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朝鲜:金贵银贵不如平壤户口贵

○本报特约撰稿 姜立潼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22日   11 版)

    虽然朝鲜很多地区都受灾严重,但在首都平壤,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天灾的威胁,大街小巷还是一片祥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这里是首都。

    诱人的首都“特权”

    据韩国媒体报道,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朝鲜运动员取得不俗战绩,斩获4块金牌。等待凯旋健儿们的,除了“人民体育人”与“功勋体育人”的荣誉称号等虚名,还有一项普通人可望不可即的实惠奖励——解决平壤户口。

    朝鲜媒体习惯用“共和国”来指代国家,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百姓根据各地待遇差别,把朝鲜分为“平壤共和国”和“地方共和国”。这是因为,平壤居民能够享受许多地方居民享受不到的国家特惠政策,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度也远比其他地方高。

    其中,最诱人的优惠政策就是国家配给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平壤的鼎盛期,靠国家的配给发放,平壤市民过着衣食足的生活,人们一觉醒来,公寓大楼拔地而起,商店里物品种类虽不多,但必需品都能买到,最重要的是,人们的贫富差距不大。而其他地方的民众,只能自力更生。

    相比地方,平壤人民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想逛街,平壤有不逊色于国际大都市的“购物街”;想休闲娱乐,有鳞次栉比的剧场、电影院、游乐园;出个门,地铁和公交既便宜又便利,这些都是地方无法企及的。

    每次有什么“新潮”玩意儿,也大都是平壤市民最先“尝鲜”,比如啤酒和手机。在平壤,大同江啤酒很受欢迎。2000年,朝鲜从英国购买啤酒生产设备,2002年又从德国引进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2002年4月起,朝鲜开始批量生产大同江啤酒,去年7月还在电视上打广告。这种啤酒是平壤普通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商品,啤酒屋中常常顾客盈门,也有不少人买酒回家喝。

    而从2009年3月朝鲜政府解除手机使用禁令后,手机逐渐成了平壤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里,手机使用最多的人群是司机。不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高级干部的专用司机都有手机。大学生中,手机也很普及。

    为防止泄密,朝鲜政府禁止干部及人民保卫部人员使用手机,但该制度形同虚设,他们私下都有手机。不过,手机只能在平壤使用,在地方禁止使用。但据在日朝鲜人总联合会办的《朝鲜新报》报道,从2010年起,地方各道、市、郡所在地也可以使用手机了。

    可望不可即的平壤户口

    平壤居民所拥有的种种特惠待遇,让地方居民做梦都想挤进这座城市。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够生活在平壤的居民是经朝鲜政府千挑万选的,“成分”不好是不可能落户的。据韩国《新东亚》杂志报道,一位20世纪50年代加入朝鲜共产党的平壤老奶奶,一提到“领袖”必会热泪盈眶,即使有人饿死也坚信“将军一定能解决,好日子必会到来”。她还会时常教育子孙要“全心全意忠于将军”。在平壤,大多数人都像这位老奶奶一样,发自内心地忠于领袖。

    不过,即使条件苛刻,还是有人能如愿拿到平壤户口,这就造成平壤人口急剧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平壤人口只有200万,但现已增至330万。

    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朝鲜进入经济困难时期起,平壤的住宅建设几乎停滞,现在这座城市能容纳的人口只有200万。为减少人口,朝鲜政府想尽各种办法,但都收效甚微。其中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一个人犯错全家都要被驱逐到地方,再者就是通过结婚来调节人口。过去只规定,平壤女嫁地方男必须随夫到地方生活,而现在,就连平壤男娶地方女也得去地方生活。这导致平壤市民只愿意在本市找对象。

    平壤也出现贫富差距

    虽然和地方比,平壤居民的生活水平高出不少,但和自己比,似乎大不如前。比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鼎盛期,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至今的20多年间,持续的经济困难已让平壤居民的日子苦了不少。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方配给制度执行就时断时续,所以地方居民即使没有配给也能活下去。但1994年突然到来的“苦难行军”让平壤居民措手不及。平壤不仅粮食紧缺,冬天还不供暖,且频繁停水停电。就连万景台区光复街、乐浪区统一街等高档公寓,也时常断水、断电。

    一位居住在光复街15层的教授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早晨4点就得提着桶下楼去公共水龙头打水——公共水龙头是定时开放的,所以需在上班前去排队;寒冬时节要等30至40分钟才能打到水,还得爬楼回家,因为没有电,电梯停运了;有时为防止公共水龙头没有水,还得准备大容器储存水,急用时甚至得向邻居借水,然后再还,水如此紧俏,洗澡、如厕都成了问题。

    1994年秋至第二年春,国家配给突然中断,米价上涨了5倍,甚至超过了当时平壤工人的工资。为了生活,平壤市民不得不求助于地方亲戚,而在以前,地方亲戚都是他们照顾的对象。

    如今,持续的经济困难也让平壤出现了贫富差距,而且这样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韩国媒体称:“平壤共和国”已分成了富人阶层与贫民阶层。

分享到:

 

张成泽访华为哪般
朝鲜:金贵银贵不如平壤户口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