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中国大社会?
○郑永年
《
青年参考
》(
2013年03月06日
02
版)
基于暴力之上的社会管理不可持续,政府和人民陷入恶性互动,最终会造成弱政府、弱社会的局面。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府向社会分权,在建设“大社会”和“强社会”的同时,也建设一个“好社会”。实现这些目标至少有三方面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内容,一是培植新的社会组织,二是改革现存社会组织,三是实现社会对政府事务的参与。
首先,需要培植新社会组织。很多地方在进行培植新社会组织方面的改革实践。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走在前列。尤其是广东在各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现实地说,如果社会没有空间来组织自己,就会很难承担由政府下放的权力。这就首先要求给予社会自我组织的权利。只有有了自我组织的权利之后,社会才能发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不仅要向社会下放权力,而且更要花大力气来培植社会组织。政府向社会下放权力,不是说政府完全可以不管社会了。
应当意识到,赋权社会并不只是简单地分权给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培植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力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时间,政府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至少在初期需要这样。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如果政府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力量的产生和发展,就会有助于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良性关系。
今天,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越来越呈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紧张关系,甚至对立和敌视的局面。中国可以从其他成功的国家学到重要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这样一个局面。
其次,改革传统社会组织。中国现存的社会组织实际上很强大,主要包括共青团、妇联和工会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组织在支持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建设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它们至少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在社会,一条腿在政府,是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力量。这些传统社会组织的改革目标应当是成为“中介”,即连接政府和它们所代表的社会组织。
其三,社会的政治参与。社会管理要改变自上而下的思路,要强化社会对政治过程的参与。传统的“维稳”思路已经证明为走不通,因为它制造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基于暴力之上的社会管理不可持续,政府和人民陷入恶性互动,最终会造成弱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实际上,中国并不是一定要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其它更有效、更符合人性的途径也是存在着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在上世纪90年代,执政党通过开放政治过程、把社会力量容纳进政权的政治过程来管理社会。这主要表现在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参政。尽管当时社会有很大的争议,但执政党还是为这个群体开放政治过程。无疑,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是中国共产党最具有创意的决策。
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家。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和其它共产主义政党区分开来。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展示了执政党的开放性,使得其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大社会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参照容许民营企业家进入政治过程的方法,容许和鼓励新型社会组织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
在中国,社会的参与不仅仅是要实现公民的参政权,而且也是要解决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同社会的严重脱节问题。和社会脱节是中国政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社会上很多怨气是因为社会经济的转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很多的困扰。也有很多怨气是冲着政府官员来的,是政府官员执政不当引起的。但不管哪一种怨气,政府都负有责任。但很多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城堡政治”,党政干部把自己关在城堡里面,拥有各种特供系统,享受着各种特权,不关心城堡外面所发生的事情。
这种局面持续不了多久的。如果你把自己关在城堡里面,老百姓总有一天要“围城”,造成政府官员和老百姓之间的高度对立。怎么办?这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执政党要打开城门,走出去,沉下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经验。听取民意要制度化。在新加坡,每一位部长和国会议员,每周都要定期接见选民,选民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专业人士的意见很重要,现代社会很复杂,政府不是所有方面都能做到专业,因此要倾听专家的意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最有效的做法,是对现行人大和政协体制进行改革,把额外的专家平台整合进这两个现存的制度化平台。
从长远来看,在社会力量建设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把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吸引到包括人大和政协等正式组织体系里面来,也就是说给于它们正式的参与管道,参与到国家各个层面的事务中来。这可以通过将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来进行。在目前和下一个阶段,主要是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创造条件,在促成社会力量组织化的同时来有效监管社会力量。这是中国有序制度变革的有效途径。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基于暴力之上的社会管理不可持续,政府和人民陷入恶性互动,最终会造成弱政府、弱社会的局面。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政府向社会分权,在建设“大社会”和“强社会”的同时,也建设一个“好社会”。实现这些目标至少有三方面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内容,一是培植新的社会组织,二是改革现存社会组织,三是实现社会对政府事务的参与。
首先,需要培植新社会组织。很多地方在进行培植新社会组织方面的改革实践。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走在前列。尤其是广东在各方面做了非常有益的尝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现实地说,如果社会没有空间来组织自己,就会很难承担由政府下放的权力。这就首先要求给予社会自我组织的权利。只有有了自我组织的权利之后,社会才能发展出自我管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政府不仅要向社会下放权力,而且更要花大力气来培植社会组织。政府向社会下放权力,不是说政府完全可以不管社会了。
应当意识到,赋权社会并不只是简单地分权给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培植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力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时间,政府要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至少在初期需要这样。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如果政府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力量的产生和发展,就会有助于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建立良性关系。
今天,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越来越呈现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紧张关系,甚至对立和敌视的局面。中国可以从其他成功的国家学到重要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这样一个局面。
其次,改革传统社会组织。中国现存的社会组织实际上很强大,主要包括共青团、妇联和工会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些组织在支持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建设方面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它们至少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在社会,一条腿在政府,是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力量。这些传统社会组织的改革目标应当是成为“中介”,即连接政府和它们所代表的社会组织。
其三,社会的政治参与。社会管理要改变自上而下的思路,要强化社会对政治过程的参与。传统的“维稳”思路已经证明为走不通,因为它制造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基于暴力之上的社会管理不可持续,政府和人民陷入恶性互动,最终会造成弱政府、弱社会的局面。实际上,中国并不是一定要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其它更有效、更符合人性的途径也是存在着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社会管理方面也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在上世纪90年代,执政党通过开放政治过程、把社会力量容纳进政权的政治过程来管理社会。这主要表现在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参政。尽管当时社会有很大的争议,但执政党还是为这个群体开放政治过程。无疑,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是中国共产党最具有创意的决策。
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共产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家。容许民营企业家入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创举,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和其它共产主义政党区分开来。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展示了执政党的开放性,使得其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大社会过程中,人们也可以参照容许民营企业家进入政治过程的方法,容许和鼓励新型社会组织参与到政治过程中来。
在中国,社会的参与不仅仅是要实现公民的参政权,而且也是要解决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同社会的严重脱节问题。和社会脱节是中国政治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社会上很多怨气是因为社会经济的转型,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很多的困扰。也有很多怨气是冲着政府官员来的,是政府官员执政不当引起的。但不管哪一种怨气,政府都负有责任。但很多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城堡政治”,党政干部把自己关在城堡里面,拥有各种特供系统,享受着各种特权,不关心城堡外面所发生的事情。
这种局面持续不了多久的。如果你把自己关在城堡里面,老百姓总有一天要“围城”,造成政府官员和老百姓之间的高度对立。怎么办?这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执政党要打开城门,走出去,沉下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经验。听取民意要制度化。在新加坡,每一位部长和国会议员,每周都要定期接见选民,选民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专业人士的意见很重要,现代社会很复杂,政府不是所有方面都能做到专业,因此要倾听专家的意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最有效的做法,是对现行人大和政协体制进行改革,把额外的专家平台整合进这两个现存的制度化平台。
从长远来看,在社会力量建设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把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吸引到包括人大和政协等正式组织体系里面来,也就是说给于它们正式的参与管道,参与到国家各个层面的事务中来。这可以通过将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来进行。在目前和下一个阶段,主要是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创造条件,在促成社会力量组织化的同时来有效监管社会力量。这是中国有序制度变革的有效途径。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
□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