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法国总统候选人对华政策解读

本报特约记者 陶赟 发自法国巴黎 《 青年参考 》( 2012年04月18日   07 版)

    2011年8月25日,北京,到访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人民大会堂出席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 CFP.

    本次大选中,外国议题的热度,德国问题自然排第一位,其次就是中国。对主要候选人来说,中国的重要性不是表现在对内选举的公开政纲中,而是深深潜伏在他们未来执政的战略意图中。

    在大选前夕,没有一个法国总统候选人的政纲里用完整章节阐述中法关系或是法美关系。这是因为,欧盟以外的外交政策并不是法国选民关注的主要议题。

    但是本次大选中,外国议题的热度,德国问题自然排第一位,其次就是中国。

    法国有媒体用“世界的新主人”来形容中国。因此,当候选人谈到经济和全球化问题时,必然提及中国,观点也各不相同。

    对主要候选人来说,中国的重要性不是表现在对内选举的公开政纲中,而是深深潜伏在他们未来执政的战略意图中。大体上,中法关系的三大敏感议题是:法中贸易,人民币汇率,人权。

    现任总统萨科齐的“和华”策略

    萨科齐所属的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自1995年上台后,已连续执政17年。

    这17年里,中国发生了远超世界想象的变化,萨科齐本人也经历了2008年的外交风波,所以在对华政策的历史经验积累上,已经很成熟。

    虽然在法中贸易、人民币汇率和人权三大议题上中法分歧巨大,但萨科齐阵营的立场并不是强硬对抗式的。他们很清楚,法国没有足够实力迫使中国让步,相反,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还能帮他们解决法国出口偏弱的态势。比如,目前中国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和酒类市场,已经促进了法国本土就业。

    所以,萨科齐阵营更注重与中国的协商和沟通。除了在公开电视辩论中批评主要对手、法国社会党的奥朗德把法国外贸逆差归罪于中国是错的,即使是该党的党内会议上,也几乎没有人批评中国,反倒有人批评说:“奥朗德从未到过中国,怎么能当法国总统呢?”

    在萨科齐阵营看来,中国是朋友而不是敌手,法国人应当学习中国人勤奋工作的精神,积极与中国政府协商,通过扩大对华出口来削减贸易逆差,同时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萨科齐也相当婉转地表达了与批评者不同的意见,以协商而不是抨击为策略。

    至于人权问题,无论公开新闻发布会还是党内研讨会,《青年参考》特约记者从未听他们提到过,他们似乎把这个敏感话题从中法对话的主要议题清单上取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争取中国经援以对抗欧债危机外,萨科齐阵营还积极吸引中国对法国本土的产业投资。在该党内部经济研讨会上,主要成员们把中国投资法国的成功案例当作政绩来宣扬。

    最大热门奥朗德:“惧华”心态

    社会党主席奥朗德是本次大选中最大的热门。尽管他本人无论公开还是私下场合都屡次宣称法国需要良好的中法关系,但他在三大议题上持有强硬立场——这不仅因为出于选举考虑,他必然与萨科齐“和华”策略唱反调,也是延续法国左派以价值观而不是实际利益为主的传统,毕竟,他当选要依靠左派选民支持。

    首先,奥朗德反对中国经援欧洲,他认为这会影响法国的主权;其次,他把中国当作法国贸易逆差的祸根,声称不接受不可兑换的人民币,这已成为他总结法国经济问题的一个重点论调。此外他也考虑到法国影响力有限,把解决中法经济上的分歧提升到欧洲层面,提议欧洲应对不遵守社保原则和环境保护的产品征额外税,这一建议如果落实,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中国产品。

    不过,奥朗德也给自己的主张留了余地。他声称自己不拒绝中国产品,而是希望双方贸易平衡。

    人权问题是法国左派的价值观底线,在这个问题上,社会党的立场将始终如一:既不回避,也不根据形势来调整立场。奥朗德要建立与萨科齐现行外交政策完全切割的法国国际关系准则,这一立场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面向所有相关国家,但如果奥朗德当选,中法关系短期内肯定有磨合期,尤其是资本市场可能给奥朗德“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当然,奥本人不是顽固左派,而是改良主义者,在《青年参考》特约记者与他的交流中,他偶尔也会谈到法国自身问题。一旦当选,作为总统拥有外交专属权后,他可能会更柔性地处理中法关系。

    关于中国问题的左右之争

    被称为“中国人民的知音”的梅朗松,作为左翼连线(包括法国共产党)公推的候选人,“人民”和“国际主义”立场极其鲜明,在中法关系问题上,他最能体谅“中国人民的心声”。

    梅朗松认为,中国不是法国经济的威胁,他也不赞同用中国人民的钱来帮助希腊人,理由是“我们何时见过:要求更穷的人来帮助另一个更富的穷人呢?”

    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言辞,他批驳说其太荒谬:总是有人鼓吹把中国当作敌人,当前真实的问题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他们超发了万亿美元货币却没有相应的实体经济支撑。

    与反对妖魔化中国的梅朗松相比,极右翼“国民阵线”候选人玛琳·勒庞 ,常在外交政策方面语出惊人。她甚至曾建议成立“巴黎-柏林-莫斯科”欧洲大陆轴心,来抵制美国、伊斯兰和中国的扩张主义。她认为,法国要重新找回维持权力均势的天职,而这一均势的重点是在中美之间。 

    除了左右两派之外,中间党派对中国的态度非常中庸。可以说,中间立场的“民主运动”是法国所有政党中最理性、包容的。他们既承认中法之间存在现实分歧,也反对强硬地对抗。

    他们把中法之间的矛盾上升到欧盟和新兴国家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与中国的矛盾,也是与其他产品生产规则不同的新兴国家(如印度)的矛盾。所以,他们的策略是整合欧盟力量,通过协商来促使中法贸易的平衡,而不是单单靠法国自身的力量。

    至于人权问题,他们承认分歧,但以回避为主,毕竟不可能当选,没必要深究。

    根据法国现行政治架构,外交是总统的专属权力,因此,只有最可能当选的两大候选人(奥朗德和萨科齐)对华战略才有实际意义,其他候选人的意见仅供参考。

    但对贝鲁和梅朗松来说,因为他们在第一轮投票中的得票率可能较高,又存在入阁可能,他们对未来新政府的政策取向也有一定影响力,他们的对华意见也值得关注。

分享到:

 

法国总统候选人对华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