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当第一辆国产化的斯柯达轿车驶下上海大众的生产线时,外界对这个百年品牌的中国之旅普遍抱有疑惑——彼时,作为“本家”的大众,都在日系车的进逼下面临市场份额下跌之痛,在海外被定义为二线产品的斯柯达,又能有多大的作为呢?2007年全年,斯柯达在华销量2.7万辆,平平无奇的市场表现,似乎印证了部分人之前的“唱衰”。
然而,中国车市从不缺乏奇迹。自2008年开始,随着中国登上全世界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斯柯达也顺势而上,销量一路飘红,到2010年,中国已成为其最大市场。此后两年间,经受了消费刺激政策的退出与宏观经济增速减缓的考验,斯柯达继续着它的强势扩张,2012年前11个月在华总销量超过22万辆,年度销量继续实现同比增长已无悬念。
简明的统计数据胜过千言万语,斯柯达以实际行动回击了外界的质疑。在大众汽车在华重塑神话的过程中,这支来自东欧的飞箭功不可没,成为二线品牌崛起的经典案例。
斯柯达的竞争力从何而来?应该说,从“专于智、慧于行”的品牌口号,到“Human Touch”的服务理念,再到对众多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倾力支持,斯柯达在营销渠道和形象推广方面的工作不可谓不出色,但就汽车类消费品而言,过硬的品质始终是最基础的元素。
斯柯达的首款国产化产品明锐上市之初,“源自欧洲,高于欧洲”被其作为主要卖点广为宣传。作为大众集团平台化战略的产物,明锐在机械品质、安全性、制造工艺乃至可扩展性方面的表现均不逊于众多兄弟车型;1.8TSI发动机的引入,则令外表低调的它成为中级车阵营中的运动健将,测试成绩甚至比被视为同级别标杆的大众速腾更为出色。
随着明锐成为月销万辆俱乐部中的常客,相似的产品特质也被斯柯达品牌下的另外两款车型继承。2008年上市的晶锐,凭借当时在国内罕见的个性化订制概念,成为都市时尚一族追捧的A0级精品小车;2009年登场的旗舰车型昊锐,则首次把代表大众汽车最尖端科技的太阳能天窗、自动泊车系统等配置带到中国,其身影很快遍布一线城市的大街小巷。
当然,斯柯达并不满足于做“换标的大众”。作为欧洲最早的汽车品牌之一,它在百年岁月中历经动荡,别具一格的设计语言依然流传至今。抛开具有古典美的家族式前脸与浑厚饱满的整体造型不论,斯柯达旗下车型宽敞灵活的内部空间,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德系车之前给人留下的古板印象。仍以明锐为例,其两厢半的车身结构与560L的超大后备箱,至今在竞品中罕有敌手,让无数车主在乔迁新居或长途旅行时受益良多;至于昊锐,其凭借不到2.8米的轴距营造出非常可观的后排空间,相比身价更高的加长版豪华车亦不遑多让。
有调查显示,向打算购车的亲朋好友推荐同品牌产品,是许多斯柯达车主共同的经历。高人一筹的产品竞争力,确保斯柯达完成了巩固大众集团阵营“侧翼”的使命,也让其自身在良好口碑的积累下获得了更强的独立性。对于一个入华5年、仅有三款车型的品牌而言,这样的成绩十分难得。2013年,随着新款中级车和紧凑型SUV的推出,更多悬挂飞箭标识的汽车将奔驰在中国大地上,人们相信,斯柯达的东方之旅也会由此掀开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