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安娜·皮亚姬——

“神婆”归天,从此无人敢“逆天”

文 丛丛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15日   36 版)

    这个装扮对皮亚姬来说或许算是简单的,但蓝色的眼影依旧高调。

    皮亚姬显然很喜欢米字旗图案,不仅帽子上是米字旗,身上的斗篷也是米字旗。

    蓝色的头发成了皮亚姬的标志之一

    米字旗帽、艳粉色围脖、浅粉色手套,皮亚姬完全不怕串色。

    皮亚姬在选择拐杖是也要与衣服的色彩相配

    ■“给我50种颜色,我照样能穿出最完美的效果。”

    ■在日益世故的时尚圈,皮亚姬的专栏保留了最后的天真净土。

    ■设计大师们在皮亚姬去世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缅怀之辞,似乎也是在怀念曾经“妖孽横行”的年代。

    一位穿着怪异的老太太在81岁高龄时寿终正寝,这或许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人们或许还会怀疑,她生前是因为精神有问题才装扮得那么奇怪吗?安娜·皮亚姬(Anna Piaggi)一生以怪异的装扮著称,生前被冠上“神婆”、“垃圾婆”、“女魔头”的称呼。但她的离世是时尚圈的大新闻,没有人怀疑她精神有问题,人们怀念的是她那种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

    皮亚姬是一个走到哪里都不会被忽略的人,即使是在光怪陆离的时尚圈,皮亚姬也能一把抓住别人的眼球。身为意大利版《Vogue》杂志的时尚评论员,皮亚姬是各大时装秀第一排的常客,“大牌”的她总会姗姗来迟,在时装秀即将开始时,像一棵圣诞树那样走进秀场。

    没有人能够预见皮亚姬下一次出场的装扮,因为她每一次都不一样,连拐棍都很少重复。人们最大限度的设想,也难以追得上她变装的步伐。

    最初,人们被她的乱七八糟的装扮吓坏了。在皮亚姬身上没有“不可能”这个概念,她可以把水果篮戴在头上,也可以把鸽子顶在头顶,即使人们叫她“垃圾婆”,她也不为所动,依旧走着自己我行我素的路线。

    事实上,皮亚姬的搭配并不是完全地随性而至,她的每一次亮相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复古和现代、优雅和摇滚、女性和中性等看似矛盾的元素都被她糅合在自己身上。配上她招牌的鲜艳腮红,以及染成鲜艳颜色的头发,即使身材小巧,也能令人一眼就看到并且过目不忘。正如皮亚姬自己说的那样:“给我50种颜色,我照样能穿出最完美的效果。”

    皮亚姬最早以时尚记者出道,在她还是无名小卒时,曾厚着脸皮向伊丽莎白·泰勒提出了采访邀约,泰勒最终接受了她的采访。她与时尚设计大师卡尔·拉格菲尔德是多年好友, Manolo Blahnik,Dolce&Gabbana等品牌的设计师都与她私交甚好。她在意大利版《Vogue》杂志有一个专栏,在这薄薄的两页纸上,皮亚姬可以尽情发挥,不拘格式、不拘题材,任何出现在她脑海中的东西,都可能出现在这两页纸上。有人说,在日益世故的时尚圈,皮亚姬的这两页纸保留了最后的天真净土。这两页纸的内容是各大设计师每月必读的内容,也被他们称为灵感的源泉,即使上面只是一些涂鸦,或者不知道哪里来的家具照片。

    皮亚姬生前还推出了自己设计的珠宝,正如她本人的装扮一样,她的作品也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她曾在自己的书中表示:“这些看似奇妙的组合,其实各有各的重点、项目与故事性。”

    当上一代时装设计大师们逐渐老去,时尚界的设计似乎越来越安全、保守。在时装秀第一排,出现了越来越多身穿经典黑色套装的人,皮亚姬这样“逆天”的时尚偶像越来越少。设计大师们在皮亚姬去世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缅怀之辞,似乎也是在怀念曾经“妖孽横行”的年代。在皮亚姬的一生中,她对个性的坚持是最值得玩味的:“女人要有自己的想法,而我的力量就是坚持。”

    本版部分图片来源 CFP

分享到:

 

“神婆”归天,从此无人敢“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