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古时代的洞穴壁画到近来的几次枪击案中,人们时常看到“利他主义”的英勇行为。这些案例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灾难来临时会有人置自身安危于不顾?是什么让那些勇敢的人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难以深入的利他主义:研究对象往往已牺牲
8月5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里克一座锡克教寺庙突发枪击案,枪手冲进寺庙拔枪乱射。在四散奔逃的人群中,有一些勇敢的人挺身而出。
惨案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7人死亡、多人受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死者中包含寺庙住持桑沃特·卡拉卡,目击者称,当时他与枪手搏斗并试图解除对方武装。重伤者中有一位警察布莱恩·墨菲,他在接到报警后第一个赶到现场,并与枪手对射,不幸身中9弹,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类似的英勇事迹,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着。在7月20日美国“蝙蝠侠枪击案”中,3名男子为了救女友而用身体挡住枪口,不幸遇难,而他们的女友得以幸存。在1月,意大利豪华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触礁搁浅时,船长率先弃船逃跑,游客争相逃命,也有一位57岁的船员在混乱异常的现场选择留下来,组织人员撤离。
这些英勇行为被归为“利他主义”,它广泛存在于各个时段的各种文明中,从上古时代的洞穴壁画到各类民间传说,再到文学作品,无处不见其踪迹。这些案例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灾难来临时会有人置自身安危于不顾、从容面对乱局,换来的仅仅是死后人们的祭奠与颂扬?作为一种风险极高、违反理智的“赔本买卖”,利他主义为何能高调地存在几千年,是什么让那些勇敢的人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长期以来,利他主义一直是一个难以研究的课题,因为这种行为不同于一般的好人好事——后者很容易找到研究对象,前者的研究对象往往已在灾难中牺牲,只能通过目击者、亲友间接了解情况。
自我牺牲行为有利可图?
我们愿意相信,利他主义是绝对高尚的。尤其对于那些愿意舍弃生命的人,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他们的动机呢?但部分研究人员并不这么认为。2004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尔温·贝克与爱丽丝·英格丽在权威学术刊物《美国心理学》上发表文章,指出利他主义并不总是全然高尚,有时或许混有自私因素,是一种维护个人地位的捷径。
有心理学研究支持这一结论。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心理学家弗兰西斯·麦克安德鲁与柯林·佩里鲁斯在学术刊物《进化心理学》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找来了78位志愿者,实验完成后这些人可以瓜分一笔总额1170美元的奖金(这也是实验的一部分)。
志愿者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些锻炼忍耐力的实验——将手浸泡在一盆冰中,或将头埋进在水槽里闭一会气。实验结果发现,那些表现得很有忍耐力的志愿者更受欢迎,他们分得的钱比其他人要多得多。作者最后的结论是,“采取‘自我牺牲的行为’从长远看是有利可图的策略”。
答案也可能是压力荷尔蒙,或是纪律
在麦克安德鲁与佩里鲁斯的实验中,不少志愿者或许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而强撑着。但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听说的英雄事迹相比,他们的实验少了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死亡威胁。反正撑着就撑着,也不会要命。对一个明知自己行为可能带来死亡厄运的人来说,身后的名与利不过是浮云而已。那么,如果不是为了名利这两样,利他主义者又是为什么呢?答案也可能是冲动,或是纪律。
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有一些人在危急情况下并不总会用理智去权衡利弊,再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并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后果,而是,挺身而出是他们最自然的选择。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压力荷尔蒙。在奥克里克寺庙枪击案与“蝙蝠侠枪击案”中,那些舍己为人的英雄们也许是脑瓜一热,不加思考就冲了上去。
有些时候,利他主义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十分简单:他们必须得这么做。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迪恩·艾金斯曾受美国国防部之托,研究军人中的利他主义行为。在考察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服役的数百名退伍军人后,艾金斯相信,其实他们中间大多数人都曾试图逃跑,只不过出于纪律限制不能跑。甚至一些战斗英雄也是如此,他们在危急时刻并非不想活命,但逃跑就意味着可能上军事法庭或被长官枪毙,无奈顶风而上,最后稀里糊涂就成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