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中国正重蹈美国的“城市灾祸”

○作者 Peter Calthorpe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22日   27 版)

    过去5年,中国修建了2万英里(约合3.2万公里)高速公路,完成了12条全国性公路,比预定时间提前13年,只花了美国修建州际公路系统时间的1/4。

    最近10年,单是上海就修建了大约1500英里(约合2400公里)道路,相当于3个纽约曼哈顿的距离。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增加3.5亿,这就意味着,在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城市人口相当于增加今天的一个美国。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到2025年,中国将需要铺设多达约50亿平方米道路,才能维持运行。

    中国与汽车的爱恋,已发展为灼热的迷恋。今年4月,北京国际车展,将近100万人涌入现场,一睹最新款汽车的风采。但是,北京有可能犯下美国步向超级大国犯下的同样错误——这种错误导致美国人依赖来自不稳定地区的外国石油,过着不健康生活,至今还未摆脱几十年来中心城区衰落带来的后遗症。

    今后数年中国做出的选择,对中国城市的长远活力、宜居性和能效,乃至整个地球的健康,将造成巨大影响。

    不幸的是,中国现在的建设很多都建立在西方过时的规划理念上,将汽车而非人放在城市生活中心。其付出的代价,将是腰围增大、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污染呛人和交通拥堵。中国可能还未富裕,就变得肥胖和不快乐。

    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城市一样,中国城市大修快速路、环形路及停车场,为汽车旅行的急剧增长提供空间。不过,当年二战后,汽车大量出现和国家公路网络的扩大,掏空了美国城市。上班族逃离城市贫民窟和紊乱,来到位于郊区的别墅。为此,美国伟大的城市规划专家简·雅各布斯曾哀叹:“毁灭美国社区的罪魁祸首,不是电视或毒品,而是汽车。”

    而最近几十年,城市犯罪率大幅下降,郊区也变得像市区一样拥挤,美国人又重返城市,给城市注入新活力,他们接受公共交通、步行区及街头商店。

    如今,在美国中上阶层人士看来,“城市”意味着酷酒吧、有机食品超市和自行车道,而中国的城市化却代表完全不同的东西:灰蒙蒙的天空、千篇一律的住宅楼以及杂乱无章的交通。

    可以说,由于中国人口稠密,其城市灾祸甚至比美国更严重。虽然北京修路速度惊人,但交通仍时常停顿。情况太糟糕了,北京、广州和上海不得不采取抽签方式,分配有限的汽车牌号。

    中国的城市膨胀,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而不是改善)该国环境。北京至今仍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在整个中国,司机、行人和骑车人受伤日益上升。据官方媒体报道,中国每天有约300人死于交通事故(居世界之最)。交通事故成为45岁以下中国人的一大杀手。这种趋势的潜在原因不言而喻:糟糕的城市规划。

    许多中国官员(包括最高层)认识到需要超越汽车。我的公司为私人客户和美国基金会在中国做了大量规划工作。过去10年,我与中国规划者和地方官员多次会晤,他们认识到中国照这样下去,迟早与“大自然母亲”发生冲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和著有生态和城市发展书籍的几位作者对我说,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及增加公共交通及步行市区,是中国城市未来的关键。

    □美国《外交政策》9、10月号

分享到:

 

中国注重“软实力”,媒体抢滩非洲
中国正重蹈美国的“城市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