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11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挺”斯,“反”斯,还是“去”斯——

斯大林会否“撕裂”俄罗斯?

○本报特约撰稿 方亮 《青年参考》( 2012年11月07日   08 版)

2012年4月6日,一名俄罗斯女孩在莫斯科手持一本封面印有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笔记本,该系列笔记本印有俄历史上20多位著名人物,内有人物传记。

□图片来源 CFP

    俄罗斯目前有些缓慢的政治与社会转型,时常遭遇“该如何看待苏联历史遗产”这类问题的拷问。10月30日,俄罗斯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日”。

    这一天,总理梅德韦杰夫抛出了一番抨击斯大林的言论。这值得关注,因为近年来,俄当局极少深入反思斯大林和他发起的政治运动。

    于是,梅氏的这番举动不仅提供了一个分析俄高层政治内情的契机,还让人们得以从侧面来观察俄社会在斯大林问题上的态度。

    “普京要求在历史书中正面评价斯大林”?

    10月30日,身为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领导人的梅德韦杰夫,在彼尔姆边疆区会见“统一俄罗斯党”地区党部成员时说:“当时发生的一切,不仅是斯大林,其他所有领导人毫无疑问都应当受到最严厉的批评。尽管目前已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但这应当保留在史册中,让这样的事永远不再发生。对自己的人民发动战争,这是令人发指的罪行。”他除了积极评价彼尔姆边疆区建立的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馆,还对其他地区没有类似纪念馆表示遗憾。

    此言一出,立即在媒体及网络上激起千层浪。只不过,讨论重点似乎并未落到斯大林及其发动的“大清洗”上,而是放眼整个俄社会。

    事实上,对20多年前摆脱了苏联统治的俄罗斯联邦来说,这个“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日”可谓意义重大,不仅是反思并防止重走苏联旧路的重要时机,更是向下一代介绍苏联专制恶果和斯大林“大清洗”灾难的契机。

    1978年,一批尚被关在监狱和劳改营里的苏联异议分子决定,将每年的10月30日定为“政治镇压受害者纪念日”,以纪念那些死于苏联领导人发动的政治镇压中的同胞。那天,异议分子们举行了绝食抗议,纪念这个日子的首次到来。

    苏联解体后,每年的这一天,俄罗斯全国各地都会举行悼念活动。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1937~1938年也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军界、经济和艺术界不少精英被清肃,130万苏联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俄罗斯还在1991年通过法律,为这些政治受迫害者恢复名誉,还要求学校给学生们教授以此为主题的课程。

    但普京上台后,俄当局和舆论界不仅平时很少提及此类反思,连这个纪念日也基本被视而不见。在今年为数不多的纪念活动中,由俄著名人权组织“回忆”发起的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的纪念活动受到关注。但从现场情况来看,无论参加人数还是声势,活动都难以让人乐观。俄新闻网站“自由媒体”说,别说用实际行动来进行纪念,就是真正了解这个纪念日出处的人恐怕都寥寥无几。

    其实,俄社会对这一纪念日的冷漠并非偶然。根据俄调查机构“列瓦达”今年8月的一次全国性调查,48%的俄民众对斯大林持正面评价,22%持负面评价。但在1998年,负面评价斯大林的人占到60%。

    这是一个惊人的变化。简单地说,在普京时代,俄社会对斯大林的认知出现了方向性转变。这同近年传出的“普京要求在历史书中正面评价斯大林”和俄罗斯共产党频频高调纪念斯大林等,相契合。

    “列瓦达”负责人列夫·古德科夫认为,这种变化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未受到正确历史教育有关。他们感受不到苏联专制和“大清洗”的罪恶,对历史有一种扭曲认识。而俄政府这些年来似乎有意“冷藏”这一纪念日,体现出当局有意重塑公众对斯大林的态度。而此举显然是为了给在许多问题上同斯大林一样体现出铁血、集权和强硬特征的普京,增加执政的合法性。

    梅氏对斯大林的抨击扎眼却令人生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梅氏抨击斯大林的表态显得十分扎眼。但是,在4年总统任期内,在许多问题上与普京拉开了距离的梅氏,实际上并未作出任何一点试图改变普京权力体系的动作,而他那些包含自由主义理念的言论也只停留于口头。

    在评价斯大林问题上,梅氏曾对其作出多次抨击,甚至承诺要高调纪念这个纪念日。但直到他离开克宫,承诺都没兑现,留下的只是他抨击斯大林的只言片语。而今年,除了继续抨击斯大林,他也呼吁统俄党党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虽然我对当时绝大多数领导人并没有好感,但不论他们曾经做了些什么,不论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如何,这(斯大林领导的卫国战争)是全国的胜利也是人民的胜利。”他说。

    实际上,在“梅普互换”后,俄中产阶级和反对派不仅对梅氏非常失望,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对他产生了质疑。

    再次上台后,普京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手腕,包括分化反对派和为反对民众树立虚假“偶像”的“招儿”。如在大示威中同意放开组党限制,但随后就出现大批自由主义党派组党并成功注册的现象,致使反对力量遭到分化;而真正的反对党派反倒得不到注册,从而无法参加大选。

    而梅氏将自己塑造成自由主义者,却并不割断跟普京的联系,并且从不挑战普京。这使外界将其视为普京用来唱“红白脸”大戏以博取红利的工具。所以,如今梅氏抨击斯大林,不但未引起外界的赞赏,反而让俄媒禁不住讨论他此举的目的。只有俄罗斯的“纪念碑”等人权组织站出来,表示坚决支持梅德韦杰夫的立场,并呼吁在国内就“去斯大林化”采取具体措施。

    不加分辨的批判,反而易引发社会分裂

    数家俄媒则分析认为,在俄罗斯社会当下的这种氛围中,单纯去抨击斯大林,无疑是危险的。这等于让人们“选边站”,“挺斯派”还是“反斯派”?可这样做很容易造成社会分裂,得利的恰恰是普京。

    不久前对摇滚乐队“造反猫咪”的审判,实际上就是一次借宗教议题进行的撕裂社会的尝试。俄新闻网站“KM新闻”认为,单纯让人们选边站有失公允,“有些人支持斯大林但未必支持他的大清洗,而是怀念那个国家强大的时代,那个共同为国家去战斗的时代”。该网站也认为,不加分辨的批判容易引发社会分裂,而耐心的启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总体而言,俄社会对斯大林及其所代表的政治理念的反思,并未进入成熟阶段,俄罗斯的“去斯大林化”并不彻底。这固然同当局的策略关系密切,更同俄特殊的历史际遇有关。

    毕竟俄罗斯人极为重视民族的荣光,深信民族承载着重要使命。而90年代的民主改革未能带来国富民强,相反却带来混乱和虚弱。这样的遭遇极易破坏民主自由的威信,让俄民族重新回到老路上去。

    其次,无论是在斯大林问题上的转向,还是反普京运动的衰落,都体现出俄罗斯人对民族自由的追求只是工具性的,这同当年彼得大帝对西方的追求没什么两样。这种态势会使得俄罗斯的转型道路更加曲折。

    最后,俄社会当下也确实面临着价值观的分裂。就像普京虽遭强力反对却仍可当选一样,俄社会在价值观上形成了两派。是选择让两派和平共存并渐渐弥合差异,还是让他们冲突对抗,不但考验着领导人的智慧,也是其政治节操的试金石。

斯大林会否“撕裂”俄罗斯?
各种猜测不停息,总统普京伤不起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