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1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阿拉伯海上,美军航母“示威”忙

○作者 [美] 西蒙·亨德森 ○编译 森堡 《 青年参考 》( 2012年04月11日   18 版)

    “林肯”号的舰载机排队起飞

    “林肯”号此行并非旨在消灭威胁,而是通过炫耀武力遏止伊朗的任何挑衅性举动。

    编者按:“这是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力示威。”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华盛顿日前公开表示,不惜动用“美国军力的所有元素”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排水量近10万吨、拥有4800名舰员、50多架舰载机的“林肯”号核动力航母无疑是这些“元素”之一。目前,该舰正在阿拉伯海上巡弋,最近时离伊朗海岸线不过50公里,各种战机不分昼夜地起起落落。在此背景下,该刊记者受航母战斗群司令官之邀登舰采访,于第一时间采写了现场报道。

    如果军力的强大程度能用分贝来衡量,在航母上起降的战机一定排在榜首。即便戴着耳塞加护耳器,“林肯”号飞行甲板上的噪声仍然震耳欲聋。按照携带的有效载荷,每架战机均开足马力升空,降落时也得全开引擎,以防机尾的挂钩未能与航母甲板上的4根拦阻索中的任何一根接触。降落失败的战机被称作“bolter”(脱缰的马),只有几十码的滑行距离供它再次升空,进而重新尝试降落。在机群“归巢”的数小时内,我在一旁认真观瞧,只出现了少数几个“bolter”,大多数飞行员只用一次就成功套住了拦阻索。

    这艘航母拥有两个F/A-18C战斗机中队以及两个更先进的F/A-18E/F“超级大黄蜂”中队。这两种机型既可实施对地攻击,又能执行空战任务。另外,舰上还有EA-6B“徘徊者”式电子战机,用来侦测与干扰敌方雷达;E-2C“鹰眼”预警机数量稀少但格外显眼,机身上方顶着巨大的圆形雷达罩,能帮助舰队尽早掌握敌情。

    外行人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汇,描述这种超级航母的战斗力。诸如“惊人的”、“非凡的”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显然不够。如果非要言简意赅些,我还是用“可怕的”吧。

    如果不主动问起航母的位置,没人会告诉你这方面的信息。我也向载我到舰上的运输机飞行员提出过这个问题,对方答曰“此乃机密。”一路上,我穿着救生衣,头戴头盔,背对货舱,不自在地紧贴着座位。从射入机舱的几缕阳光判断,我可能是朝巴林西北方飞去,那里是沙特的外海;若是朝东飞,那就是直奔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了。

    大多数时候,美国海军对来访的媒体人士都很热情。我们刚到舰上,航母战斗群司令官特洛伊·秀梅克少将以及第5舰队司令官马克·福克斯中将便亲自前来迎接,并安排了一名随行人员全程陪同。这样一趟旅程,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区安全事务以及敏感的能源出口问题——周边国家出产世界半数以上的石油与1/3的天然气。

    其实,航母战斗群和伊朗军方的沟通渠道一直是畅通的,联系内容从送归遇险的伊朗渔民到预告军事演习。需要警惕的是一种从民用船只改装而来的单桅机帆船,它们常常在航母起飞舰载机时出没于附近,看上去似乎是来监视“林肯”号的。为此,航母也会派出直升机进行“反监视”,阻止伊朗机帆船与其他一些可疑小艇靠得太近。

    伊方对航母战斗群的另一大威胁是水雷。3月中旬,《华尔街日报》曾刊发文章称,美军准备将波斯湾的扫雷艇增加到8艘,达到原来的两倍,暗示美军在这一地区现有的扫雷能力不足。或许,美国及其盟友已经有策略对付这些威胁,但从眼下的种种迹象看,“林肯”号此行并非旨在消灭威胁,而是通过炫耀武力遏止伊朗的任何挑衅性举动。

分享到:

 

日本海上力量霸气外露
阿拉伯海上,美军航母“示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