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绘了一段工业传奇——美国如何从一介微不足道的武器出口国,爆炸性地成长为全球头号兵工厂。
经过二战洗礼,美国从一介微不足道的武器出口国,爆炸性地成长为全球头号兵工厂。阿瑟·赫尔曼博士一直是军工产业的忠实拥趸。当然,即便你和他观点相左,亦可尽情欣赏其新著《自由的熔炉》。这本书描绘了一段罕有人提及的工业传奇,其中不乏令人双眼放光的戏剧性情节,让读者对故事主人公的喜悦与痛苦感同身受。
在那个年代,大企业是由一些豪爽的白手起家者掌控,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是不可思议的。赫尔曼把焦点集中在其中两位代表性人物身上,即威廉·克努森和亨利·凯泽。
坦克从汽车城里隆隆开出
克努森先生是丹麦移民,他心灵手巧,从工厂的最底层干起,一直做到了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主管。由于厌倦了老板的固执,他跳槽到通用汽车,发誓将后者打造成比福特更彪悍的巨无霸。1940年5月,当罗斯福总统请他动员同道中人支援国防时,克努森已站在产业界的顶峰。他无条件同意了白宫的要求,称“希望能够为自己的成功回报国家”。
在产业界打拼多年,克努森洞悉汽车城底特律的核心机密——使用可替换的预制零件将复杂的制造过程拆分,从而释放出恐怖的产能。当陆军急需1000辆坦克时,他直接打电话给克莱斯勒公司总裁:“你行吗?”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他又拨通了大陆汽车公司和艾欧史密斯公司高管的热线,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发动机和装甲钢板也有了着落。
到1941年秋天,克努森已“征募”了整个汽车工业,说服他们放弃短期利润,全力以赴转产军火。另一方面,他对政治却是冷漠或者说天真的,罗斯福除了利用他的劝说和协调组织能力,并未给他什么实权。随着珍珠港事件爆发,克努森的办公室被更强力的“战时生产委员会”取代。可笑的是,当时竟有不了解真相的媒体指责他做得太少。
赫尔曼相信,妒忌心强的孤立主义者和难缠的工会是可怕的敌人。他写道,在克努森卸任后,“顽固分子们以为自己赢了,但这只是一厢情愿,工业机器的齿轮已在轧轧转动,2.5万家承包商和12万家分包商全力以赴,制造从前不敢想的产品。何况,这个数量还在以千为单位疯狂增长。无论在华盛顿抑或轴心国,已经没人能阻挡这股潮流了。”
自由轮:每周一艘的奥秘
书中的另一位主人公凯泽先生,和克努森是两种不同的性格。作为民主党人,他在政治上特别精明,很懂得讨罗斯福喜欢。他以建筑业起家,曾和成千上万工人一起倾倒数以百万吨计的混凝土,创造出诸如胡佛水坝这样的超级工程。
如果说克努森是个金牌经理,凯泽就是个有点贪婪的、产业王国的缔造者。因此,他是理想的领军人物,承担了二战中最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使命:生产海量“自由轮”。为打破纳粹对英国的封锁,这种工艺简单的船只应运而生。它们是实实在在的消耗品,连自来水和照明设备都不需要安装——好处在于,哪怕是海边的小作坊也有能力建造。
由凯泽牵头的财团,欣然揽下了这项工程。短短几星期内,他的团队就在旧金山湾东侧的滩涂上,建起了一座简易船坞,那就是在战争期间屡次见诸报端的里士满一号码头。到1941年年中,在此忙碌的雇员即达4000名,到1942年底,这个数字飙升至8万人。
他们总共完成了2700余艘自由轮,不但确保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畅通,还顺带为苏联送去了给养。第一批船的建造耗时7至8个月,此后,随着预制构件等技术相继成熟,凯泽逐步将工期压缩到10天。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他每建造一艘船,平均用不了一个礼拜!
就像沉睡的巨人被惊醒那样,美国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请看书中给出的统计数据:参战一年后,光是在军工业就业的妇女,就从不到8万激增到300万;美国军工业产能占到同盟国战时总需要的2/3,源源不断地输出战舰、潜水艇、轰炸机、坦克、火炮、吉普车、机枪和410亿发子弹……
正如战争本身那样,《自由的熔炉》呈现的是一幅宏大的图景,给作者驾驭全局造成了困难,表述有些顾此失彼,当你把注意力放在特定案例时,感觉就好多了。无论如何,这段特殊背景下的工业文明史是不朽的,今天的人们,恐怕很难理解那是何等惊人的国家成就。
□美国《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