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不可谓不惨痛,而在读史的时候,我们却不能感情用事,需要的是冷静细致的审视和反思。
很多人说,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段屈辱史。一谈起甲午战争(即清日战争),大家往往义愤填膺,要么痛斥清政府腐败无能,要么痛斥日本狡诈阴险,一通发泄过后,毫无得益。近日,偶尔读到旅日史学家宗泽亚的《清日战争》,忽有耳目一新之感;该书除了提供一种不同的阅读体验,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学会了追寻历史真相所必备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宗泽亚从日本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资料和弥足珍贵的图片,悉心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地实况、战争影响等章节顺序编纂出的一部崭新巨著,史料丰富、图文并茂,让更多人对那场令“天朝上国”蒙羞的战争有了全景式的了解。尽管此书的资料许多取自日本,有一定片面性,但书中在关键问题上广泛援引了西方媒体的报道和原装历史文献,从而弥补了资料来源单一的缺憾。
作者对历史进行深层挖掘和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探寻决定胜负的原因以及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实际上,1894年的日本还是一个地道的穷国,其国力与大清国是没法比的。但两国军事体制、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后勤支援、情报通信、医疗体系、媒体宣传、外交手腕、民众动员,乃至俘虏政策等的比较中,随处彰显出日方的优胜,暴露清方的不足。所以,只要看过本书对国际政治背景和军事问题的技术性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场战争清政府必输。
清政府的战败,表面上是军队的失败,实质上是国民精神的失败。一个一盘散沙的中国,怎会产生一支强大的军队呢?明治维新后的日军则给世界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军纪严明,而且斗志旺盛。清日战争期间,日本的一条美子皇后将个人财物捐给国家,并亲临医院慰问负伤士兵,还在皇宫内开设绷带厂,为前线将士提供医疗用品。因此,一条美子被日本民众誉为“国母”。清政府的慈禧太后,则将海军军费修了皇家花园。当清国特色遇到日本式“举国体制”,胜败早就注定。甲午战争,也成了中日两国近代史的分水岭。
在作者看来,甲午战争很大程度上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这也是清政府衰败的写照。在马关谈判中,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对话耐人寻味。伊藤说:“余在天津时,曾为贵国提出很多改革的进言。可多年来完全没有任何变化,余感到非常遗憾。”李鸿章答:“的确,日本正发生着惊异的变化,阁下的指导对我国的进步和发展有深邃的意义。余认为这次战争得到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是欧洲的陆海军作战方式,被黄种人成功地应用并得到了验证。第二是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会对我国将来的进步发生有益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华民族的命运来说,既是一种悲哀,也有几分幸运——毕竟,这场战争为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譬如作者在后记里提到:“从那个时代开始,外来侵略一直成为缠绕东方大陆的梦魇。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就催生了中华革命的历史纪元。”所以,甲午战争的正面意义,就在于引导有识之士反思,并催生新中华的文明。
读完本书,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由衷地感叹作者竟搜集了那么多资料,让人难以反驳。历史的真相不可谓不惨痛,而在读史的时候,我们却不能感情用事,需要的是冷静细致的审视和反思。从这方面讲,宗泽亚先生的这本《清日战争》,确实带来了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