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已黯然离场,战火仍在叙利亚熊熊燃烧,美国走上前台,不断向叙政府施压,而伊朗力挺阿萨德的态度日趋显著。
8月14日,叙利亚总统特使、总统政治与新闻顾问夏班访问北京。但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3日已透露,中方也在考虑近期邀请叙利亚反对派访华。
同在14日,为期两天的伊斯兰合作组织峰在沙特召开,由于会前多国代表曾提出暂停叙利亚作为该组织成员国的提议,因此本次峰会颇受关注。无疑,叙利亚问题将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
叙利亚局势在新的持续恶化中,变得越来越危险,也越来越微妙。
新的“生死之战”不断上演
13日,叙利亚全国多地陷入激战,阿勒颇、大马士革、霍姆斯和伊德利卜,都在战火纷飞。叙利亚“革命协调委员会”称,全国12日一天就有170多人被打死。
目前,叙利亚政府军正加快对反对派控制区域的攻击。战事仍在胶着,政府和反对派互有胜负,却都不忘向国际社会寻求支持。
反对派向西方国家“哭穷”。身在萨拉赫丁区的反对派人士哈桑说,政府军有空中和重型武器装备优势,“我不知道现有局面会维持多久”。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贾法里则致信安理会,指认美国、以色列、沙特和卡特尔情报人员在土耳其设立军事行动设施,给予叙反对派支持。信中不无讽刺地提到,“那些人,就阿勒颇发生的事情,抹着眼泪要求安理会召集会议;而正是同一伙人,援助恐怖主义、向恐怖团体提供武装,导致悲剧(发生)。”
“迄今,联合国似乎是双方唯一接受的渠道。”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罗说。但随着安南的离去,联合国似乎更加束手无策。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的使命也将在本月20日终结。
美英正在打开“潘多拉魔盒”
随着叙利亚局势的进一步混乱,美国终于按捺不住,从幕后走上了台前,希拉里访土耳其,正是这种转变的第一步。
8月11日,希拉里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表示,美土双方同意设立一个行动计划和情报共享的联合工作组,来研究如何援助反对派武装,加速阿萨德政权倒台。
《纽约时报》报道,土耳其公开支持并庇护叙反对派组织,土叙两国边境也已成向反对派输送武器和其他援助的主要途径。美国在至少5个月前开始向反对派提供“非致命援助”。如今,越来越多的反对派人员已在利用卫星电话联络了。
美土的讨论内容还包括,应叙反对派要求,在叙利亚与约旦、土耳其边境设“禁飞区”,由外国军队进行巡逻和保护,以向阿萨德“宣示其权力正在削弱”。事实上,“禁飞区”是一种游走于战争边缘的封锁手段,本质上属于攻势战略。去年,在利比亚冲突中,联合国就曾在美国推动下,设立了利比亚“禁飞区”,最终为北约空袭利比亚大开方便之门,加速了卡扎菲的倒台。
同时向反对派伸出“非致命援手”的,还有英国。8月10日,就在美国宣布制裁向伊朗输送汽油的叙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并将支持叙利亚政府的黎巴嫩真主党列入“黑名单”的同一天,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宣布,英国将向叙反对派追加500万英镑援助。这些援助包括移动电话、卫星电话、电台等通信设备,和防弹衣、外科手术仪器、战地包扎用品、净水装置等医药防护设备。黑格称,这些都是“应该的”。
此前的8月5日,英国媒体曾披露,叙反对派使用的最新型号卫星电话抗摔、防尘防水、能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与英国国防部使用的设备一模一样。不仅如此,英国外交部还向反对派首领提供有关谈判和国际演讲技巧的培训。
分析认为,英国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培训和装备,可能意味着英国特种部队正在叙利亚行动。土耳其一名官员也在讲话中暗示,美、以等特种部队已经渗透到叙利亚,加入反对派与阿萨德战斗的阵营。
阿萨德脖子上的绞索正在被套紧,下一步,仅仅收起行囊、道别政权,恐怕已无法为越来越激烈的“热战”画上一个句号了。
伊朗、叙利亚“抱团取暖”
作为美国在中东必拔之而后快的两颗“眼中钉”,伊朗和叙利亚从来都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随着美国对阿萨德政权的步步紧逼,伊朗政府终于意识到自身处境不妙。唇亡齿寒,端掉叙利亚后,美国在中东的下一个目标将是伊朗。因此,伊朗必须跟叙利亚政府“抱团取暖”,支持它挺过困境。
8月9日,由伊朗召集的叙利亚问题国际协商会议在德黑兰举行,俄罗斯、阿曼、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等30个国家的官员与会。伊朗在会上建议叙利亚有关各方停火3个月,但会议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会后只发表了一份主席声明,呼吁叙政府与反对派举行会谈。
伊朗外长萨利希称:“认为持续的压力最终会压垮叙利亚政权是错误想法。”伊朗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秘书赛义德在会晤阿萨德时也表示,由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抵抗运动(哈马斯)组成的“抵抗轴心”将与敌人战斗到底。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赖斯当天迅速回应说,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扮演了“邪恶”角色,所谓的“抵抗轴心”对该地区无益。
有人认为,这次会议对叙利亚局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也有人担心,如果伊朗下决心稳固“抵抗轴心”,给阿萨德以全面支持,那么叙利亚今后的局势会更复杂。
有分析人士曾预言,叙利亚暴力的扩散将最终导致极端主义、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产生,并有迹象会演变为一场代理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