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伊朗政府如何让公民在网上“闭嘴”

○作者 Chris DeVito ○译者 古雷 《 青年参考 》( 2012年08月01日   40 版)

    想象你自己生活在一个网络控制严厉的国家,凡被视为反感的网站都遭屏蔽。即便政府审查人员不直接审查内容,网站编辑人员也会进行自审。偏离这一标准的出版物,经常被禁止发行,否则,发行人员将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这就是伊朗民众每天面对的现实。伊朗网络访问受限是从2009年总统大选开始的,当时网民通过网络向全世界实况播报抗议运动。面对来自国际的巨大压力,伊朗政府竭力维护其在国内的权威,而这就意味着叫停一切线上活动。禁网活动分为4个部分:

    1.网络审查:伊朗审查制度不管是公开进行的还是要求自我约束的,都基于国家法律。伊朗宪法明确规定“出版和媒体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不得损害国家和宗教的基本原则”。另外,“批评政府而又不利于大众”的著作是违法的。违反这些条款可被判死刑。这些标准管辖范围甚宽,任何演讲甚至是网络上的演讲,都可被归为违法。 

    2.监控网络:伊朗政府将网络监控作为其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政府毫不隐瞒地使用网络监控软件,跟踪公共无线接入点的使用状况。这种软件通过记录个人账号以及密码信息,跟踪人们在社交网络的活动。

    3.篡改网络架构:伊朗政府给那些试图上网传送信息,甚至只是想“google一下”的人设下了重重阻碍。政府要求所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持证运营。其他服务商必须向受政府控制的接入服务提供商购买带宽。在伊朗,家庭互联网慢如蜗牛。 

    4.散发虚假或相反信息:伊朗人可以自由浏览的网站只有少数几个,且这些网站内容都由政府实体控制。这样做就是为了向伊朗公民彰显政府无处不在的权力,甚至是在网络世界里。政府官员们声称已赞助了超过10万个博客。 

    这些挑战将会变得更严重。近几个月,伊朗政府宣布有意采用一个国家内联网,有人认为这将用于代替万维网。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也宣布,欲成立一个虚拟空间最高理事会,来监管控制网络政策。

    在这种环境下,在技术领域工作的伊朗人感到了威胁。例如加拿大籍伊朗人萨伊德·梅勒普尔,因为自己开发的一个文件共享程序,被别人用于上传色情图片而面临死刑。也就是说,如果软件使用者“不当”使用软件,本来无辜的编程者也会被认定是犯罪。

    □美国雅虎新闻网

分享到:

 

伊朗政府如何让公民在网上“闭嘴”
枪击案频发,美国为何不修改枪支法?
教会我奔跑的不只是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