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7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如何扎紧政府“钱袋子”

○钟海之 《 青年参考 》( 2012年07月04日   03 版)

    管好政府的“钱袋子”,除了公开预决算、公开审计报告外,尤其需要加大事前或者同步监管和审计的力度,做到预防在先,将官方机构花钱的每个环节均置于法律和制度监管中。

    铁道部9处房产按1元价值核算,未进行公开招标,投资1850万元制作中国铁路宣传片,且未达到预期效果;商务部6000万元项目未公开招标;中科院以项目名义发亿元福利;国土资源部挪用资金1116万发津贴;甘肃舟曲灾区2000万重建款入个人账户;而应该在三年内完成的18省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来仅完成一半……这是本月27日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对2011年度50个中央部门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时所提到的问题。

    其实,审计署发现和刘家义在报告中提到的财政资金使用问题,远不止上面列举的那些。每年的审计都会发现不少资金使用违规,多则百余亿元,少则几十亿。据刘家义今年的报告,审计署共向司法机构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

    而海内外舆论关注的“三公”(公务接待费、公车购置和公款出国)花费,从去年开始列入财政部长的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中。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次报告的数据,2011年中央行政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1亿元。各级地方政府的情况如何?尚是未知数。

    长期以来,公帑使用的不透明一直受到外界诟病。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预算透明和审计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真正缩减“三公消费”、遏制“违规花钱”。在阳光下使用财政资金,不仅是纳税人的要求,也是政府树立公信力和民主廉洁形象的必由之路。同时,节制公帑消费,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抑制通胀不无益处。

    大陆坊间有一种观点认为,多年来,政府消费要比民间消费强劲,对于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民间没有什么反应,公款消费却大行其道。因为花的钱不是自己的,一些官方机构和官员在消费时,不计成本,出手大方。这一方面扰乱了市场,推高了物价,使遏制通胀政策失效,造成了市场虚假繁荣的景象;另一方面浪费了有限的财政资金,引起百姓不满,激化官民矛盾,降减政府公信力。

    因而,管好政府的“钱袋子”,除了公开预决算、公开审计报告外,尤其需要加大事前或者同步监管和审计的力度,做到预防在先,将官方机构花钱的每个环节均置于法律和制度监管中。

    □摘自美国《侨报》

    (本版言论不代表本报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均有删节)

分享到:

 

中国经济的“公”“私”矛盾何解?
如何扎紧政府“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