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一旦开始就如瘟疫般蔓延,其中又以自欺欺人最难根除。本书剖析了欺骗的发生机理、不同类型及应对措施,旨在帮公众筑起牢固的心理防线。
集使命感与风趣于一身,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利正是这样的人。他的研究围绕着形形色色的怪诞行为展开,却不含丝毫愤世嫉俗的成分。人类的荒诞之举或许是可预见的,但是,再强的预见力也无法改变引起怪诞行为的规律。认识到这一点,艾瑞利便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规划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并保护公众对合理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诉求。
在新著《欺骗的可靠真相》中,艾瑞利专注于探讨普通人是如何行骗的——尤其是怎样欺骗自身,并通过一系列试验告诉我们:从成本-收益框架理解,欺骗终归得不偿失。
艾瑞利敏锐地捕捉到了诱发欺诈行为的、两种相互冲突的动机:一方面,我们想尽量多拿好处,另一方面,又想让别人认为我们品性纯良。所以,我们胡说八道,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随着时间推移,所谓“认知弹性”逐渐削弱了我们的心理防线,让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失去了什么,让道德准则和欺骗行为的矛盾无法引起足够的警惕。
人类擅长从概念层次入手,达到欺骗自身的目的。以打高尔夫球为例,用脚而非用手偷偷把球移位看上去似乎更诚实,问题在于,只有用球杆击球才是被规则允许的。“如果不同类型的欺骗行为和道德准则有远近之别,行骗者更容易心安理得。”我们反对直接拿走现金,对通过花言巧语骗取回报不觉羞耻,“同属不义之财,心理距离成为关键。”
诚然,欺骗并不全是恶性的。艾瑞利少年时曾被严重烫伤,险些丧生。住院恢复期间,医生和护士不断说谎以平复他的悲观情绪。相反,如果让病人获知伤势的真相,他搞不好就无法坚持下来了。痛苦是真实的,看护者们“利他”的欺骗则有效缓解了痛苦。艾瑞利由此总结道:由于他人善意的谎言而得到好评时,我们往往会不加辨别地相信那是应得的。在另一场实验中,当学生们对教师夸大性的赞美信以为真,就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水平提高,解题能力也突飞猛进,老师因此收获了更多信任,可谓一箭双雕。
尽管作者表现出足够的宽容,就整体而言,欺骗仍是令人沮丧的。我们没必要急着感叹世风日下,毕竟,书中给出了不少对策。譬如,对道德标准稍作提醒,便大大有助于约束不端行为;公开宣布荣誉制度或从业准则,更能显著压低欺骗的发生概率;在填表前签保证书,比在填表后签更有用。据说,艾瑞利在执教时,特别喜欢让学生自己制订奖惩制度,把它当作业来完成,而非在诚信协议上签个字那么简单。这种做法普及后,作弊现象少了许多。
本书的后半部分,就利益冲突与欺骗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我们由此意识到,医生、律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其实时时置身于矛盾的处境中:愚弄自己,意识到自己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不正确,又屡屡挑战道德底线。这部分专业人员对他们的顾客理解越深,越受后者信任,这种冲突就越强烈。事实上,无论处于顾客还是专业人员的立场,我们都喜欢在潜意识里自我麻痹,“我们和我们信任的人不会搞出这种情况”(行骗与被骗),由此在自欺欺人的陷阱中无法脱身。
艾瑞利还展示了一些容易导致道德自制力削弱的因素,最常见的莫过于疲惫和饥饿。之前,笔者就在一本法学著作中读到过这方面的例子——法官饿着肚子时做出的判决跟平常是不一样的。“自我消耗”的概念提醒读者:意志力犹如肌肉,做善事得先储备足能量。
经验告诉我们,欺骗一旦开始,就会像瘟疫般蔓延,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是极强的。这就是我们绝不能容忍轻率之举的原因——它降低了欺骗的门槛。
艾瑞利的贡献则在于抬高了这道门槛。将热情和睿智连结起来,他在书中要求我们时刻审视心理防线上的细微裂缝,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免于遭到他人乃至自身的愚弄。
关于作者:
丹·艾瑞利生于1968年4月29日,以色列裔美国人,现为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曾创立“后见之明心理学研究中心”。在上一部专著《可预见的荒诞》中,艾瑞利向读者揭示了关于自由市场合理性的多种错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