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有风险管控的危机但是没有战争的危机,每当战争言论高涨时,风险管控机制也就浮出水面,战争的风险也就掉头而下。在战争言论的喧嚣背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日关系为何陷入这样的怪圈之中?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日开战”的言论在网络上轻易可见,主战的言论甚至还能够博得掌声,被不少人附和。然而,中日开战更多是一种臆想或者迷思。中日之间有风险管控的危机但是没有战争的危机,每当战争言论高涨时,风险管控机制也就浮出水面,战争的风险也就掉头而下。在战争言论的喧嚣背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日关系为何陷入这样的怪圈之中?
1月15日,日本民主党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访华,并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鞠躬道歉,为日本的战争行为忏悔;16日,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开始旋风般访问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17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助理国防部长等一行访问日本,就日美共同防卫协议进行商讨,同时转告日本,白宫对钓鱼岛局势严重担忧,希望日本政府尽快使事态冷静化,并与中国进行和谈。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对来访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重申了这一立场,岸田文雄则承诺不会挑衅中国,尽快让事态冷静化。
1月22日,公明党总裁山口那津男访问中国,并向习近平递交安倍晋三的亲笔信。短短一周之间,日本内阁成员满天飞,更重要的是即将开始第二任期的奥巴马也按捺不住了,要求中日关系降降温。在此之前,日本防卫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中国巡航钓鱼岛的飞机采取必要应对措施,被媒体解读为日本将向中国巡逻机开火,中日开战的风险骤然升高。后来虽然有记者在微博上“澄清”,小野寺五典并未明确表示要对中国飞机发射曳光弹,但是开战的言论已经冲击了中国网民的心理底线。
在世界历史上,并非每次战争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战略决策”,很多战争源于错误知觉,比如将对方视为战争贩子,十恶不赦的暴徒等。中日关系的冰冻又有多少错误知觉的因素呢?当双方都在想象战争的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被视为开战的征兆;在战争威胁的激荡下,双方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便会沸腾起来,二者相互加强,以至于“擦枪走火”。中日开战不但不符合两国利益,也超出了美国的外交底线:美国重返亚洲以分享东亚经济增长的成果,应对中国的快速崛起,被日本拖入一场战争绝对超出了奥巴马的想象。因此,美国国务院通过各种渠道向日本施加压力,让日本“冷静”下来。
日本作出“不挑衅”中国的承诺,换来的是美国承认日本在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这一交易的背后是,美国不会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表态,日美同盟的底线是美国不会卷入中日战争。美国不希望中日关系过于热络,尤其是在货币合作方面不能挑战美元霸权,但是也不会坐视中日两国因钓鱼岛而开战。在某种程度上,美国扮演了中日对峙的制动器。
从1月15日鸠山由纪夫访华到22日山口访华,在一周之内中日关系“止跌企稳”,开战的言论可以休矣。回顾近一年来中日关系的轨迹,我们不得不感叹:在网络时代,媒体更要承担传递信息、普及常识的责任。不负责任的媒体与好战言论相互促动,会将一个国家带入战争边缘,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便是如此。
曾经有日本媒体人表示,中日两国的民族主义小报要对中日关系恶化承担责任,虽然双方立场截然对立,但是本质是一样的,通过炒作民族主义情绪博得眼球,将爱国主义与商业化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媒体不能将新闻变成战前动员令,这样的角色超出了任何一份报纸的能力。而一些军事专家在媒体上将战争浪漫化,无形之中也降低了战争的心理门槛。
大众传媒时代,任何媒体都需要有自我节制和理性反思的意识,将对方的妥协视为软弱,将外交协调视为阴谋,如此下去,中日关系难见晴天。
而钓鱼岛危机逐步升级甚至白热化,与东亚的主权观念密不可分。中日两国都将主权视为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权利,这与霍布斯的统治者-被统治者的绝对主权观念一脉相承。主权是来自欧洲的舶来品,除了霍布斯的绝对主权观念之外,还有洛克倡导的包容性、协调性的主权观念,这也是联邦主义的主权观念基础。客观而言,绝对主权观念之下,钓鱼岛争端是无解的。因此,中日两国需要更新主权观念。山口那津男透露,日方希望中日两国飞机都不要飞抵钓鱼岛,避免双方擦枪走火。
中日关系的未来还在于两国观念、战略的更新,美国之所以扮演制动阀的角色,根源在于东亚是一个“无脊椎”地区,域内大国难以承担起领导责任,换言之,东亚地区要形成自我治理的能力,还需要漫长的征程。无论官员、学者还是媒体都需要经历观念的革命,而这要比第三次工业革命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