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美国人怎样看中国人和中国政府

文 陶郁 《 青年参考 》( 2012年06月27日   03 版)

    数据显示,同一个美国人,看待中国人民的态度和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很可能大相径庭,二者的相关程度极低。

    作为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能否克服意识形态分歧,达成默契并且展开合作,无疑对国际和区域局势都具有重要影响。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美中问题研究所主任葛小伟(Peter H. Gries)教授和两位同事发现,意识形态因素对于美国人看待中国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对华政策取向,具有不容忽视的显著影响。

    葛小伟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方式,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渠道。

    首先,白宫和美国国会里的精英人物在制定对华政策时,并不是完全、永远理性的,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固然会考虑政策的成本与收益,但也脱离不了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

    此外,上述精英的任期往往是固定的,而他们的权力通常来自于选举。因此,他们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势必会考虑迎合选民的意识形态诉求。

    葛小伟等学者的研究,基于对两组通过在线问卷获得的大样本数据所进行的分析。他们认为,这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不仅有利于以较低成本采集样本,也有利于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还可以克服不同调查员之间的误差,从而确保数据的质量与真实性。第一组数据收集于2009年3月的第一周,样本覆盖了来自全美的351名回答者;而第二组数据则收集于2009年8月的第二周,样本包括美国中部一所大学里的614名工作人员、213名教师、441名研究生和1380名本科生。

    通过分析数据,葛小伟等学者发现,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可以被归结为五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持有“文化自由主义”还是“文化保守主义”观念,即在宗教、堕胎、枪支管理、死刑和看待传统价值等问题上的倾向,是趋于自由还是趋于保守。

    第二,是对“社会结构”的看法,即认为一个良好运行的社会是应当存在等级还是应当绝对平等。

    第三,是如何看待移民问题,是否认同那些反对移民的口号。

    第四,是如何看待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特别是如何界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权责界线。

    此外,“国家认同”也是美国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受到前四个因素的影响,但也独立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偏好。具体来说,在“爱国主义”指标上更高的美国人,往往在“民族主义”的指标上表现也越高,而与“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则是“国际主义”。

    那么,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对其看待中国的态度究竟有何影响呢?葛小伟等学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将美国人的对华态度分为两个维度,即看待中国人民的态度与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数据显示,同一个美国人,看待中国人民的态度和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很可能大相径庭,二者的相关程度极低。

    具体来说,在美国人意识形态的五个方面中,对于“社会结构”的看法和对于移民的看法,与对中国是否具有成见密切相关,但却与人们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关系不大。那些更倾向于认同社会等级而非社会平等的美国人,往往对于少数族裔持有偏见;而那些反感移民的美国人,一般也对外国人持有反感情绪。因此,他们对中国持有成见并不奇怪。

    美国人对在“文化自由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之间的立场,则更多地会决定他们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那些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美国人,更可能对中国政府持有较为负面的态度。葛小伟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美国人在堕胎、枪支管理、死刑和看待传统价值等问题上的态度,往往与他们的宗教倾向有关。在这些问题上具有保守观念的美国人,往往更加虔诚地信仰宗教,从而较为抵触秉持无神论的共产党政府。

    特别有意思的是:美国人对个人权利与集体权利的看法,分别影响着他们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与对中国成见的深浅。一般而言,更重视个人权利、更青睐“小政府”的美国人,对于中国政府的态度也相对较为负面,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对中国具有更深的成见。这部分美国人往往认为,政府权力是对个人权利的威胁,他们对美国政府往往都毫无好感,不喜欢对社会经济管控范围更广的中国政府,也在情理之中。而更强调保护妇女和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权利的美国人,往往对于中国的成见更少;但对于集体权利的看法,似乎与美国人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并无显著关系。

    葛小伟等学者还发现,美国人对中国成见的深浅以及他们看待中国政府的态度,与其对华政策偏好具有直接关系。毫不奇怪,无论是对中国成见更深的美国人,还是对中国政府具有负面情绪的美国人,都倾向于要求美国采取制衡中国发展的政策。此外,美国人看待移民的态度、以及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对华政策偏好。相对而言,那些反感移民和充满民族主义情绪的美国人,更倾向于支持制衡中国的政策。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艾奥瓦州客人时指出,中美双方如今“正积极致力于探索如何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这是一项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创举,做起来并不容易。”葛小伟等学者的研究说明,要想真正实现这一创举,在中美两国之间建立起跨越意识形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必须首先重视美国政策制定者与选民的意识形态,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对华态度,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对华政策取向。

    不过,葛小伟等学者也意识到,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有限,或许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的对华态度与对华政策取向,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随着中美两国人民之间交流的日益深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中国产生越来越清晰的直接了解,这种变化将强化还是弱化意识形态因素对于美国人对华态度与对华政策取向的影响,则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本专栏由“政见”团队供稿)

分享到:

 

美国人怎样看中国人和中国政府
中国如何跳出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