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10月22日晚,在一一提问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资深主播鲍勃·希弗面前,同时也是全美电视观众面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党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展开了他们的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总统竞选电视辩论。
距大选仅有两周时间,这场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的林恩大学举办的辩论,也许会是多数美国人观察和比较两位候选人的最后机会。
在这场以“外交政策”为主题的辩论中,罗姆尼呼吁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强硬的角色,奥巴马则称,罗姆尼在中东问题上提出的领导方式是错误且不计后果的。
分析人士一度以为,中国会成为这场辩论的焦点。此前,在两人的第二轮辩论中,“中国”一词共出现了22次,每次都带着负面的意义。从指控中国进行不公平贸易,到争论候选人该不该投资中国,中国俨然成了美国大选里随时出现的出气筒。
但在22日晚间的辩论中,中国问题并未占据太醒目的位置。虽然“中国的崛起与明日之世界”是辩论的五大主题之一,但两位候选人一致表示,中国并非美国的威胁,相反,可以成为美国的国际伙伴。
双方争辩的焦点集中在了中东这个“奥巴马击毙了本·拉登,却又失去了首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的地方。
辩论以一个关于利比亚的问题开始。罗姆尼表现出了一种对“阿拉伯之春”有所怀疑的姿态。他赞扬奥巴马下令击毙本·拉登,但亦提及利比亚极端分子的增多等情况。“我们不能凭借杀来杀去解决这个烂摊子,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是,我们曾对这个地区抱有的希望出现了相当大的倒退。”他说。
但被问及不断变化的中东局势时,罗姆尼说,他的战略非常直截了当,就是抓住那些坏人并消灭他们。
另一方面,奥巴马也抨击了罗姆尼,称对方未曾承担过执行外交政策的职责,提出的领导方式有失妥当。他强调,美国——总统本人及美国人民——已在情势不断变化的中东局势中扮演了一个领导者角色,美国人在没有派地面部队的情况下,解放了一个已被独裁者束缚40多年的国家。
辩论中还提及伊朗与叙利亚。罗姆尼宣称,他在伊朗问题上会比奥巴马更强硬;奥巴马则表示,两人在叙利亚问题上寻求的结果并无太大不同:都希望促使叙利亚出现温和的领导层,让政权实现有效更迭,让巴沙尔·阿萨德下台。
《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曾说,要琢磨出奥巴马与罗姆尼的外交政策有哪些本质上的不同,真是难上加难。
尽管并非重点,辩论中的中国议题依然值得说一说。两人均赞同,美国公司转移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剥夺了美国人的工作机会。罗姆尼说,他并不希望与中国打贸易战,而是要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中国是一个稳定的国度,美国应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让中国具有更负责任的态度。这位与中美贸易关系颇深的候选人还表示,自己一旦当选,将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
而奥巴马见缝插针地提醒众人,罗姆尼自己经营公司时,就曾使就业机会流向中国。他想说,在他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提出的针对中国的贸易诉讼,比小布什在任8年时还要多。对他而言,中国不是对手,而是潜在的合作伙伴,美国需要通过一些政策和措施,帮助中国去遵守国际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