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2年03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位老外观察中国汽车社会的视角

本报特约评论员 颜光明 《青年参考》( 2012年03月07日   32 版)

    《寻路中国》这本书出版一年有余还引人关注。未出版之前,就见介绍。我是在出版的第一时间买来此书。我感兴趣的不是这本书写得如何精彩,也不是听信书商如何说,而是从职业的角度去看一个同行是如何观察中国社会的。

    这本书严格地说,还是属于“背包书”,有人把它归之为“自驾游攻略”的范畴。但它与通常的自驾游不一样,也不是旅游性质的见闻和体验,倒是像一本社会调查。我感兴趣的是,同样是记者出身的何伟借助汽车的介质完成了潜入中国社会深层的壮举,写出了一本“写真集”,引起海外轰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本观察汽车社会的书,产生了新闻价值。可以说,这是个有预谋的成功,设计好的一次有价值的采访体验,从记者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中国社会。 

    何伟不是中国人,他是美国人。真名叫彼得·海斯勒。他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用10年的时间撰写他眼中的中国。他潜心生活在中国人中间,并以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他的写作计划,其中经历了不少有趣和糟糕及苦恼的事,甚至冒险,就像正在进行拍摄的纪录片,心中有准备,真实地呈现在他的写作过程中。

    《寻路中国》是何伟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先前的两部《江城》和《甲骨文》出版之后反响平平。但为他最后一本书的写作成功打下了基础。原因是,他把目光聚焦于中国步入汽车社会发生巨变的瞬间,其中切换的是人和情感与眼界发生的变化。《寻路中国》的副题就叫“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游”。何伟的敏锐就在于抓住了时代切换时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汽车普及。

    这是个机动化时代到来的时候。从乡村到车间,《寻路中国》直白地告诉读者,装上轮子的中国,正在驶向城市化进程中的高速路上。这意味着什么?

    作者的观察与体验,记录与见闻,足以使这本书的主题吸引人,有新闻价值。独特的视角,深入采访与思考,使这本书的内涵不容小觑。因此,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西方社会的关注并不意外,由此迎来了鲜花和掌声,何伟本人也被冠以“关注现代中国最具思想的西方作家之一”的赞誉,由记者变为了作家。 

    其实,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以他采访某汽车厂为例,远没有国内记者了解的全面,观察的深刻,有些材料也不是最新鲜,甚至非常肤浅,但通过他的叙述,就是“社会纪实”,生动而形象,以西方媒体的眼光发现了新闻点,传递了他们所想要看的东西。

    就像在外国吃中餐,总觉得吃不出个正宗的味儿。《寻路中国》所提供的只是个观察的视角而已。问题是,处在中国步入汽车社会之际,为何国内的汽车媒体从业人员没有这样的敏感,又为何没有沉下心来研究一些汽车问题,写出比《寻路中国》有分量的力作?

    面对汽车社会,媒体更应该像战士那样走在一线,敢于发现,承担起记录这个时代的自觉,不要等老外捷足先登了方觉错过了机会。《寻路中国》的的启示,在我看来倒不是这本书的内容,而是这本书观察的视角和立意。

    □作者系知名汽车专家,著名车评人

公车二十年:迟到的与国际接轨
自主汽车必须打一场超限战
一位老外观察中国汽车社会的视角
返回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