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在该怎样面对俄罗斯
○作者 莉利亚·舍夫佐娃 ○译者 王慧玲
《
青年参考
》(
2013年02月20日
03
版)
西方应对俄罗斯的传统做法(从实力政治到重新修好)已经失效。西方面对的是一个始终模糊不清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精英现在已经融入西方社会并帮助推动西方的一些利益,但与此同时又在国内叫板西方原则。
如果说哪个国家有典型的分裂“人格”,那就是俄罗斯。一方面,普京写信给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希望“美俄关系能够在诸多领域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宫却又回到了“俄罗斯独有文明”的魔咒中,尽一切力量对西方封闭。西方观察家可能会耸耸肩说,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首先,普京的团队不再在意西方的想法。第二,克里姆林宫已经从模仿民主转向遏制欧洲价值观。任何认为这种转变不会影响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它已经产生了影响。从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及其在前苏联国家中建立一个“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的企图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但乐观主义者就要问了,国有能源集团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埃克森美孚以及英国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又该如何解释呢?普京需要西方公司来维持其石油大国的地位,但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命运,却要看克里姆林宫的心情了。
俄政府正在向西方提出听着像最后通牒的新原则:接受完全国家主权的理念,允许任何政权(包括叙利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待本国人民;在贸易、投资、以及其他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合作;不要阻碍我们的精英在你们国家活动——美国人的《马格尼茨基法案》(禁止被控违反人权的俄罗斯人入境)应该作废;承认我们的“利益范围”;别在民主上教育我们。
如果接受这些原则,那么西方就可以继续成为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而“战略”意味着为俄政府提供生存保障。与奥巴马第一任期开始时美俄重新修好类似,西方可以选择玩“伪装”,但不会得到俄罗斯的任何帮助。
为什么是现在呢?2011年和2012年的公众抗议之后,俄政府开始转向压制政策。普京希望高压政治可以遏制抗议的蔓延,但一直在避免大规模使用暴力,不过他迟早需要强化这种压制。
为了让这种压制政策具有合法性,克里姆林宫必须将西方作为一种敌对文明来遏制。与前苏联领导人不同的是,普京还没有做好采取隔离和对峙政策的准备。要知道,虽然俄罗斯对《马格尼茨基法案》采取了报复性措施,但没有采取会导致俄美关系严重恶化的行动。它并没有停止参与阿富汗反恐联盟的过境协议,也没有给在俄罗斯的美国投资者找麻烦,而是制定了一部法律禁止美国公民领养俄罗斯孤儿,从而向美欧展示,它已经选好了目标并做好了遭受打击的准备。
今天克里姆林宫将孤儿作为人质,下次就有可能拒绝给反对派颁发出境签证并对他们进行政治审判。普京政府不是在检测西方的军事力量,而是在试探西方遵循其原则的意愿。克里姆林宫总是能够与西方领导人达成协议,这次也非常确信西方不会惹恼俄罗斯。
现在俄罗斯的统治者比前苏联末日时期的老一代领导人更有一种暴力倾向。对于一个镇压本国民众的政权,谁知道它是否能够避免与外界采取对峙的立场呢?西方应对俄罗斯的传统做法(从实力政治到重新修好)已经失效。西方面对的是一个始终模糊不清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精英现在已经融入西方社会并帮助推动西方的一些利益,但与此同时又在国内叫板西方原则。
可以理解的是,西方领导人更愿意与俄罗斯达成策略协议,并寄望于俄罗斯不违背自己的诺言。但还有一种立场:不再帮助克里姆林宫。怎么做呢?按照自己宣扬的原则去做。给融入西方社会的俄罗斯精英施加条件(能否享受我们带来的利益取决于你们在国内的行为)。不要再为了安抚俄罗斯来“伪装”自己。这样的话,西方在宣扬自己原则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俄罗斯社会实现转型。
本文作者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变革还是衰退:俄罗斯的困境和西方的应对》(Change or Decay: Russia’s Dilemma and the West’s Response)一书合著者。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西方应对俄罗斯的传统做法(从实力政治到重新修好)已经失效。西方面对的是一个始终模糊不清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精英现在已经融入西方社会并帮助推动西方的一些利益,但与此同时又在国内叫板西方原则。
如果说哪个国家有典型的分裂“人格”,那就是俄罗斯。一方面,普京写信给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希望“美俄关系能够在诸多领域取得进展”。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宫却又回到了“俄罗斯独有文明”的魔咒中,尽一切力量对西方封闭。西方观察家可能会耸耸肩说,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实际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首先,普京的团队不再在意西方的想法。第二,克里姆林宫已经从模仿民主转向遏制欧洲价值观。任何认为这种转变不会影响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它已经产生了影响。从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及其在前苏联国家中建立一个“欧亚联盟”(Eurasian Union)的企图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但乐观主义者就要问了,国有能源集团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埃克森美孚以及英国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又该如何解释呢?普京需要西方公司来维持其石油大国的地位,但壳牌和英国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命运,却要看克里姆林宫的心情了。
俄政府正在向西方提出听着像最后通牒的新原则:接受完全国家主权的理念,允许任何政权(包括叙利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待本国人民;在贸易、投资、以及其他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合作;不要阻碍我们的精英在你们国家活动——美国人的《马格尼茨基法案》(禁止被控违反人权的俄罗斯人入境)应该作废;承认我们的“利益范围”;别在民主上教育我们。
如果接受这些原则,那么西方就可以继续成为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而“战略”意味着为俄政府提供生存保障。与奥巴马第一任期开始时美俄重新修好类似,西方可以选择玩“伪装”,但不会得到俄罗斯的任何帮助。
为什么是现在呢?2011年和2012年的公众抗议之后,俄政府开始转向压制政策。普京希望高压政治可以遏制抗议的蔓延,但一直在避免大规模使用暴力,不过他迟早需要强化这种压制。
为了让这种压制政策具有合法性,克里姆林宫必须将西方作为一种敌对文明来遏制。与前苏联领导人不同的是,普京还没有做好采取隔离和对峙政策的准备。要知道,虽然俄罗斯对《马格尼茨基法案》采取了报复性措施,但没有采取会导致俄美关系严重恶化的行动。它并没有停止参与阿富汗反恐联盟的过境协议,也没有给在俄罗斯的美国投资者找麻烦,而是制定了一部法律禁止美国公民领养俄罗斯孤儿,从而向美欧展示,它已经选好了目标并做好了遭受打击的准备。
今天克里姆林宫将孤儿作为人质,下次就有可能拒绝给反对派颁发出境签证并对他们进行政治审判。普京政府不是在检测西方的军事力量,而是在试探西方遵循其原则的意愿。克里姆林宫总是能够与西方领导人达成协议,这次也非常确信西方不会惹恼俄罗斯。
现在俄罗斯的统治者比前苏联末日时期的老一代领导人更有一种暴力倾向。对于一个镇压本国民众的政权,谁知道它是否能够避免与外界采取对峙的立场呢?西方应对俄罗斯的传统做法(从实力政治到重新修好)已经失效。西方面对的是一个始终模糊不清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精英现在已经融入西方社会并帮助推动西方的一些利益,但与此同时又在国内叫板西方原则。
可以理解的是,西方领导人更愿意与俄罗斯达成策略协议,并寄望于俄罗斯不违背自己的诺言。但还有一种立场:不再帮助克里姆林宫。怎么做呢?按照自己宣扬的原则去做。给融入西方社会的俄罗斯精英施加条件(能否享受我们带来的利益取决于你们在国内的行为)。不要再为了安抚俄罗斯来“伪装”自己。这样的话,西方在宣扬自己原则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俄罗斯社会实现转型。
本文作者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变革还是衰退:俄罗斯的困境和西方的应对》(Change or Decay: Russia’s Dilemma and the West’s Response)一书合著者。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