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下午,“文化部部长”龙应台才刚结束“立法院”备询行程,便马不停蹄地回到位于北平东路的办公室,接受《新新闻》专访。她未施脂粉,穿着白衬衫与棕色及膝窄裙,脚底下踏着的依旧是第一天上“立法院”备询时引起争议的白球鞋。龙应台一见来访记者全盯着她脚下看,赶紧解释道:“只要站5到8小时以上,我都会穿球鞋,这样才能比较专注听立委的建议。”当记者问起今天是否还有再被“立委”们关注球鞋?龙应台松口气似地叹道,幸好今天“立委”们没有再质问托腮跟球鞋,希望这些关注只是一时,毕竟“文化部”还有太多业务等着她。
对于台湾文化产业的未来,龙应台心中有既定蓝图,但同时她也感到忧心和焦虑,“台湾的文化产业离产值化还有一段距离,虽然目前已经有几家比较大型的文创公司,但离国际仍远,我们应该要将现有的产业结合起来,例如出版业,我们有没有可能经营一名作家像经营艺人一样,将他的著作与电影、电视甚至音乐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产业?”
龙应台认为“文化部”将来要努力与文化界沟通,以弭平外界疑虑,甚至对于“立委”质疑她“无法捍卫民主自由与人权”,她也有话要说。“我是个官耶!”自认一辈子都在批评国家机器权力扩张的龙应台,面对这问题不免激动,“就因为对国家权力的戒慎恐惧,才不该把个人的价值观放入公器里”。
龙应台说,当年的“芝山岩事件”就是最好例子。原来,日治时期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曾在芝山岩山顶设立“学务官僚遭难之碑”,纪念在台亡故的6名日本教师教育者。当时有民众抗议不应将殖民时期文物留下,而龙应台时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后来我的决议是完整呈现当地的文物,那一条路上离碑处约几米的地方,有戴雨农(戴笠字雨农)的纪念碑,不远处又有清朝的文物,在不到两百米的路上,有忠、奸颠颠倒倒的立场,反而就是台湾历史最完整的呈现。”
“台湾现在所有发生的事情是整个华文世界都在看,中国大陆也在看,我们的确是个参考值,而这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分际,我更应该要想得清楚。”龙应台也坦承有些话是说不清的,“但是权力不能介入文化,找我来做部长就是要确认这件事。”
台湾《新新闻》13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