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书评

大英帝国,一个不愿消逝的梦

○作者 [英] 琳达·科利 ○译者 陈荣生 《 青年参考 》( 2013年01月16日   32 版)

    《未终结的帝国:英国的全球扩张》(Unfinished Empire: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Britain),布鲁姆斯伯里出版社2013年1月,480页。

    如果我们能暂且抛开道德评价,将大英帝国单纯作为一种现象加以评析,就能更理性、更全面地理解它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影响。

    大英帝国已成为历史概念,它还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呢?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帝国是属于过去的邪恶事物,如今已经被民族国家圆满地扫除。至于大英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其影响曾遍及每一片土地;因此,漂浮在大西洋一角的几个岛屿必须为它们曾经犯下的罪行负责,甚至对其他国家进行赔偿……在后殖民主义时代,类似的观点屡见不鲜。提醒一句,如果你也拥护这类人的想法,约翰·达尔文的写作风格多半不适合你的口味。

    别误会,达尔文并没硬着头皮去为帝国主义辩护,他只是不想让某种“政治正确”限制自己的思考。从早期的大部头作品如《后帖木儿时代》(2007年)和《帝国工程》(2009年)开始,达尔文运用长期在牛津大学讲授世界历史的经验,以清晰的头脑,结合稍带讽刺的现实主义风格,陈述了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理空间的含义和表现。

    新书《未终结的帝国》秉承了达尔文一贯的逻辑。他主张:帝国不是英国的专利,也不是欧洲的特产。与常规认知相反,在人类经历的大部分年代,帝国一直是“国家组织的默认模式”。即便是21世纪的大国,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甚至巴西、印度,不是仍然存在着某些帝国特质,就是已经经历了帝国主义阶段,或者曾经是老牌帝国,但设法(并不总是令人信服地)把自己重新包装并重新定义为民族国家。帝国模式普遍存在,如果非要说英国实践过的那种版本格外引人注目的话,其中的部分原因,大概可以归功于潮湿、偏僻而狭小的英伦三岛,与其曾经侵占的疆土的辽阔、多样和遥远,形成了过分鲜明的对比吧。

    达尔文在本书的开篇和结尾探究了维系大英帝国存在的力量,重点讲述传教、贸易、殖民和战争等问题。自始至终,他并未回避“或多或少的有组织暴力”在帝国体系中的巨大作用。英国习惯驱使土著和奴隶从事恶劣的工作,以应付人员不足。很多海外殖民地兵员稀少,也使其趋于把种族区隔作为一种统治策略强化使用:不让“土著”(以及女性)进入帝国殖民地的特权阶层,不仅仅是偏见,同时也是企图稳固“当地白种男人的统治力”。

    然而,达尔文明确指出,大英帝国并未对维系“万世基业”进行有效的战略规划——这项工程实在太庞大了,而且随时间推移内部矛盾日增,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管看起来多强大,伦敦的影响力其实非常有限。即使是在1914年,其殖民地办公室也只有30名高级官员,负责100个不同的殖民地;更不用说那600个准自治的印度土邦,它们仅仅在法律意义上是效忠于英国皇室的。由于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很多事情不可避免地要依赖当地精英,后者却经常抱怨伦敦和英国民众,称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很少被理解和赞赏。

    除了自身力不从心,连续的外部打击也让大英帝国折寿。美国独立战争不仅让伦敦失去了13个殖民地,而且迫使其重新考虑奴隶贸易和奴隶制;19世纪30年代的加拿大起义敦促当政者更多地考虑殖民地自治;1857年的印度起义没能让次大陆获得自由,但改变了殖民当局的治理方法;南非布尔战争暴露了英国军队的弱点,这些弱点被1916年的爱尔兰起义及随后创立的自由邦证实……达尔文指出,越来越长的“反叛者目录”揭示出一个极具讽刺性的事实,给大英帝国的统治造成最大麻烦的,恰恰是那些“白人同胞”。

    第三世界的人民相信,英国佬把他们的殖民对象看作“非我族类”。这同样不够准确。按照达尔文的说法,有时候,我们确实把殖民地的黑人白人当异族,有时候则把他们看成英国同胞。尽管背着各种包袱,英国人在感情上总是难以割舍所谓的帝国荣耀。即便到了1965年,哈罗德·威尔逊仍以渴望的口吻提到“我们的边疆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至于撒切尔夫人,她本能地相信,投入财富和生命去夺回荒芜的福克兰群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种帝国情结,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今天的我们难以适应欧盟?很大程度上,英国人不愿意画地为牢,将自身局限于欧洲。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很多人仍然渴望成为全球性的存在,渴望成为更大舞台上的演员。此时,达尔文的书是说明个中原因的最佳指南。

    □英国《卫报》

分享到:

 

“新成人文学”在美国蹿红
大英帝国,一个不愿消逝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