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2汽车市场政策趋势高峰论坛”在京举办。论坛围绕着“提振车市着力点何在”展开探讨。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认为,目前不需要救市,但要积极引导。
寰球汽车传媒集团总裁吴迎秋表示,当前车市不需要普惠政策,而是要有目的地调整市场、产品结构,尤其是推动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的观点引人注意,他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内资企业市场份额萎缩,应提升内资品牌市场份额。今年前5个月,合资企业同比销售增长39万辆,增幅超过10%,自主品牌却减少近6万辆,市场份额萎缩5%。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也表示,自主品牌发展严重受阻,如果政府不给政策,自主品牌的日子将更难过。
目前,中国市场占到外资车企全球销量份额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例如,大众汽车今年1~5月在华销售108万辆,占全球销量近三成。徐长明认为,如果车企继续扩张,外资企业优势将明显大于内资企业,尤其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外资品牌更讲究平台战略,同平台可生产6、7个车型,不论其中哪个销量增长,零部件采购量都随之增加,成本就会下降。
相反,自主品牌发展时间较短,很多车型采用反向设计,零部件通用性较差,所以,未来依靠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对外资品牌更明显。
不仅如此,城镇用车综合费用上升,导致自主品牌几乎退出某些大城市。例如,2011年几个主要自主品牌在北京的销量下滑约70%,但德国大众持平、豪华车继续上涨。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连仲认为,在自主汽车品质与合资品牌趋近的前提下,政府完全可以采购自主品牌车型,如吉利帝豪、上汽荣威,这既是对自主品牌的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扶持。
李连仲还表示,虽然自主品牌份额下滑,但中国目前城市化率仅为51.27%,与发达国家80%的比例有差距。因此,自主品牌仍有机会。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现在中国经济处在“换挡”中,决策者不希望出现减速刹车,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业不要有自卑感,应该坚持搞新能源技术,并坚持把服务做好。李稻葵坚信,只要沾着服务的行业,外资都竞争不过内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