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首位女市长:
总有一天,我要当总统
编译 史春树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13日
16
版)
 |
阿富汗女市长阿兹拉·贾法里 |
 |
当地时间3月10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总统卡尔扎伊发表讲话,纪念国际妇女节。图片来源 CFP |
阿兹拉·贾法里当上阿富汗戴孔迪省尼里市市长时,她知道,每月拿着76美元的微薄薪水,养活4岁的女儿是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年轻的贾法里于2008年12月被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任命为尼里市市长。对卡尔扎伊而言,这一任命标志着,阿富汗女性的心态和政治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和决定性的变化。
作为阿富汗第一位女市长,因为努力改善民众生活的态度,贾法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个男人有你一半的干劲儿,我们的省一定会蓬勃发展”
阿兹拉·贾法里当上阿富汗戴孔迪省尼里市市长时,她知道,这座贫困且偏僻的小城急需修路和投资。她也知道,每月拿着76美元的微薄薪水,养活4岁的女儿是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贾法里于2008年12月被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任命为尼里市市长。对卡尔扎伊而言,这一任命标志着,阿富汗女性的心态和政治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和决定性的变化。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毛拉来到她没有暖气的临时办公室,摇晃着手指警告说,尽管她认为自己能“利用她的女性特质完成一些项目,影响其他女性”,但尼里市不可能接受一位女市长。
“3个月后,这位毛拉再次来我这里,感谢我。”贾法里回忆道,“他说,‘你在这里付出了不少辛苦,如果一个男人有你一半的干劲儿,我们的省一定会蓬勃发展’。现在,他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相当默契,我非常尊重他。”
据英国《卫报》报道,尼里市位于戴孔迪省中部,是一座只有4万人的小城市。在贾法里之前,这里从没有过一位女性官员。贾法里说,她不得不向社会证明,她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是认真的。
现在,贾法里被所在社区称为“市长先生”,在女性权利曾经长期被忽视的这个国度里,这样的称呼传递着敬意。
用工作回应歧视和偏见
接受《卫报》记者采访时,贾法里穿着合身的米色束腰长外套,前面系着扣子,盖住长裤。一条点缀着鲜艳色彩的黑色披肩宽松地裹在她的秀发和脖子。
这种装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并不鲜见,但在像尼里这样保守的地区,这类穿着也会让人难以接受。
“我喜欢打扮得庄重些,”她说,“衣服需要更合身,并且要更加严实一点,这是正规、职业女性的着装,而传统的服装宽松又肥大,人们需要接受这一点。”
贾法里从没改变过穿着,即使是面对批评和闲言碎语的时候,因为她一直将穿着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她想帮助民众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穿着同他们是谁或他们完成工作的能力毫无关系。
“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最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工作,你履行职责,认真到什么程度。”她说。
“在阿富汗,很多男性市长得过且过,表现糟糕透顶,浪费了国家很多钱,却没有人真的质疑他们,只是问道,‘作为男人,你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作为180位同行中惟一一位女市长,无论在什么地方,人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永远是,‘告诉我们,你为民众做了什么’。”
在过去很多年里,一提到阿富汗女性,人们就会联想到受压迫、受奴役的形象。眼前这位34岁的阿富汗女性令人耳目一新。
“我上任的时候,办公室已经被暴雪损毁。说是办公室,其实只是用几根木头搭起来的小房子,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贾法里说,“无论在哪里,只要需要,我就会拿起铁锹清理路面。尼里并非一座可以开车到处转的城市,我常常被迫踩着厚厚的积雪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双脚弄得全湿。”
尼里市几乎没有基础设施,贾法里对这种现状深感震惊。
“尼里要建的所有设施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她说,“我也没有预算。”她必须经常去喀布尔,恳请政府部门官员拨付资金。
贾法里并非来自官宦之家或巨贾之家。她强烈反对这样的想法,即她的晋升仅仅是政府的一种姿态,目的是向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西方国家表明,阿富汗政府愿意维护女性权利,提高女性的地位。
“如果真是这样,国际社会的朋友就会为我修的路付账。不幸的是,他们对戴孔迪省变化的贡献微乎其微。”她说。
贾法里表示,她选择尼里市长这份工作,部分原因是,她熟悉那里的民众以及他们的需求。
在贾法里看来:“戴孔迪省需要各类帮助,需要国际组织的帮助。我们需要道路、学校、图书馆、工作机会。”
戴孔迪省于2004年3月28日成立,居民主要是什叶派哈扎拉族人。同阿富汗其他省份相比,戴孔迪省的四周都是荒凉的山地,相对安全。然而,由于塔利班和其他武装组织在该省几乎没有活动,戴孔迪省也无法得到国际援助,没有武器,也没有北约军队驻防。
2001年至201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对人口超过40万的戴孔迪省的项目援助金额为3700万美元。相比之下,乌鲁兹甘省尽管人口不到10万,却得到了两倍于戴孔迪省的援助金额。
把目光投向总统府之前,她想成为一名国会议员
贾法里和女儿英迪拉从喀布尔开车到尼里需要两天,每次出行都是一次危险的旅程,到了冬天下大雪的时候,旅途中甚至暗藏死亡陷阱。
有一次,她和女儿乘坐的车差点儿翻进河。“车窗全碎了,真是上苍有眼,我们都没有大碍。”她的脖子扭伤了,女儿的手指被玻璃划破。“女儿吓得哆嗦了半个小时。”
贾法里上下班时,经常需要穿行叛乱分子盘踞的瓦尔达克省。“去年,我们遭遇了一场枪战,整整3个小时,我们都无法动弹。”
戴孔迪省一直被称为阿富汗危险最小和最偏远的省份之一,但塔利班骚扰尼里的次数正在增多。
贾法里为尼里市设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改善安全状况,二是改善女性权利。
贾法里从小在戴孔迪省西边的古尔省长大。古尔省同戴孔迪省一样,人口稀少。像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一样,贾法里在20世纪90年代初逃离了战火中的阿富汗,到伊朗避难,她在那里为阿富汗难民儿童开办了一所学校。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贾法里回到阿富汗。
回国以来,贾法里出版了两本书——《阿富汗新宪法的制定》、《我是一位职业女性》,内容涉及阿富汗的女性与政治。
贾法里的丈夫是阿富汗一位电影制作人,她是系列纪录片《上班的阿富汗》的主角。该片是《喀布尔:上班的城市》的续集,表现阿富汗民众在战争时期照常上班。
作为阿富汗首位也是目前惟一一位女市长,贾法里决心有一番作为,不只是改善基础设施。她强烈地感受到,就任尼里市长以来,她已经影响了青年女性的思维方式。
她说,总有一天,她会谋求政府的最高职位,但在把目光投向总统府之前,她想成为一名国会议员。
她说:“我想为女性树立一个样板。”

阿兹拉·贾法里当上阿富汗戴孔迪省尼里市市长时,她知道,每月拿着76美元的微薄薪水,养活4岁的女儿是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年轻的贾法里于2008年12月被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任命为尼里市市长。对卡尔扎伊而言,这一任命标志着,阿富汗女性的心态和政治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和决定性的变化。
作为阿富汗第一位女市长,因为努力改善民众生活的态度,贾法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个男人有你一半的干劲儿,我们的省一定会蓬勃发展”
阿兹拉·贾法里当上阿富汗戴孔迪省尼里市市长时,她知道,这座贫困且偏僻的小城急需修路和投资。她也知道,每月拿着76美元的微薄薪水,养活4岁的女儿是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贾法里于2008年12月被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任命为尼里市市长。对卡尔扎伊而言,这一任命标志着,阿富汗女性的心态和政治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和决定性的变化。
令她感到意外的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毛拉来到她没有暖气的临时办公室,摇晃着手指警告说,尽管她认为自己能“利用她的女性特质完成一些项目,影响其他女性”,但尼里市不可能接受一位女市长。
“3个月后,这位毛拉再次来我这里,感谢我。”贾法里回忆道,“他说,‘你在这里付出了不少辛苦,如果一个男人有你一半的干劲儿,我们的省一定会蓬勃发展’。现在,他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相当默契,我非常尊重他。”
据英国《卫报》报道,尼里市位于戴孔迪省中部,是一座只有4万人的小城市。在贾法里之前,这里从没有过一位女性官员。贾法里说,她不得不向社会证明,她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是认真的。
现在,贾法里被所在社区称为“市长先生”,在女性权利曾经长期被忽视的这个国度里,这样的称呼传递着敬意。
用工作回应歧视和偏见
接受《卫报》记者采访时,贾法里穿着合身的米色束腰长外套,前面系着扣子,盖住长裤。一条点缀着鲜艳色彩的黑色披肩宽松地裹在她的秀发和脖子。
这种装束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并不鲜见,但在像尼里这样保守的地区,这类穿着也会让人难以接受。
“我喜欢打扮得庄重些,”她说,“衣服需要更合身,并且要更加严实一点,这是正规、职业女性的着装,而传统的服装宽松又肥大,人们需要接受这一点。”
贾法里从没改变过穿着,即使是面对批评和闲言碎语的时候,因为她一直将穿着视为工作的一部分。她想帮助民众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穿着同他们是谁或他们完成工作的能力毫无关系。
“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最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工作,你履行职责,认真到什么程度。”她说。
“在阿富汗,很多男性市长得过且过,表现糟糕透顶,浪费了国家很多钱,却没有人真的质疑他们,只是问道,‘作为男人,你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作为180位同行中惟一一位女市长,无论在什么地方,人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永远是,‘告诉我们,你为民众做了什么’。”
在过去很多年里,一提到阿富汗女性,人们就会联想到受压迫、受奴役的形象。眼前这位34岁的阿富汗女性令人耳目一新。
“我上任的时候,办公室已经被暴雪损毁。说是办公室,其实只是用几根木头搭起来的小房子,没有桌子,也没有椅子。”贾法里说,“无论在哪里,只要需要,我就会拿起铁锹清理路面。尼里并非一座可以开车到处转的城市,我常常被迫踩着厚厚的积雪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双脚弄得全湿。”
尼里市几乎没有基础设施,贾法里对这种现状深感震惊。
“尼里要建的所有设施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她说,“我也没有预算。”她必须经常去喀布尔,恳请政府部门官员拨付资金。
贾法里并非来自官宦之家或巨贾之家。她强烈反对这样的想法,即她的晋升仅仅是政府的一种姿态,目的是向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西方国家表明,阿富汗政府愿意维护女性权利,提高女性的地位。
“如果真是这样,国际社会的朋友就会为我修的路付账。不幸的是,他们对戴孔迪省变化的贡献微乎其微。”她说。
贾法里表示,她选择尼里市长这份工作,部分原因是,她熟悉那里的民众以及他们的需求。
在贾法里看来:“戴孔迪省需要各类帮助,需要国际组织的帮助。我们需要道路、学校、图书馆、工作机会。”
戴孔迪省于2004年3月28日成立,居民主要是什叶派哈扎拉族人。同阿富汗其他省份相比,戴孔迪省的四周都是荒凉的山地,相对安全。然而,由于塔利班和其他武装组织在该省几乎没有活动,戴孔迪省也无法得到国际援助,没有武器,也没有北约军队驻防。
2001年至2011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对人口超过40万的戴孔迪省的项目援助金额为3700万美元。相比之下,乌鲁兹甘省尽管人口不到10万,却得到了两倍于戴孔迪省的援助金额。
把目光投向总统府之前,她想成为一名国会议员
贾法里和女儿英迪拉从喀布尔开车到尼里需要两天,每次出行都是一次危险的旅程,到了冬天下大雪的时候,旅途中甚至暗藏死亡陷阱。
有一次,她和女儿乘坐的车差点儿翻进河。“车窗全碎了,真是上苍有眼,我们都没有大碍。”她的脖子扭伤了,女儿的手指被玻璃划破。“女儿吓得哆嗦了半个小时。”
贾法里上下班时,经常需要穿行叛乱分子盘踞的瓦尔达克省。“去年,我们遭遇了一场枪战,整整3个小时,我们都无法动弹。”
戴孔迪省一直被称为阿富汗危险最小和最偏远的省份之一,但塔利班骚扰尼里的次数正在增多。
贾法里为尼里市设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改善安全状况,二是改善女性权利。
贾法里从小在戴孔迪省西边的古尔省长大。古尔省同戴孔迪省一样,人口稀少。像成千上万的阿富汗人一样,贾法里在20世纪90年代初逃离了战火中的阿富汗,到伊朗避难,她在那里为阿富汗难民儿童开办了一所学校。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贾法里回到阿富汗。
回国以来,贾法里出版了两本书——《阿富汗新宪法的制定》、《我是一位职业女性》,内容涉及阿富汗的女性与政治。
贾法里的丈夫是阿富汗一位电影制作人,她是系列纪录片《上班的阿富汗》的主角。该片是《喀布尔:上班的城市》的续集,表现阿富汗民众在战争时期照常上班。
作为阿富汗首位也是目前惟一一位女市长,贾法里决心有一番作为,不只是改善基础设施。她强烈地感受到,就任尼里市长以来,她已经影响了青年女性的思维方式。
她说,总有一天,她会谋求政府的最高职位,但在把目光投向总统府之前,她想成为一名国会议员。
她说:“我想为女性树立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