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想提振经济?

英国应该盖房子

作者 Tim Harford 译者 邢嵬 《 青年参考 》( 2012年07月18日   23 版)

    我本人不是宏观经济学家,所以当遇到正牌宏观经济学界人士时,我会竭力把他们引向当前的热门话题:如何提振英国经济?乔治·奥斯本(现任英国财政大臣)是否应撤销增税并将其承诺的减支延后实施?或者,刺激经济的政策是否会陷入信用下滑和举债成本攀升的漩涡之中?对一个规模达1.5万亿英镑的经济体而言,任何数额高到足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刺激性支出举措,都不应被草率采纳。因此,我无论找到哪位宏观经济学家,都会向他询问这类问题。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近期问过几位宏观经济学家之后,我发现自己的问题完全是问偏了。他们告诉我,真正的问题是个微观问题:政府需要想办法建造更多的房子。

    这在原则上当然是可以起作用的:尽管房价比建房成本高出很多,购房需求仍然相当强劲,而对那些技能半熟练或不熟练的年轻人而言,住房建设将成为他们就业岗位的一个可观来源。这些年轻人在此轮衰退中受到巨大冲击,而且多年来一直处境艰难。

    大规模建房真能发挥重要作用吗?肯定能。近年来,英国每年的新房供应量仅略高于10万套,而英国每年的新增家庭数量超过20万户,这主要是由其国内人口结构造成的,但外来移民也脱不了干系。多年以来,英国的住房供需缺口一直都很可观;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英国未来几年每年新建三四十万套住房会派不上用场。这种住房建设规模意味着,英国建筑业会新增100万个就业岗位(非常粗略的估计),这个数字与英国25岁以下失业者的总人数相当。

    未来几年里,房屋建设似乎是能在创造有用就业岗位和刺激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行当。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一点变为现实呢?

    在英国,房屋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其规划制度。该制度在65年前摒弃了“拥有土地即可在其上建房”的理念,代之以建房需先获得建筑许可证的制度。英国对房屋建造许可证实施严格的配给,这在农用土地获得建筑许可证之前的价值(每公顷几千英镑)和获得许可证之后的价值(每公顷几百万英镑)的差额中,可以清晰地体现出来。

    困难在于,地方当局虽有权授予建筑许可证,却没有动力这么做,原因是这么做往往会惹恼现有选民。谁能在土地上押注、并把握好复杂的规划原则,谁在取得建筑许可证后就能得到丰厚的收益。这为现有开发商提供了绝好的进入壁垒,同时推高了建筑用地价格,压缩了新建住房规模。

    智库“CentreForum”的首席经济学家蒂姆·罗尼格提出了一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土地拍卖制度,来规避这个问题。该制度规定,地方当局将在拍卖会上购得土地,并授予其建筑许可证,然后把土地转售给开发商,并附上一些限制条件(由地方当局自行决定要不要附上条件)。由此产生的收益将非常可观,而且现有居民也能享受到——以更低的税收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形式体现。这当然不是放开建筑许可证的唯一途径,但它能确保地方当局保留控制权和对选民负责,同时也会极大地增强开发房地产的动力。

    英国社区与地方政府部(DCLG)去年表示,该部将“从公共土地开始,对土地拍卖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试点”。这就像用玩具娃娃的茶具准备晚餐一样。本届英国政府是从2010年开始运转的,而金融危机爆发到今天也有5个年头了。步子迈得快一点儿没什么坏处。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分享到:

 

巴克莱操纵LIBOR丑闻发展成政治博弈
英国应该盖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