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政府领导下,中国国际影响力扩大的速度,《卫报》用“令人吃惊”来形容。数据显示,2000年,中非贸易额为100亿元人民币,11年后,这一数额增至1500亿元人民币。今年1月,在埃塞俄比亚建立的非盟总部,也有2亿美元的资金是来自中方。
中国的橄榄枝还伸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卫报》爆料说,丹麦支持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尽管北京一再表达,这是因为其对该地区的科技和环境发展感兴趣,但分析家认为,北京真正看中的,是当地的矿藏资源。”
《卫报》留意到,中国国内要求重新制定中国外交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我们一方面得处理国际上的压力,保持谦虚谨慎,然而国内又有些批评意见认为,中国表现得太怯懦了。”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缉思对《卫报》说。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则说,“遗憾的是,中国现在还没准备好成为国际社会的领军人……当国际上问中国:你想成为什么?它并不清楚,这就是问题所在。”
《卫报》提醒道,随着中国开放,新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而来。“面对越来越多境外中国劳工,政府必须有能力保护海外公民。比如,去年它从利比亚撤离了3.6万名中国工人。”
《卫报》注意到,中方的一些人士认为现在是时候抛弃“和平崛起”或者“和平发展”的策略,公开同美国较量了;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只需在对外政策上,更积极能动与多些创新。
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助理教授泰勒·弗雷维尔这样推测中国领导人的意图,“他们(领导人)认为,从长远来看,美国是处于衰退状态。换届必然使得稳定成为首要议题。因此,新一届领导人会优先处理更紧迫的国内事务,再去调整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