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那些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时刻,英国总是与真正的革命失之交臂。
1848年,欧洲大陆的空气中弥漫着革命的味道,《共产党宣言》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风云际会之时,法国音乐人兼政治评论家埃克托·柏辽兹来到伦敦。在他面前,宪章运动(英国首次大规模工人运动)已经走到全面爆发的边缘,公众与政府的武装对抗似乎不可避免。然而,环视过这座骚动不安的城市,柏辽兹摆出高卢人的孤傲,耸耸肩,不屑地说:“这些英国佬,对发动一场暴动的相关知识,就跟意大利人对交响曲的理解般少得可怜。”
去年的伦敦骚乱后,以动荡和反抗为主题的书籍开始热销,弗兰克·麦克林恩的《不曾走过的路》便是最新一部。在前言中,他对前辈们的心血——包括大卫·霍斯普的《英国反叛者》和爱德华·瓦伦斯的《英国激进史》表示认同。不过,麦克林恩的写作思路有所不同。本书的核心论点是:英国从未经历过一场真正的革命,从没有完整地推翻过一个制度。遵循这样的逻辑,麦克林恩没有为我们呈现事无巨细的编年史,而是选择了英国历史中的7个“抉择时刻”,试图告诉读者,这个国家是如何一次次从革命的悬崖边逃脱。
这些时刻对现代人来说,或许有点陌生,从1381年的农民大起义,到16世纪30年代的“求恩巡礼”。比较特别的是17世纪中期的英国内战——很多人都相信,那个时候的英国经历了一次真正的革命。麦克林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每个历史时刻的剖析,他给出了这些变革不能同革命划等号的理由。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颇具开拓性的工作。
也许,全书最有趣的章节是探讨“詹姆斯党人叛乱”走向革命的可能性的章节。1745年,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别名邦尼王子查理)企图推翻既有政体,尝试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他的《詹姆斯党人宣言》公开呼吁推翻金融资本主义,并承诺建立一种类似原始福利国家的政体,尤以“我们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处于国家保护之下”的口号最为出名。这个怪人是投机分子,还是当代民粹主义者的鼻祖?类似的争议话题在书中比比皆是。
寻求妥协而非崇尚巨变——对英国政治的这一特质,麦克林恩进行了反思。“两党轮流执政体系……令代议制成为笑谈,产生了首相权力大于罗马帝王的异状。”他还批评道,工党在历次罢工期间只给予工人象征性的支持,“散布的净是陈词滥调”,而不肯提出具体的建议,以“缓解他们自称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困境”。
本书对权贵阶层的态度不算客气。苏格兰煤矿主协会主席亚当·尼莫就是个反面典型。上世纪20年代,这位爵士直截了当地宣称,英国煤炭业的竞争力,源自“对矿工们主张的最低工资标准不闻不问”。当被问及是否可以透露自身的收入时,尼莫那奥林匹斯山般的傲慢立即消散,面红耳赤地怒斥提问者“无礼”和“离题”。
无论如何,界定“革命时刻”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就本书而言,站在事后诸葛亮的立场上,作者对历史问题的解释,有时会让人觉得它既像是令人疑惑的托辞,又像是某种自设的规范。说它是托辞,是指该书的内容并没有真正与“英国例外论”划清界限;说它是规范,是因为在整本书中,作者都企图把研究对象硬塞进某种类别。麦克林恩对民众“受限制的意识和想象力的缺乏”表示遗憾,但另一方面,他未能就革命本身给出明确定义。
正如学术界所指出:“在英国这样的国度里,发生革命是很难的。”其具体原因就是麦克林恩试图探索的东西,单就《不曾走过的路》而言,他尚未给出圆满的答案。尽管如此,读者依然能从中有所收获——譬如,我们会意识到埃克托·柏辽兹的断言在很大程度上犯了错:英国人完全知道怎样发起暴动,只是不懂得如何把暴动转换成革命而已。
□英国《卫报》
关于作者:弗兰克·麦克林恩生于1941年,英国作家、历史学家和记者,皇家地理学会会员,已出版著作20多部,以《拿破仑传》和《狮心王和拉克兰》最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