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西学东见

“昭君出塞”还是“特洛伊木马”?

——大陆台商的融入与认同

○“政见”观察员 马军 《 青年参考 》( 2012年09月26日   03 版)

    “社会阶级”和“身份认同”最影响台湾人在大陆的社会融入。其中“社会阶级”因素影响台湾人生活层面的融入,“身份认同”则对深层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层面有着显著的影响。

    自海峡两岸开启大规模交流以来,两岸人员往来越来越多,大陆前往台湾的民众以观光客为主,台湾则有数十万台商长期在大陆经商,若算上这些台商能够直接影响的家人,共计两百余万,接近台湾人口的十分之一。

    大陆社会学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是,如此庞大数量的台商是否能够融入到大陆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这些台商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也能通过选票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改变台湾的政治局势。西进大陆的台商对台湾来说到底是“昭君出塞”还是“特洛伊木马”?这也引起了台湾政治学界的兴趣和关注。

    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学者对此共同做了研究,观察长期居住在大陆的台湾人士在长期的社会接触后,能否逐步融入当地社会,以及到底哪些因素能够影响融入上的差异。

    研究者发现,“社会阶级”和“身份认同”最影响台湾人在大陆的社会融入。其中“社会阶级”因素影响台湾人生活层面的融入,“身份认同”则对深层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层面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社会阶级层面,研究者以台商在当地居住的社区房价为标准,用来测量这些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阶层,并且选择了在大东莞和大上海地区居住一年以上的台湾人为研究对象。

    大东莞地区的台湾人是第一批进驻大陆的台商,运营的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他们大多是中学或者专科学历。大上海地区的台商进驻大陆的时间,要晚于大东莞地区的台商,大多从事大中型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或者服务业,学历以大学及以上为主。通过对这些台商的访谈和问卷,作者得出结论:社会阶级越高的台商,越能够在生活层面融入大陆的社会;朋友中大陆人就越多,也越喜欢将子女留在大陆读书。

    对此,研究者解释:越高阶的台湾人,越容易在大陆享受到在台湾享受不到的生活水平,也就有更多的选择能力来安排家人的生活,能够为子女选择当地比较好的学校。这些人对大陆人的“我群”认同也相对强烈,对与大陆人发展亲近私交的态度是开放的。

    身份认同的部分,则比社会阶级的部分更复杂,这要追溯到台湾内部的身份认同的差异。

    在台湾,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一般来说,民族认同指的是民众本身对自己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还是“两者皆是”的认知,国家认同则要牵扯到“统独选择”的问题。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两者相关,但并不完全重合。在台湾,民众对自己的民族认同都有大概的认知,而在国家认同的方面,纯粹统派和纯粹独派都相对较少,大多数人都保持中间的立场。

    至于在大陆的台商,其社会融入和身份认同也显著相关: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或既是中国人又是台湾人的台商,比只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台商更能够与当地人深交,原因是他们认为大陆人属于社会学上“我群”的定义,因此心态较为开放。而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台商,一开始就把大陆人视为“他者”,接触因此较少。

    此外,身份认同对大陆台商的退休规划也有深层的影响。台湾意识较强的台商,即便长时间在大陆生活,退休时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台湾;而对中华文化具有深厚情感的人,则更愿意继续留在大陆。

    (本专栏由“政见”团队供稿)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分享到:

 

愤怒的中东为何群起反美?
“昭君出塞”还是“特洛伊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