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6月0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字母G之争尘埃落定

时尚圈里谁抄谁

○文 丛丛 本版部分图片来源 CFP 《 青年参考 》( 2012年06月06日   36 版)

    Guess手写体logo

    Gucci手写体logo

    Proenza Schouler挎包因为《绯闻女孩》大热,但是价格不菲,动辄上万元人民币。

    美国零售店Target的邮差包和Proenza Schouler的挎包非常相似

    剑桥包出镜率很高

    Kate Spade邮差包

    剑桥包的款式与很多品牌的邮差包非常相像,很难说是谁抄了谁。

    伊夫·圣·洛朗与克里斯缇·鲁布托的红底鞋之争持续了很久,双方都认为红底高根鞋是自己首创的。

    克里斯缇·鲁布托的红底鞋深入人心

    Guess也经常将字母G用在自己的包上

    两个G咬合在一起的图案经常出现在Gucci包上

    时尚圈似乎很难跳出“中牌抄大牌,小牌抄中牌,大牌回头抄小牌”的怪圈,因为抄袭闹上法庭的事件在时尚圈也屡见不鲜,或许这些大牌的“烦恼”要追溯到快时尚品牌的定位上,快时尚品牌并不追求“创造力”,它们一贯走的就是追随的路线。

    时尚圈讲求创意,但“创意”这玩意儿很难界定是否抄袭,时尚圈似乎很难跳出“中牌抄大牌,小牌抄中牌,大牌回头抄小牌”的怪圈。意大利一线大牌Gucci和美国时尚品牌Guess之间的字母“G”之争已经持续了3年,近日,这桩官司终于等来了结果。

    早在2009年,Gucci就开始起诉Guess,这两个品牌的名字都以字母“G”开头,Gucci将两个互相咬合的字母G应用在很多手袋和鞋上,加之其经常使用的红绿相间的条纹、手写的“Gucci”单词,都已经成为消费者辨识Gucci的标志。

    Guess的名声显然没有Gucci那么大,这个以牛仔起家的美国牌子走相对轻快的路线,定价也比Gucci便宜很多。为了增加知名度,Guess也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字母G的图案,红绿条纹也出现在某些款式的鞋、手袋上。这让Gucci非常恼怒。

    Gucci公司认为,Guess抄袭了Gucci的创意,并且有意识地将这些标志性元素模仿、复刻在自己的产品上,Guess的行为“误导了消费者,导致Gucci蒙受了经济损失”。Guess公司则辩称,公司并没有“刻意欺诈”,其产品销售也没有混淆消费者的视听,更谈不上令Gucci蒙羞。

    美国联邦法院近日对这场官司做出了判决,Guess需赔偿470万美元给Gucci,并永久性地禁止使用这些标志。

    Gucci只是众多起诉所谓“模仿者”的奢侈品公司中的一家而已。

    1994年,法国品牌伊夫·圣·洛朗将美国品牌拉夫·劳伦告上法庭,称后者抄袭了自己风格鲜明的燕尾服。最终,伊夫·圣·洛朗获赔38.3万美元。类似的事件在时尚圈屡见不鲜,同样处于一线的大牌也经常相互指责,都认为别人抄袭了自己的设计。

    香奈儿在每年时装周期间,都不得不无奈地昭告天下:“很荣幸看到各种‘香奈儿式的’的模仿,但请不要这样做,我们的律师会积极地处理。”

    快时尚品牌的抄袭动作确实令大牌们伤脑筋,每年时装周之后,短短的几周内,大牌的新款设计经过一番“修改”,就会出现在Zara、H&M等品牌的门店中。在这个时候,大牌的门店中往往还见不到这些新设计的踪影。

    英国时尚品牌Topshop曾涉嫌抄袭克洛伊的连衣裙,而Zara涉嫌抄袭已经是家常便饭了。面对人们的质疑声,Zara却大方地回应:“我们是从时装秀T台上获得的灵感,可不是成品抄袭。”

    或许这些大牌的“烦恼”要追溯到快时尚品牌的定位上,快时尚品牌并不追求“创造力”,它们一贯走的就是追随的路线。快时尚品牌的设计师团队非常庞大,几百名设计师穿梭在各大时装周的秀场中,将新的时尚元素整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产品。快时尚品牌的生产周期往往只有几周时间,他们无需绞尽脑汁预测未来的潮流,只要手脚够快就可以了。

    从法律上讲,时尚产业的抄袭很难杜绝,因为这个产业更新换代极快,应季服装到了下一季就会变成“仓底货”,即使是实力雄厚的公司也不可能为每一款衣服申请专利。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中,时装的具体设计、裁剪、面料和外观等都没有纳入到版权法的保护范围内。

    虽然大牌讲究面料、版型,连填充物、金属件这样的细微末节都做得一丝不苟,但其昂贵的标价并不是大部分消费者可以承受的。快时尚品牌的“复刻”往往顺应了消费者的心意,花几十块美金就可以赶上当季的潮流,将各种奇妙的新设计穿上身。

分享到:

 

时尚圈里谁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