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时代》让中国人借“西洋镜”观察自身,“再现”而非“揭秘”是其使命。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走向,改变了当代中国人的命运。美国学者傅高义,在大部头专著《邓小平时代》中,对邓小平的个人性格及政治生涯进行了完整的解读。
《邓小平时代》按年代顺序展开叙述,选择1978年至1992年这14年作为重点,着力描画作者强调的、邓小平在中国大转变之关键时期扮演的角色。全书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剖析;又有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梳理;作者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进程亦有独特看法。读之,让人有拨云见日之感。
作者首先对邓小平早年的经历做了概括性描述,总结出他的性格特点,如坚毅果敢、讲求实际,出色的判断力和全局视野。“文革”与在江西下放的经历,对他在1977年再度复出后的政治表现,有着更重要的影响。作者通过回顾邓小平在政治舞台上的沉浮,为我们理解他推动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执政风格,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书致力于重现一个真实的邓小平,不为各种意识形态所囿,对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出符合情境的中立评价。由于作者采访了很多相关人士,书中许多细节显得真实可信。比如,邓小平和华国锋不同,很少召集政治局常委开会,别人问他何以如此?答曰:聋子(邓小平的听力不好)能谈什么?又如,邓小平与陈云的不同之处在于,陈要求机要秘书每天为他选出最重要的材料,邓则要浏览全部材料,以便自己选择哪些需要仔细阅读。
傅高义写道:“在改善这么多人的生活水平方面,20世纪有任何其他领导人比邓小平做得更多吗?”实际上,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是作者写《邓小平时代》的初衷。此书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时,则拥有了另一种价值:提供了通过“西洋镜”观察自身的机会。
作者认为,如何处理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为自由划定多大的界限,一直是邓小平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毛泽东时代相比,邓小平时代的知识分子享有的自由显然要大得多,然而在作者看来,邓小平在划定自由的边界时坚守的底线是,任何人都不能挑战党的权威,这决定了他在某些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现在的中国领导人,依然面临同样的挑战。
不可否认,一些邓小平在世时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今的紧迫性更加凸显。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挑战政府的公信力;还有环境污染,一切以经济效益为先的发展模式,其环境后果时至今日已极为突出;贫富差距扩大与社会保障缺失同样构成巨大隐患……邓小平的确留给了后任者大量的遗产,同时也留下了相当多的考验。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会影响后世对邓小平及其开创的改革时代的评价。
读罢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并非某些政坛秘闻,而是全书在浩如烟海、旁征博引的丰富史料中,对事件、对人物尽最大可能的“客观描述”,这是在努力寻找最接近历史的、那份难得的真实。诚然,历史难以重现,但傅高义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与赞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