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恋者无所不在。我们收听BBC,举办研讨会,(或许)还出现在电视上(这要取决于你怎么看神探夏洛克中的福尔摩斯了)。如今,你扔出去一盒子避孕套,可能会砸中某个无性恋者。正因如此,许多人开始谈论无性恋,想知道我们为何会这样。
无性恋是指对性吸引无动于衷,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人们开始公开谈论这个问题,这在以前没有过。历史上有些人可能是无性恋者,但他们没有谈论其性取向的环境。在他们身处的时代,无性恋与同性恋一样,均被视为畸形变态,而不是自然的人类变异。
今天,社会态度转变了,意味着更多人公开承认自己是无性恋,比如已故的艺术家爱德华·戈里和时尚批评家蒂姆·刚恩。
研究表明,全球有1%为无性恋。许多人对性吸引没感觉,但也经历不同方式的婚姻。我们当中有些人浪漫,对私密关系感兴趣。也有人,比如我,毫无浪漫之心,性格上更爱独居。有些人有性冲动,但不指向任何人,有些根本就没有性冲动。无性现象的复杂性仍有待研究。
研究者安东尼·伯盖特最近称,无性恋的大量出现,是因为社会“性化”。我不同意该看法。我不认为无性恋实际增加了,而是倾向于认为其由隐变显。这就像同性恋以前基本隐而不见,实际上他们早就存在,世界是逐渐才习惯的——无性恋也是从来就有的,只是没有得到承认。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无性恋显著增多,因为越来越多人承认自身感受。10年前,除了科学课堂提到的一些动植物外,我对无性恋一无所知。我们有时会用这个词来取笑没有恋爱,或看似对此不感兴趣的朋友。当我开始融入无性恋群体时,这种状况变了,我了解到这个活泼、斑斓的世界。
突然间,我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以及对我们生活中的人的感觉了。我与许多其他人一样,发现这个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人不少,我们都可以被归入某个名称之下。我开始自称是无性恋,但这不等于我的性取向变了,无非是我们现在有专有名词来描述了。
许多其他无性恋者描述这种开悟的时刻。他们意外碰上诸如“无性恋宣传教育网络”这样的组织,意识到他们在世界并不孤单或怪异。对于我们当中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点,它帮助我们对性取向更坦然。最终,我们开始谈论它,提高人们对无性恋的认识,向那些可能也在为性取向挣扎的人伸出援手。
社会不断“性化”一定程度上导致无性恋者数量增加吗?我不这样认为,但这迫使我们更公开,谈论我们的经历,反击社会上有关性、私密、婚姻和价值的态度。以前,这些态度把我们推到边缘。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