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当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时,它们会把钱用于建造工厂。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没理由不这样。但到2010年,只有47%的外国对华投资流向制造业,而10年前是66%。
曾有一种投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会继续增长,并且转为内向型发展。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中国目前正经历这种转变,这从最新一轮的外国对华投资就可看出。
与2008年相比,跨国公司增加了对服务业的投资,而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减少了。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出现结构性转变。工资水平上涨及政策变化,导致制造业领域投资趋冷,特别是在上海和北京这类城市。
过去5年来,劳动者的实际月薪平均每年上升近12%,投资者不得不转战较高端的产业,这些领域需要较多资本和较少劳动力。有些投资流向二三线城市,主要是因为投资者看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壮大。
2002年,位于西部的重庆市吸引外资,在中国31个省当中排名第22位。到2011年,重庆吸引投资约为108亿美元,超过北京。据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本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二三线城市吸引外资份额继续增加。
经济学家情报社“中国通”栏目编辑维克多·赖表示,不出5年,将近一半的外国直接投资将流向东部沿海以外地区,而2000年这些地区吸引外资不到20%。这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转变,还意味着告别出口驱动型市场。对投资者来说,中国人在重庆买什么,与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流行玩什么同样重要。
中国曾是世界制造业中心,这种状况在改变。结构性转变如今正全速进行,低技能劳工转向越南和马来西亚。中国开始生产有更多附加值的产品,而且创造更多服务(如医疗、金融),以满足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的需求。
中国消费者日益壮大,也反映在贸易顺差上。现在,贸易顺差仅占中国GDP的4%,而2007年为10%,经济学家情报社预计到2016年将降至1%。在中国,超过10亿人需要服务,另有1.2亿人今后5年将移居城市,这是一个有待发掘的大市场。
中国政府有意扩大内需。正是在这种政策背景下,本土公司开始把重心放在国内。中国现在十分重视攀登附加价值链及制造“中国设计”产品,但引导投资向这些领域的努力,暂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相信中国消费者实力的投资者是正确的。即便经济减速,中国消费者也只会一天比一天壮大。
《福布斯》杂志网站