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印度和英国:从殖民地到捷豹

○作者 Boris Johnson(伦敦市长)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2年12月19日   40 版)

    哇,我冲着高级专员公署的巴里说。瞧,那里,我手指着。横在路当中。那是一只硕大的猫。我们刚到印度才大约半个钟头,已看到风筝在黎明血红的太阳下绕圈。我们看到喉部下垂的母牛在高速公路边的草地上吃草,看到田野里的大象等着看象人完成沐浴。但眼前的是其他东西。

    我们靠近了些,它还是一动不动。“你确信它是吗?”我问巴里。他俯身问前面的司机。“那是‘捷豹’车吗?”“没错,先生,是一辆‘捷豹’。”

    朋友,真的是。在离开甘地机场几英里的地方,我发现了一辆真正的英国“捷豹”在等交通信号灯。这款车在考文垂附近的惠特里和华威附近的加顿设计,由伯明翰附近的布罗米奇堡的工人组装成我们眼前的威力无比的“黑色野兽”。这里是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发现了英国最引以为豪的一款汽车品牌市场渗透力的证据。

    一到印度,活力就扑面而来。站在新德里粉红色的印度门,看着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有的走路,有的在献殷勤,也有玩板球的,直至他们消失在夜幕中。如果你去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神庙——斯瓦米纳拉扬神庙,你会看到一对对男女准备新婚之喜。

    这是一个12亿人的国度,即将超过中国成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地方——而且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全都如此年轻。印度一半的人口年龄不到25岁。事实上,现在全球人口每11个人中,就有1人是年龄不到25岁的印度人。想想这个市场的规模,他们现在能购买的东西,以及他们将来想要购买的东西。

    现在,印度增速不如3年前那么疯狂了——从每年8%降至仅5%,但仍比我们或任何其他欧盟国家快约5倍。印度人年轻、有抱负、充满活力、民主,又有完全自由的媒体。眼下欧元区愁云惨淡,而印度是我们应该做生意的地方。

    40年前(甚至可能是30年前),聪明的印度年轻人可能想的第一件事,是到伦敦的一流大学念书,他们现在仍然如此。但我们正面临来自美国的激烈竞争。现在是时候提醒印度莘莘学子和投资者,让他们知道英国的优点。

    我担心的是,在后殖民时代,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一度萎缩——到2010年,我们与瑞典做的生意还更多!而现在英印贸易又增加了,而且很快,机会多多。当然,我们做贸易不能凭感情,或所谓的“共同历史”(这段历史对许多25岁以下的印度人毫无意义),但有一点仍是事实,即英国与印度之间天然亲缘,一种文化和商业上的融合,而且一直日益紧密。

    这从饮食上就能看出。在英国,供应印度菜的菜馆,雇用的人员比煤炭、钢铁和造船业加起来还多。从文学上也能看出。英国出版商将诸如维克拉姆·塞斯和阿兰达蒂·罗伊等印度天才推向世界。电影里也有融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或《我爱贝克汉姆》这类电影,都让人一时搞不清楚到底是英国还是印度电影,抑或是英印合璧。

    无论从什么地缘战略角度讲,印度都应是英国的关键伙伴之一,卡梅伦首相2010年首次访问印度,他做得很对。但最有前景的是经济伙伴关系。想象一下每10万印度人就有一人买一辆捷豹。那可是大量的捷豹,大量的就业。

    □英国《每日电讯》报

分享到:

 

旅行习惯 男女有别
英国:让食物回到餐桌上
印度和英国:从殖民地到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