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3年0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最后的历史见证者2012年12月30日去世——

日本60多年的宪法“修”“护”战

本报记者 庄庆鸿 《 青年参考 》( 2013年01月09日   09 版)

    1979年时的贝雅特

    年轻时的贝雅特

    1929年11月,贝雅特(前左)和父母一起在日本看十三弦表演。

    著名的“麦克阿瑟三原则”的第二条写到:

    *日本放弃作为解决本国纷争之手段的战争,进而放弃作为保卫本国安全之手段的战争;

    *决不认可日本的任何陆、海、空军;

    *决不给日本军任何交战权。

    2012年12月30日,一位89岁高龄的美国老太太在纽约的家中,静静停止了呼吸。同时,她也带走了一段历史,因为1946年日本“和平宪法”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就这样悄悄离去了。

    她的名字叫贝雅特·西洛塔·戈登。

    “和平宪法”未出,一代战犯谢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散去,一名妙龄美国女子便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她就是时年22岁的贝雅特。

    1923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她,其实对日本并不陌生。

    日本《产经新闻》前伦敦分社社长木村正人在博客这样介绍到:1929年,法西斯化前夕的德国陷入反犹太狂潮,6岁的贝雅特跟随钢琴家父亲来到日本生活,在东京度过了约十年的少女时代。在她赴日后的第三年,日本对中国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七七事变”两年后,她赴美国读大学,也在战乱中的北京、上海停留了三个星期。

    1945年7月,丘吉尔、杜鲁门、斯大林会晤于柏林郊区的波茨坦,发表了《波茨坦宣言》。其中与日本宪法改革相关的是:“要求日本消除军国主义,消除民主主义复兴的一切障碍,确立对言论、宗教和思想自由等基本人权的尊重”。

    但当时的日本军国政府采取了无视的态度。一个月后,美国的原子弹蘑菇云升起在广岛、长崎的上空,苏联也随之对日宣战。日本天皇之后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也就等于接受了《波茨坦宣言》。

    1945年末再到日本时,贝雅特的身份已是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上将的首名女性文职幕僚。由于精通多国语言,她在同日本政府的交涉过程中担任翻译,并参与起草了著名的“和平宪法”。

    战后初期,日本宪法改革还不是迫切的课题。在1945年10月4日,麦克阿瑟才要求时任内阁国务大臣的近卫文麿,改革宪法、废除“思想警察”。第二天,负责处理投降事宜的东久迩宫稔彦王(编者注:皇族大将、昭和天皇的叔叔、日本首位皇族首相)内阁宣布“不能执行指令”,全体辞职。

    10月11日,麦克阿瑟对来访的新首相币原喜重郎又一次提及:“制定自由主义化的宪法是必要的。”

    辞职后的近卫文麿依然高调,还向麦克阿瑟上书谈“宪法改革”。但日本国内开始出现极大的批判声,追究近卫本人的战犯责任,“他无权在内阁外改革宪法”。麦克阿瑟也迅速声明,当初是责令日本政府修宪,并非交代给近卫本人。

    12月16日,二战历史上的一代权臣、曾制造“卢沟桥事变”扩大化的近卫,畏罪服毒自杀。

    由此,宪法改革的责任正式归了内阁。国务大臣松本烝治挑起了担子,担任宪法问题调查委员会的委员长。他招募了许多日本知名大学的宪法学者,史称“松本委员会”。

    “真假草案”风波,催生“麦克阿瑟草案”

    “松本委员会”历经15次开会,终于确立了“宪法改革四原则”:一,不改变日本天皇的统治权;二,扩大议会的权力,限制天皇权力;三,内阁首相的责任包括整体国政,对议会负责;四,扩大对自由和人权的保护,采取充分的保护措施。

    在当时,日本民众相当关心宪法的改革。1945年12月19日,日本内阁信息局民意调查科发布了调查报告,75%的受访者都“要求改革宪法”。知识分子、政党、民间都活跃地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方案,甚至还出现了“日本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其间,还爆出了一段“真假草案”风波。

    1946年2月1日,《每日新闻》的特讯几乎卖了个光,因为它抢先刊登了一份“松本委员会”的宪法修正草案。

    日本政府随即否认了它的真实性,“它和委员会毫无关联”。但盟军司令部民政局局长考特尼·惠特尼看到后判断,这是“真正的松本委员长个人的草案”,“但草案极端保守,恐怕难获民意支持。”

    就此,麦克阿瑟认为,日本当局不具备修宪能力。他担心,如果任由日本自行修宪,苏联等国还是会强烈要求废除日本天皇制。他于是紧急命令惠特尼领衔,给日本宪法“捉刀”。

    两天后,著名的“麦克阿瑟三原则”出台:“第一,天皇居于国家元首的地位,皇位世袭。第二,日本放弃作为解决本国纷争之手段的战争、进而放弃作为保卫本国安全之手段的战争。日本将其防卫与保护委以现在正推动世界进步的更为崇高的理想。决不认可日本的任何陆海空军;决不给日本军任何交战权。第三,废除日本封建制度贵族的权力,预算制度效仿英国。”

    基于这三原则的修宪案,史称“麦克阿瑟草案”。惠特尼命令全局,以“最高优先级”和“最高机密”连夜撰写。起草的25人中,包括惠特尼在内只有4人有律师经验,却也没有一个人专攻宪法。因此,他们还参考了各国宪法,以及日本民间的各种宪法提案。

    惠特尼的副手查尔斯·凯迪斯,也是主要起草人之一。“宪法改革的最大目的就是永远解除日本的国防武装。”他直言不讳。

    “和平宪法”诞生,修宪派也开始兴风作浪

    1946年3月7日,全日本的报纸都印发了麦克阿瑟版的宪法草案。日本国民一时震惊,但仍给予了好评。

    5月16日,经过第90次日本议会的多次审议和修正,新的“和平宪法”终于诞生。根据《朝日新闻》的报道,其中就有贝雅特·戈登亲自起草的第24条民权条款,其中首次写进了“男女拥有平等权利”的内容。

    1947年5月3日起,新宪法正式施行。人们在天皇住所前的广场上欢庆,这一天从此成了日本法定的“宪法纪念日”。

    但从那时起,日本政坛就出现了一批“修宪派”,主张“日本应当抛弃被强加的宪法,自主制定宪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现今日本的主要党派自民党。

    1955年11月15日,日本自由党和日本民主党合并成“自民党”,首相鸠山一郎出任第一代党首。其建党的第一条纲领就是:以修改宪法为目标。为此,鸠山内阁推动国会通过了《内阁宪法调查会设置法》。但自民党并未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国会议席,这是谋求修宪所必须的。

    50年代初,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出于战略需要,企图重新武装日本。但当时的首相吉田茂力主“护宪”,压制了“修改宪法第9条”的叫嚣。

    到1965年,自民党已成功设置了“宪法调查会”,试图接近修改“宪法第9条”的目标,但遭到日本国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共产党、社会党等反修宪派也强硬发声,自民党虽长期把持着政权,却无法修宪。

    随着上世纪80年代苏联出兵阿富汗,出台了全球战略的美国便在背后支持日本右翼势力。但日本民意仍然反对修宪,以致于自民党内也有声音要求“把修宪从党纲里拿掉”。

    但1991年开始,“修宪论”再度热起来,这是因为海湾战争的爆发。在“和平宪法”约束下,日本无法向海外派兵。修宪派借此大谈“和平宪法的局限性”,起草了“向海外派兵法案”,并于1992年鼓动国会通过了该法案,成为修改“宪法第9条”的第一个突破口。

    1996年,日本在野党的位次发生了重大变动。民主党成为在野党老大,以“保护和平宪法”为纲领的日本社会党黯然败退。

    此后,日本政府又两次修改《自卫队法》,后又通过了《周边事态法》,规定日本自卫队可以在认为“周边有事”时,用军事手段干预。这些法律的出台,已严重背离了“和平宪法”的初衷。

    “她用一生呼吁,日本宪法必须守住‘和平’底线”

    与此同时,贝雅特·戈登对“和平宪法”的责任始终没有结束。2000年1月20日,日本参众两院设立了宪法调查会。5月,已经满头银发的戈登老太太,依然坚持飞到了东京,她为的是“给历史作证”。

    一代名将麦克阿瑟早在1964年去世。她的上级查尔斯·凯迪斯在“和平宪法”实施两年后,就辞职做了一名律师,并于1996年以90岁高龄在美国逝世。于是,老太太成了当年历史的惟一见证人。

    在日本参议院宪法调查会的注目下,老太太慢慢走向了座椅。她推了推眼镜,清晰地叙述了当时起草日本宪法的过程。她强调,自己拥护主张放弃战争的第9条,“日本宪法是用历史的智慧写就的”。

    不过,老人的一次次呼吁并未阻止日本政坛的修宪浪潮。2004年,民主党等党派各自建起了“宪法调查会”,“修宪派”继续扩大。

    修宪的内容也有了不小的扩展。长期以来,和自卫队有关的第9条是最大争议焦点,但现在,个人隐私等其他问题也成了争议点。比如公明党的目标就是谋求宪法写入“环境权”、“公民隐私权”。

    令贝雅特欣慰的是,直到她故去之时,“和平宪法”历经65年仍未被修订,甚至原原本本地保留了旧式的字词用法。

    老人身后还有一份特殊礼物。她留下遗言,请吊唁的朋友都把致意带给日本民间团体“九条会”。他们的目标就是保护“和平宪法”第9条不被破坏。

    “她用一生呼吁,日本宪法必须守住‘和平’这条底线。”在《朝日新闻》的报道中,贝雅特的女儿妮可这样说。

分享到:

 

日本60多年的宪法“修”“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