双方都没有妥协。《福布斯》坚持不提高对阿尔瓦利德的净资产估值,阿尔瓦利德则采取单方面行动,通过其办公室宣布与福布斯亿万富豪榜“断交”。

对大多数人来说,能跻身“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榜单是莫大的荣耀,但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却认为,以200亿美元身家排行第26位,是一种侮辱。
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坚称,《福布斯》对他的资产估值少了96亿美元,他原本能够进入榜单前10。为此,他不惜提供了自己包括珠宝、汽车、游艇在内的“资产明细”,但《福布斯》拒绝修改。愤怒之下,阿尔瓦利德毅然宣布,与福布斯排行榜“割席断交”。
“白手起家”,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这份令人惊讶的狂傲,大概来源于阿尔瓦利德王子“白手起家”的自信和一路以来的顺风顺水。
从父亲塔拉尔王子“爱美人不爱江山”,顶着来自整个沙特王室的反对和压力,执意迎娶黎巴嫩女子——黎巴嫩第一位总理之女扎哈尔为妻,并生下了阿尔瓦利德开始,他就注定不会是一个传统意义上血统高贵、生活优越的王子,也注定了他要真刀真枪为自己的财富天下打拼。
1960年,阿尔瓦利德5岁时,父母离异。他跟随母亲来到贝鲁特定居,开始了个性叛逆、不断逃学的童年生活。他经常离家出走,晚上就找辆没锁的汽车睡在后座上,丝毫没有王子的样子。直到14岁时,他才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进入沙特王国的军事学院学习。
1976年,阿尔瓦利德独闯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曼隆大学深造。3年后,22岁的阿尔瓦利德带着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回到沙特,这为他自己“打天下”树立了自信。
回国后,阿尔瓦利德将父亲赠与的一栋价值150万美元的房子抵押出去,获得了40万美元现金,又向父亲借了1.5万美元作为资本,开始了自己的事业。最初,他办公司做贸易代理、承包生意,还与外国公司在沙特搞合资企业。
一年之后,两伊战争开始,引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暴涨,沙特的石油收入激增,政府将大笔资金投入基础建设,沙特的土地价格前后涨了80倍。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阿尔瓦利德成立了王国建筑公司,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再度引爆中东紧张局势。沙特人担心战争波及本国,纷纷抛售土地。当时,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地价下跌了三分之二。阿尔瓦利德逆势而为,大举收购土地,在战争危机中成了利雅得最大的个人“地主”。战后,阿尔瓦利德抛售这些土地,收益率平均达到400%,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这样,靠着机遇和独特的商业眼光,阿尔瓦利德大发“战争财”,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随着财富“滚雪球”式的增长,阿尔瓦利德又建立了“王国控股公司”,并成立了中东地区利润最高的Samba银行,开始了他的投资生涯。
全世界抄底,“抄”出了亿万身家
阿尔瓦利德将自己的豪华游艇命名为5-KR,因为5是他的幸运数字。这位年近花甲却依然精力充沛的富豪,就连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会超过5个小时。对他来说,完全放松不工作,简直是个“彻底的神话”。
对于为阿尔瓦利德工作的员工来说,想要与老板的生活节拍“同步”,需要“毅力与咖啡因”。
阿尔瓦利德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持人康锐思评价为“地球上工作最努力的亿万富翁”。他不仅要求员工精通阿拉伯语和英语,信奉天主教,还经常让他们“24小时工作”。他的办公室里装着4个摄像头和8个电视屏幕,坐在办公桌前就可以监视员工们的一举一动。
当然,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富豪,阿尔瓦利德靠的不只是勤奋与苛刻。
1991年,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陷入困境,股价一落千丈。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阿尔瓦利德逆行入市,先后购买了近8亿美元的花旗股份。1994年之后,花旗股价扶摇直上,到2005年,这些股票价值100亿美元。
这笔“高风险、大规模、高水准”的投资,让阿尔瓦利德“一战成名”。他的财富迅速膨胀,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有钱的十个人之一。美国《时代》周刊称赞他为“阿拉伯世界的沃伦·巴菲特”,就连《福布斯》杂志都曾称赞他是“世界上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
这次为他赚回一半身家的豪赌,成就了阿尔瓦利德随后多年的投资“范本”——低价买入,长期持有。长久以来,他的投资目标都是那些股价受挫的国际知名企业。
1997年,阿尔瓦利德投资陷入困境的苹果公司,以1亿多购入苹果电脑5%的股份,9年间飙升近21倍。同年,摩托罗拉因对手不断打压,导致股价大跌,阿尔瓦利德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购买了6000万股。到1998年又赚了8200万美元。
如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迪斯尼、时代华纳、福特、亚马逊、eBay、柯达、四季酒店等世界知名企业都有他的参股,他是美国最大的外来个人投资者。
沙特首富的财富中到底有没有水分?
在王国控股的网站首页上,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世界上最好的价值投资者”。对阿尔瓦利德王子表现出兴趣的记者,则可以期待在某个时刻从这位殿下手中得到一份小礼物。
一个又大又厚的绿色皮革背包,上面印有王国控股公司的名称和绿洲棕榈树标志,里面装着一份带绿色皮边的年报,还有12本世界上最著名刊物的精简版,每本封面上都有这位王子的身影。
在《福布斯》杂志记者克里·多兰看来,这些杂志或真或假,但都强烈地传递着同一个信息:形象对阿尔瓦利德王子来说意味着一切。
作为沙特最有钱的王宫贵族,阿尔瓦利德丝毫不吝于花钱和“炫富”。他的日常生活极其奢华,说是挥金如土也一点都不过分。
阿尔瓦利德在利雅得富丽堂皇的家中拥有420个房间,到处是大理石、游泳池和他自己的肖像画。如果他想换个口味,就可以驱车前往城郊的120英亩“农场度假村”。那里有五座人工湖,一个小型动物园,一个迷你大峡谷,五栋住宅,以及让随从们一起就餐的几个户外场所。
他还酷爱与世界各地的名人交流洽谈,因此拥有3架自己的私人飞机——波音747,空客321,以及空客专门为他定制的“空中巨无霸”A380。
沙荷银行的经理沙勒·阿尔法德尔告诉《福布斯》杂志:“他希望成为一流的富豪、被广泛认可的公众人物。”据阿尔瓦利德的前雇员匿名透露,阿尔瓦利德会将榜单上的各种门槛作为硬性指标来对待,而能在福布斯的全球亿万富豪榜中进入前十,正是他“镀金的野心”中的“首要目标”。
这似乎可以解释《福布斯》所担心的,阿尔瓦利德对其资产的估值有时就像是梦中楼阁,而他为了登上福布斯富豪榜单,蓄意将其净资产夸大了几十亿美元。
《福布斯》的怀疑并非空穴来风。
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花旗银行的股价开始了“漫长且急剧的下滑”,这让阿尔瓦利德的财富在两年内缩水80亿美元。但在2010年,《福布斯》确定当年亿万富豪榜成员净资产之前的十周里,王国控股的股价不可思议地回升,上涨了57%。而同期,其主要资产花旗的股价却下跌了20%。接下来的两年里,类似的情形再度出现。
因此,在今年的评估中,对于他持有的很多非王国控股资产,《福布斯》对他提供的估值打了个折扣,净资产200亿美元。他仍然是阿拉伯世界的首富,不过在全球,却只能排到第26位。
王国控股的首席财务官沙德·桑巴对《福布斯》这种“妄加揣测”的行为极其不满,他发了4封信件,指责《福布斯》杂志在对待不同的亿万富豪时采取了不同的标准,这是在“贬低沙特阿拉伯王国”,是“对改善沙特与美国双边关系和合作的当头一击”。他还言辞激烈地说:“我没想到《福布斯》是一本耸人听闻、挖人丑事、充满谣言的杂志。”
双方都没有妥协。《福布斯》坚持不提高对阿尔瓦利德的净资产估值,阿尔瓦利德则采取单方面行动,通过其办公室宣布与福布斯亿万富豪榜“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