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低迷,2011年,全球范围内逐渐掀起了一波“裁员潮”。而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几次裁员潮不同的是,跨国公司的中国区公司未能像以往那样拥有裁员“豁免权”。诺基亚、松下等公司在宣布裁员决定后,先后在中国区进行了不同规模的裁员,此次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也向员工发出裁员的通知,并引起颇多争论。
据悉,此次摩托罗拉将在中国区裁员约1000人,主要集中在研发部门,约700名研发人员可能失去工作。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给出的裁员理由与其总公司的口径一致,称是因为公司调整策略,未来每年将只推出三四款手机,中国区将不再需要那么多研发、销售员工,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还透露,不排除今后进一步裁员的可能。
引来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被裁员工不满的,并不仅仅是裁员事件本身,更多的是摩托罗拉公司“粗暴”的态度。该公司虽然给出了还算“厚道”的赔偿标准,但裁员事件中工会是否不作为,哺乳期员工是否在解聘范围内等争议点引来关注。摩托罗拉中国区人力资源部门已开始通知员工被裁消息,并陆续与员工谈话,要求员工无条件服从裁员决定,并在限定期限内签字,“如不签署协议,摩托罗拉将单方面解约”。
摩托罗拉的态度引发了员工的公开抗议,部分情绪激动的被裁员工打出了“抗议暴力裁员”的条幅,并且把怒气直指向母公司谷歌。有员工在网上抱怨称,此次摩托罗拉的裁员,是谷歌为获取专利收购摩托罗拉后“过河拆桥”的行为。当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商言商”,谷歌这样的策略也起到了保护摩托罗拉核心部分的作用。
目前,在员工抗议的压力下,摩托罗拉公司已就赔偿方案做了部分让步。
金融危机过去4年后,中国的企业,以及外企的中国公司开始受到明显冲击,为什么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会出现这么长的“时间差”呢?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最初能够在金融危机中平安度过,是因为中国的负债率并不高,中国人中透支消费的习惯并不如欧美那样普遍,相反,中国人具有储蓄的习惯,这使得中国在金融危机开始时能够及时调整。现在,外部市场始终不见好转,政府的调整手段已经难以令经济趋势向好,经济进入到收缩环节,而收缩的具体表现就体现在消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