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欧洲经济持续萎缩的“蝴蝶效应”,中国汽车企业正把目光和资金投向世界。世界银行近日预测,发展中国家2012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从去年的6.1%放缓至5.3%。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汽车消费都是刚性需求,这为物美价廉的中国汽车提供了机会。
今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38.25万辆,同比增长28.8%,再创历史新高。奇瑞汽车宣布,5月份该公司出口一举突破两万辆,达20093辆,同比增长42.4%,环比增长15.4%;吉利汽车5月份出口也较去年同期骤增94.1%,今年前5个月总出口量同比增幅达180.9%。
今年6月,吉利继与黎巴嫩缔结新经销商并发布新车后,随即同科威特最大汽车进口商KAICO(科威特汽车进口公司)合作。该公司CEO优素福称,对吉利汽车在科威特的销售前景充满信心,吉利汽车优秀的品质有望赢得科威特消费者青睐。该国媒体也认为,中国汽车在保持优良性能的同时,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
专家表示,汽车产品出口在改善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方面作用明显,以温州鞋业出口为例,2011年,温州卖到欧洲的鞋达到2.65亿双,几乎每两个欧洲人就穿着一双温州鞋。然而,这些鞋的销售总额不过16亿美元。奇瑞2011年出口汽车16万辆,出口额约14.4亿美元,几乎与温州整个鞋类产业出口值相当。
与鞋类产品的简单出口不同,汽车不仅出口产品,还涉及技术输出、零部件生产、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以及品牌溢价等价值链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向纵深发展,可见汽车产品出口在改变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据商务部人士介绍,虽然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增长,2011年中国整车产品出口额只占整体外贸额的2.6%,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11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80万辆,多数销售给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寥寥无几。
如今,中国本土车企已开始进军欧洲和北美,尤其是随着对欧债危机恶化的紧张情绪升温,部分发展中国家可能迎来金融市场长期动荡以及经济成长疲弱,中国汽车的价格优势将逐渐显现。去年开始,吉利宣布将在英国和意大利销售旗下帝豪品牌。比亚迪也在北美销售电动巴士和电动车,到目前为止市场反映良好。
长城汽车公司近日正在俄罗斯建设一座5万辆产能的新工厂,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总经理邢文林表示,目前长城在俄保有量已超过7万辆,在莫斯科有一个2万辆产能的组装厂,新工厂将建在距莫斯科400公里处,后续产能还会增加。
不过,中国车企跨出国门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因为出口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起初能得到当地企业帮助,合作进口或组装生产,中国车企可能觉得很容易打开某个市场。但是,海外合作伙伴可能会质疑中国车企对其做出的长期承诺,怀疑它是否会实现本地化生产,从而导致海外合作方更强调眼前利益,不注重培养所销售的中国汽车品牌。
目前,除了少数组装产品,奇瑞、吉利和长城等企业大部分的销量依赖当地企业。此前,就有因为中方与经销商合作破裂,导致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在国外大打折扣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长期看来,中国车企可以借鉴目前跨国车企进入中国的模式,有针对性、规模性的本地化。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国际政治形势也对我国车企“走出去”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比如:利比亚局势动荡对主打皮卡产品的中兴汽车带来冲击,巴西针对中国汽车采取贸易措施,欧美发达国家提高技术壁垒等,都对中国车企的国际化战略提出了严峻挑战。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连仲指出,政府要支持自主品牌走出去,“要给汽车企业海外发展上保险,防止像利比亚事件以后那样,汽车企业的投资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