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慎太郎既是保守派的政治家,也是小说家、评论家。了解石原本人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收购钓鱼岛”的言论。
1932年,石原出生于兵库县神户市。由于就职于海运公司的父亲调动工作,他在北海道小樽市度过了童年。之后,他又在国中时搬到神奈川县。在日本的名门学府一桥大学就读时,23岁的石原获得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芥川奖”。不论是他仅花两个晚上写成的事迹、或是作品中浓烈的性爱场面等等,都在当时的社会引发热烈回响。1968年,他靠着身为作家的知名度首次当选国会议员。在当时的执政党自民党中,石原也属于鹰派的行动型政治家,极受日本国民欢迎。但在注重辈分年资并充满派系角力的自民党中,光是高支持率无法让石原获得重用。1995 年,他对政治失望而辞去议员职务。正当外界认为他将会专心从事评论和文学活动时,他却于1999年参选东京都知事,并以压倒性优势顺利当选。之后,虽然石原总是不时透露出退休的意愿,但他仍三度连任东京都知事,强烈的存在感从未减退。
对于79岁的石原来说,下届大选将是他挑战首相职位的最后机会。这次“购买钓鱼岛”的言论中,似乎也可窥见他打算吸引关注的政治考量。
直到今天,石原慎太郎仍把中国称为“支那”,中国等国家多把他视作“反华政治家”。但石原的根本思想与其说是反华,不如说是带着反美色彩。他曾出版《日本可以说不》等书,长年来对美国保持批评态度。石原的一贯立场是“不可仰赖美军保护日本”,他主张日本应靠自己的力量。
石原慎太郎在战后的日本社会和日本政治中扮演着“捣蛋者(trickster)”的角色。他的言行经常引起关注,对社会丢下震撼弹,却不见得能掀起大浪。即使如此,石原这次的言论仍旧搅得日中关系与日本政治不得安宁。光是这个反应,或许就可以说,“我们又被捣蛋者石原慎太郎摆了一道”。
□《新鲜日本》05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