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某电影制作机构的主管某天碰到一名摄影指导,后者问他,为什么该机构去年如此低调,产量那么少。主管答:因为找不到好剧本。摄影指导却认为,现在剧本已经不是关键,只要请几个有号召力的演员就行。
纵观当今影坛,似乎印证了以知名演员作为票房保证这回事。好莱坞就是最佳的例子。随着电影在全球发行,这些影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遍布全世界;港产片一直也是以明星为主导,近年将重心放到中国内地市场,情况更是越演越烈。作为观众的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是什么主宰着我们的观影选择。不难发现,对于许多人来说,很多时候,片子的演员班底是重要的考量。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以一众非一线演员主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去年在亚洲掀起票房热潮,粉碎了大家对于明星班底的期待。“红星是票房的保证”好像只是神话一宗。或许时代情怀、编导魅力、宣传噱头、片子的话题性等,都能左右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意愿。
所以,该名摄影指导所指的应该是:电影靠的,很多时候并非实力(如扎实剧本、功力深厚的导演、演技派演员),在这个讲求门面的时代,更要讲究包装。
但是,若电影类型和内容能够搭配拥有适当气质的演员(好演技当然有加分作用),自然就能提升电影的素质,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配合今年情人节推出的《爱》(Love)可以说是在充分发挥年轻偶像演员的魅力之余,又以他们作为卖点的最佳范例。电影海报本身就明确昭示其主要卖点。
说起《爱》,可能会有人误会它是指这些年在新加坡热播的同名台湾电视连续剧(乡土剧),但两个版本之间,除了名字一样,同样涉及男女间的情感纠葛,在制作水准和时尚感方面,实在是天壤之别。电影版在这两点上,绝对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也就是说,电影版的《爱》胜在包装精美。既然是应节的作品,这似乎是异常精准的计算。
编导钮承泽经历之前阳刚片《艋舺》的成功,这次在《爱》里头的男性角色反而变成唯唯诺诺的懦夫,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皆不健全;反倒是女性角色们很干脆、自主,勇敢追求自己所要的,不像那些男人们一样,示爱还需备稿,或者求朋友帮忙,甚至口吃、冷感。赵薇饰演的便是一个单亲妈妈,在男友离开后,独自承担“爱”的后果。
电影里的8个主要角色都经过精心设计,务必让偶像们不只戴着外型和人气的光环贩卖魅力和外表,还能发挥自己的演技。当然,这些“考验”绝对不能,也不会破坏这些偶像的形象,这就是包装了。编导最后达到罗曼蒂克的终极目标,戏里戏外皆是大团圆。众人物最大的瑕疵就是“痴情”,目的不外是让观众能沉浸在幸福感当中,开心过节。
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